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济宁市实验中学 2022 级高三 12 月月考地理试题2024.12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梯田是一种强烈依赖人类活动的遗产,它不仅是人类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也是未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生产资料。2013 年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如图示意云南省元阳县主要梯田分布。目前,元阳部分低海拔梯田已改种香蕉等旱地经济作物,但核心区撂荒和改旱现象尚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元阳梯田部分低海拔地区水田改旱地,实质上反映出该县可能( )A. 城镇化进程减缓 B. 水土流失加剧C. 土地荒漠化严重 D. 农村劳动力流失元阳梯田核心区梯田撂荒和改旱现象不明显是由于该地区( )A. 气温相对较高 B. 地形坡度较小C. 政府政策保护 D.土地生产力更高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 2005 年—2017 年天津市人口老龄化率(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全国平均老龄化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的老龄化率分别是( )A. 全国平均、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B. 户籍人口、全国平均、常住人口C. 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全国平均 D. 全国平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推测导致 2014—2015 年曲线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流动人口变化 B. 生育政策调整 C. 行政区划变动 D. 生态环境优化海雾是在海洋的影响下发生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中凝结的水滴或冰晶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0m 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示意 2015 年 4 月 27-30 日渤海湾一次海雾过程中某观测站测得的能见度、气温、海温、海气温差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5.代表该观测站气温变化的曲线为( )A.① B.②C.③ D.④该观测站海雾最严重的时间段为( )A.27 日 08 时至 27 日 20 时B.28 日 08 时至 28 日 20 时C.28 日 22 时至 29 日 10 时D.29 日 20 时至 30 日 08 时悬沙是河流中悬移质泥沙,其粒度大小受泥沙来源的影响显著。下图示意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下游的沙市、汉口水文站的悬沙输沙量贡献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导致两水文站的悬沙上游输入比例年际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台风频次 B. 大气环流 C. 气候变化 D. 植被破坏与沙市相比,汉口的悬沙粒度较小,主要原因是( )①三峡拦蓄上游粗悬沙 ②汉江汇入的悬沙较细③洞庭湖输出悬沙较细 ④所挟的悬沙逐渐沉积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物种生长环境株高(m)地径(cm)平均冠幅(cm)叶面积指数根冠比梭梭轻度沙埋1.687.55188.90.720.43非沙埋1.775.32149.460.660.56)干旱区的沙埋会影响土壤氧含量、盐度、湿度、营养状态、土壤温度等,不同程度的沙埋影响荒漠植物的生长和生存。下表示意梭梭的轻度沙埋和非沙埋生长参数差异(轻度沙埋指沙埋深度小于植株高度的四分之一,非沙埋指植株未遭受沙埋),完成下面小题。推测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会导致土壤( )A.酸性逐渐增大 B.矿物质减少 C.黏粒含量增加 D.透气性降低10.由表可知轻度沙埋使得梭梭( )A.抑制生长 B.增加吸收土壤养分 C.根系更为发达 D.水分利用效率低11.轻度沙埋后的根冠比变化,会产生的影响是( )A.地表升温明显 B.光合作用减弱 C.浅层土壤盐分降低 D.地径生长受限站城融合是指铁路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形成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联动效应。下图为站城融合引导下的铁路客站建设形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从经济角度考虑,甲、乙、丙分别适合布局( )A.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住宿B.商务办公、商业零售、酒店住宿C.商业零售、酒店住宿、商务办公D.酒店住宿、商务办公、商业零售站城融合有助于( )①高效利用土地,优化城市空间 ②加强城乡协作,缩小城乡差距③增加客运流量,提升城市等级 ④实现交通互联,提高换乘效率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山西临汾(约 36°N,111°E)陶寺观象台遗址距今约 4700 年,由 13 根夯土柱组成,通过夯土柱的狭缝可以观测塔尔山上的日出方位。研究发现,2、7、12 号狭缝与当时的二分二至的日出方位相吻合。根据狭缝的对应日期,古人将一年分为长短不一的 20 个时节,据此安排生产、祭祀等活动。专家认为,后世的 24 节气,是在这种原始历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下左图示意陶寺观象台夯土柱分布,下右图为陶寺观象台复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 号缝的方位角是东偏南 35°,12 号缝的方位角是东偏北 30°。观象台的不对称布局,最可能是由于( )A. 黄赤交角的影响 B. 地形起伏的影响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时节长短的差异某日北京时间 5:59,众多天文爱好者在陶寺古观象台观测日出景观。推测该日日期与观测到日出奇观的狭缝分别是( )A. 2 月 26 日,8 号缝 B. 4 月 26 日,10 号缝C. 6 月 22 日,12 号缝 D. 10 月 22 日,6 号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马铃薯性喜温凉,是我国第四大主粮,黑龙江省望奎县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2015 年以来,望奎县的农民带着优质马铃薯种子、技术和农机南下,在广东遂溪县租赁土地种植马铃著,进行“北薯南种”。遂溪县由原来的“早稻一晚稻”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发展为“稻一稻—薯”一年三造、水旱轮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望奎县和遂溪县的新型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指出进行“北薯南种”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5 分)说明“稻一稻一薯”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6 分)马铃薯种植规模扩大后,为实现马铃薯及时销售,当地配置了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预制菜产业园。试说明原因。(4 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甘肃酒泉盆地有着独特的河流地貌,其洪积扇和河谷地貌受构造运动影响显著。图12 示意该区域断层、河流及其洪积扇分布。河流出山后,有两个不同时期形成的洪积扇; 在第一期洪积扇上,发育着深切河谷。(图 13)描述该区域两期洪积扇的分布特点。(4 分)分析构造运动对该区域洪积扇形成的影响。(4 分)分析第一期洪积扇上深切河谷的形成过程。(6 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雷暴天气是伴有雷击、闪电、暴雨、冰雹、大风的强对流天气,强烈的垂直运动是其显著的环流特征。在单体雷暴中,上升和下沉气流的热力性质、位置、运动特征等,是影响雷暴形成、发展、消亡的关键性因素。强雷暴过境时,在其单体下方,湿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形成雷暴“冷堆”,并向四周流出,与低空气流交汇而形成“微型冷锋”,称为阵风锋。它是推动雷暴天气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图为强雷暴天气时,单体雷暴的低空气流(局部)示意图。推测图中甲、乙区气流的热力性质(冷暖)及运动特征。(4 分)用锋面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阵风锋。(2 分)说出阵风锋对雷暴天气持续发展的影响。(4 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泸沽湖地处横断山区,是由地壳活动形成的高原溶蚀断陷湖盆,水深超过 50 米的湖区约占全湖面积的一半。泸沽湖由亮海和草海组成,两者的水位差存在季节变动。亮海为开敞水面,面积约 50 平方千米;草海水生植物繁茂,冬季,大面积的挺水植物枯体作为泸沽湖独特的景色被留在草海中。泸沽湖属金沙江水系,盖祖河为唯一出水口,流域四季干湿分明,7 月降水量最大,9 月降水量开始减少。每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为旱季,泸沽湖基本无地表径流外泄,而每年 9——10 月亮海的富营养化会明显加重。下图示意泸沽湖的水系。与其他位置相比,分析泸沽湖东部形成草海的条件。(4 分)说明每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泸沽湖基本无地表径流外泄的原因。(8 分)每年 9—10 月,泸沽湖亮海富营养化加重,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 分)高三地理12月月考地理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C A A C B D D B C A D B B(1)冬季。(1分)马铃薯喜温凉,适宜冬季在南方种植;冬季为两地农闲时节,“北薯南种”可充分利用闲置的农机土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资源;与北方马铃薯大量上市季节错开,收益更高。(4分,答出2点即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水旱轮作,改善土质,保持土壤肥力,减少土壤病虫害;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品质,保障粮食安全。(6分)(3)当地气候湿热,收获的新鲜马铃薯容易发芽、腐烂,不宜长时间存放;马铃薯及时销售,可保障农民收入;发展预制菜产业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4分,答出2点即可。)17.(1)第二期洪积扇位于第一期洪积扇北侧,镶嵌于第一期洪积扇中(第二期洪积扇与第一期洪积扇相连);两期洪积扇的扇顶均位于断层线上(答出冲积扇分布与断层的关系即可)。(4分)(2)断层抬升使地面坡度变缓,洪水期河流携带泥沙在断层线北侧不断沉积,形成洪积扇。(4分)(3)构造运动(断层活动)使第一期洪积扇不断抬升;区域高差不断增大,河流下蚀增强;洪积扇沉积物较易被流水侵蚀下切。(6 分)18.(1)A区为暖气流,近地面气流由四周向中心(低压中心)辐合上升;B区为冷气流,空气下沉至近地面向四周辐散。(4分)(2)画图要求:如下图所示,锋线位置正确1分,冷锋符号正确1分。(2分)(3)推动暖湿空气持续上升;为雷暴单体发展提供更多的暖湿空气,使该地雷暴持续强烈发展;可能触发新生雷暴。(4分,答出2点即可)19.(1) 山前冲积扇发育,大量碎屑物质入湖,湖泊水体变浅;临近泸沽湖唯一的出水口,营养物质向此处富集;(2 分) 水域较为封闭,水流平缓,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2分)(共4分)(2)旱季降水量少,湖泊补给减少,水位低;(2分)2-5月气温回升,蒸发增强,湖泊储水量进一步减少;(2分)仅依靠盖祖河排泄,外泄通道单一;(2分)外泄径流需经过草海,被湿地沼泽拦截,水体停滞。(2分)(共8分)(3)气温下降,草海大量挺水植物死亡,吸附、固定营养物质的能力大幅减弱;保留的死亡残散分解释放养分;(2分)草海涵养水源能力更强,水位下降更慢,草海水位高于亮海,营养物质随水倒流进入亮海。(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月月考地理答案.docx 12月月考考试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