《小圣施威降大圣》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圣施威降大圣》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圣施威降大圣》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生动、清晰地讲述故事情节,突出其奇幻之处。
2.分析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性格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3.体会奇幻故事中的趣味与深意,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续写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生动、清晰地讲述故事情节,突出其奇幻之处。
2.分析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性格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3.体会奇幻故事中的趣味与深意,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为了亲近经典名著,感受其独特魅力,班级决定举办“我是《西游记》说书人”比赛。你们将化身为说书人,把《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章节的奇妙故事、鲜活人物和精妙手法呈现给在座看官。若想赢得“最佳说书人”称号,请接受以下关卡的挑战。
第一关:基础知识关
作为说书人,你需要先了解《西游记》的背景知识,以及疏通字词。
1.了解《西游记》相关常识(略)
2.概述前情提要(略)
3.正确朗读并注音(略)
第二关:故事情节关
作为说书人,你需要用简洁的语言为看官复述故事内容。
1. 孙悟空与二郎神“一物降一物”的斗法过程,展现出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快速阅读课文,梳理二郎神与孙悟空的斗法过程,再用简练的语言讲述故事经过。
学生上台模拟说书人身份,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动作复述大圣和小圣斗法过程。
第三关:人物形象关
1.作为说书人,你需要能够绘声绘色描绘书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因此,你决定与伙伴一起将说书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与京剧传统国粹结合,将大圣和小圣斗法过程生动表演出来。请你再次精读课文中对大圣和小圣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特色,并根据链接材料介绍,为大圣和小圣设计脸谱颜色,用水彩笔在脸谱模型图上涂抹上色,并请分享你们的设计理念。
【链接材料】京剧脸谱中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性格的人物:
红脸:一般表现忠义勇敢的人物,代表忠勇(如东汉末年的武将关羽);
黑脸:一般寓意正直刚毅、粗鲁豪放的性格,代表猛智公正(如北宋的名臣包拯、东汉末年武将张飞);
绿色:代表鲁莽暴躁,与黑色脸有相近之用意(如唐朝的开国名将程咬金);
蓝脸:一般表示性格刚强角色,代表桀骜不驯、草莽(如清朝起义军领袖窦尔敦);
金脸:金色脸谱通常象征着威武和庄严。
分析1:大圣见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故无心恋战,可见他重情重义。捏、藏、摇、飞、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形势的紧张,斗争的激烈,更展现出悟空的勇敢机敏、随机应变、神通广大;因此我选用红色表现孙悟空的忠义勇敢。
预设2:
分析2:大圣屡变屡败,但也屡败屡变,即便被弹弓击中滚下山坡过程中也未放弃与二郎斗法,迅速地伏在地上就继续变作土地庙,由此可见大圣性格刚强、不屈不挠、桀骜不驯、机智灵敏的性格,因此选用蓝色。大圣急中生智大张着口变成土地庙,却忘记藏好尾巴,变成旗杆露出破绽,性格粗鲁豪放中又有一丝鲁莽毛躁,因此选用黑色、绿色作为配色。
预设3:
分析3:“收”“撇”“卸”“摇”“急抖”“钻”“嗛”“飘荡”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了二郎神的反应敏捷和勇猛善战,因此我选用黑色或红色作为二郎神配色。
预设4:
提问:文中孙悟空变成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神为什么没有继续变幻,而是现了原形?
拓展:“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花鸨:古时认为较为低贱的鸟。”
分析4:孙悟空无所顾忌,不在乎花鸨低贱,体现了他活泼顽皮、自由不羁“顽童”的特征。而心高性傲的杨戬对自己作为神仙的身份地位非常清高自持,即使变化,也要高雅的,因此不屑于再和他争较变化之术,立即现出真身。二郎神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等动作也体现他的本领高强。因此我选择用金色作主色来表现二郎神作为神的庄重威严和神通广大。
2.作为说书人,能言也要善辩。在本次斗法过程中,你觉得大圣和小圣谁更胜一筹?不同说书人有不同观点,请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并与同学展开辩论。
预设1:小圣更胜一筹
①二郎神变化的形象(鹰、海鹤、鱼鹰、灰鹤)相对来说更大、更端庄,是孙悟空变化的形象(麻雀、鹚老、鱼、水蛇)的天敌;二郎神变化的形象更具威严气派,更具攻击性,孙悟空变化的形象则多为自保和逃生。二郎神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都可见二郎神神勇威猛。因此,从技艺上看,小圣更胜一筹。
②孙悟空变土地庙时二郎神一眼望穿却并未加以暗算,而只是虚张声势、提醒大圣,赢得光明磊落。因此,小圣更胜一筹。
预设2:大圣更胜一筹
①二郎神变化虽比孙悟空高大威猛,但孙悟空也能见招拆招,灵活应变。第七次变化,更是敢径直去到对手老家,变成对手的模样,还有闲心“点查香火”,可见猴子轻松调皮心性,妙趣横生。孙悟空被二郎神发现后,依旧不慌不忙,不躲不藏,不卑不亢,还有心情戏谑、调侃二郎神。因此从心态上看,这场斗法孙悟空更胜一筹。
预设3:小圣大圣旗鼓相当
大圣变鱼儿,小圣变鱼鹰一段:此处描写对仗工整,相互呼应,大圣和二郎神的心理、行动都惊人地相似——看到对方时同样的感受、同样的逻辑思维、同样的谨慎小心、同样灵敏的反应。此时二圣无论在武艺上,还是心理素质上,都难分上下,旗鼓相当。
第四关:主旨探究关
1.作为说书人,你要对书籍思想主旨做出精辟评价。关于《西游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许多名家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奇书”。尝试运用鲁迅的观点赏析课文,与同学交流你的心得体会。
预设1:解颐之言
(1)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
分析:在紧张的战斗描写中,加入一笔,写孙悟空尾巴变作旗杆,既是生动的细节,又增添了几分幽默,缓和了故事的节奏。
(2)他坐中间,点查香火。......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分析:孙悟空一本正经干起二郎神工作,被发现还不慌不忙诙谐调侃二郎神,这些都让人忍俊不禁。
预设2:人情世故
(4)从称呼见人情
①六兄弟称呼孙悟空:泼猴——猴精——大圣
梅山六兄弟这些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他们对孙悟空的态度从轻视到欣赏、佩服的转变。侧面展现了孙悟空神通广大、勇于反抗、勇敢无畏的形象。
②二郎神称呼孙悟空
猢狲——那猴——畜生——猴王——齐天大圣
“猢狲、那猴、畜生”体现二郎神对孙悟空的轻蔑、嘲讽。而当二郎神向李天王询问孙悟空下落时,却用了“猴王”二字,不露怒骂之色,算是对李天王的尊重。
③二郎神与梅山六兄弟:兄弟们——兄长
二郎神与属下称兄呼弟,跑了妖猴也无责备,可见二郎神善待属下、尊重属下。
【续写任务】
根据课文中孙悟空与二郎神的变化斗法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个故事续写新的精彩斗法过程。在续写中,要保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言风格,同时注意情节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写好后,要求以说书人口吻讲述,最终评出“最佳说书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