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地时间2020年3月21日19时,中国援助塞尔维亚(东一区)的首批来自广州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此后,医疗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抗疫援助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专家医疗队抵达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时,3月21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A. 1/2 B. 1/3 C. 2/3 D. 3/4
2. 医疗队开展抗疫援助工作期间,广州( )
A. 日出方位东南方向 B. 正午树影逐渐变长
C. 日落时刻不断推迟 D. 昼夜差值逐渐变小
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它的上截和下截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导致大理石柱变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水平运动 B. 火山喷发 C. 垂直运动 D. 板块碰撞
4. 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所受地质作用及判断依据是( )
A. 岩浆活动—火山灰覆盖 B. 风力沉积—火山灰覆盖
C. 海水的沉积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D. 海水的侵蚀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左图)、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图)和花岗岩地貌景观照片(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5. 左图中甲、乙之间区域(  )
A. 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B. 岩层向下弯曲
C. 可能存在石油、天然气
D. 肯定不存在生物化石
6. 右图为甲地照片,该景观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中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 向斜、背斜、断层 B. 断层、向斜、背斜
C. 背斜、向斜、断层 D. 背斜、断层、向斜
8. 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地壳下降—沉积—褶皱—断裂—岩浆侵入
B. 沉积—地壳下降—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C. 地壳下降—褶皱—沉积—断裂—岩浆侵入
D. 沉积—地壳下降—岩浆侵入—断裂—褶皱
9. 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
A. 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 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C. 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 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
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是由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下左图为“薄饼岩”景观图,下右图为新西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推测新西兰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 )
A. 生长边界 东北、西南 B. 生长边界 西北、东南
C. 消亡边界 东北、西南 D. 消亡边界 西北、东南
11. “薄饼岩”形成地质过程是( )
A.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 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C. 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D. 内力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
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万达高速公路)已经全部建成通车。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
A. 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B. 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C 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D 减少对土地占用,保护耕地资源
13. 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
A. 资金 B. 地形
C. 技术 D. 移民
下图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土石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山坡堆积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 )
A. 流水作用 B. 风力作用 C. 海浪作用 D. 冰川作用
15. 推测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主要来源是( )
A. 冲积平原 B. 冲积扇 C. 山顶 D. 山坡风化
16. 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
②地表物质颗粒较粗,利于保水
③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④地势较低,年降水量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6月12日~7月23日,第20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其中6月12日太阳直射在21°N,7月23日直射在16°N附近。
材料二 左图为巴西世界杯场馆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马瑙斯和阿雷格里港月平均气温变化图。
(1)图中注名的四个城市中,地方时最早的是哪个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哪个城市?
(2)世界杯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什么?说出世界杯结束时,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
(3)世界杯期间是阿雷格里港与马瑞斯月均温相差较大的时期,从天文角度简要分析两地此季节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约2亿年前,南美大陆西岸板块开始剧烈运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其南段被称为巴塔哥尼亚山脉(下图)。巴塔哥尼亚山地主体由花岗岩组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了“崖壁垂直,尖峭挺立”的地貌景观。7000万年前,该地区还爆发过大规模火山活动,并一直持续至今。
(1)阐述巴塔哥尼亚山脉“崖壁垂直,尖峭挺立”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2)从板块运动角度预测巴塔哥尼亚山的海拔变化并说出判断依据。
(3)说出气候要素在该地貌景观演化中的地质作用。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图1示意黄河某平直河段发育的河流阶地,图2示意渭河某河段南岸7个阶地的拔河高度(拔河高度是指河流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
(1)简述图1中河漫滩、河流阶地的主要形成过程。
(2)指出图1中黄河河段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判断图2中地壳抬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并说明理由。
答案
【答案】1. D 2. C
【答案】3. C 4. A
【答案】5. C 6. C
【答案】7. C 8. A 9. B
【答案】10. D 11. A
【答案】12. A 13. B
【答案】14. D 15. B 16. C
17【答案】(1)图中注名的四个城市中,地方时最早的是圣保罗;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马瑙斯。
(2)世界杯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先变慢后变快;世界杯结束时,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是从16°N向南北两侧减小。
(3)此时期太阳直射北半球,马瑙斯在阿雷格里港北方,马瑙斯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昼长更长;马瑙斯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多,温度更高。
18【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高大的巴塔哥尼亚山地;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岩浆活动上侵地壳内部裂隙冷凝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在风化、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下,上覆岩层被侵蚀,花岗岩出露地表;在风化、冰川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体形成“崖壁垂直,尖峭挺立”的地貌景观。
(2)海拔变化:继续升高。
判断依据:该地位于板块碰撞挤压交界处,且板块运动一直很活跃(火山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巴塔哥尼亚山区处于地壳相对抬升隆起区,所以判断山地海拔会继续升高。
(3)该地全年盛行来自海洋的西风,风力强,山地西侧风力侵蚀作用强;山地海拔高,抬升作用显著,形成大量雨雪、冰川,冰川侵蚀作用强;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
18【答案】(1)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岸边不断沉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期时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后地壳抬升,在河流下切侵蚀作用下,河漫滩超出一般洪水位,形成河谷两侧的阶地;经地壳多次间歇性抬升,河流阶段性下切,形成多级河流阶地。
(2)流向:自北向南流。判断依据:图示河段为平直河道,故河流的侵蚀岸、堆积岸是由地转偏向力造成的;该河段西岸坡度陡,以侵蚀为主,东岸为堆积岸,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该段河流自北南流。
(3)T5。通常,地壳抬升幅度最大时,河流下切作用最强,阶地的拔河高度变化最大;该河段由阶地T4到T5地壳抬升幅度最大,该时期最后形成的阶地是T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