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认识“牛、羊”等6个生字,会写“牛、羊、果、白”4个字。初步了解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词语。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了解汉字“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风》。与人交流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认识“牛、羊”等6个生字,会写“牛、羊、果、白”4个字。初步了解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词语。2.了解汉字“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3.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风》。4.与人交流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优翼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空白贺卡【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牛、羊”等6个生字,会写“牛、羊、果、白”4个字。初步了解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2.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词语,合作学习用“一字开花”的方式积累词语。3.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知道了动物尾巴的作用,还认识了聪明的乌鸦,可爱的小雨点和能干的大雨点。这节课,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八”。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过渡:首先来到“识字加油站”去摘苹果吧!二、识字加油站1.创设情景,进行归类。(1)师: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已经成熟了,我们用篮子把它们装起来吧!谁能来读一读篮子上的字?(指名读)瞧,开始摘苹果了。咦,为什么将“只”“果”“叶”字的苹果分别装入写有“花”“口”“作”的篮子里呢?(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教师提示: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学生交流,得出结论:是按照上下结构、独体字和左右结构的字进行分类的。2.运用多种方式识字。(1)师:剩下的苹果怎么分呢?上面的生字,有的不认识,一起先来读一读,认一认。(2)出示生字条,尝试认读。①学生尝试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②同桌互读,说一说自己识记的办法。(3)全班交流。①字理识记“牛、羊、爪”。、牛:“牛”的象形字字形像牛的头部。突出了它一双弯曲而粗长的角。羊:“羊”的字形像一个正面看的羊头,特点是两只角向下弯,而牛角是向上弯的,下端是尖尖的嘴巴。爪:“爪”的字形像一只正在抓物的人手,只是简化为三个指头。后来才指人的指甲或趾甲和鸟兽的脚。②借助图片,识记“旦”。③联系生活,识记“拼、音”。师:请你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④熟字加一加,识记“音”。尝试连线,教师指导。3.适当拓展,加深体会。(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师:你还知道哪些上下结构、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和同桌一起翻开识字表找一找。4.指导书写。学生观看“牛、羊、白”字的动态笔顺,教师提示。教师提示:“牛、羊”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白”的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教师范写“果”字,学生练写。学生书写并展示评价。三、字词句运用1.出示6组词语,进行认读。(1)师:同学们认字的本领可真强,下面这些字,你还认识吗?(2)同桌对读,开火车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如果学生认读有困难,教师要加强指导)2.找出共同点。(1)师:你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共同点?(2)学生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3.游戏:一字开花。师:现在我们还是用“皮、法、回、许、处、方”这6个字继续组词,看看谁的花开得好?4.提供本单元学过的其他字让学生组词。四、日积月累1.故事导入,引出古诗。(1)师:同学们的词语掌握的真不错。今天我们还有一个知识要学习。在学习之前,先听老师讲个故事。有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一会儿弟子们画完了,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2)出示图画,引导说话。师:你看到风了吗?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预设1:从飘落的树叶中看到了风。预设2:从枝头绽放的花朵中看到了风。预设3:从掀起的波浪中看到了风。预设4:从歪歪斜斜的竹子中看到了风。引出古诗,齐读诗题。师:唐代诗人李峤为这几幅画配上了诗句,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2.初读古诗。(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2)同桌互读,把诗读正确、读通顺。(3)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读出停顿。教师指导:“风、能、江、浪”都是后鼻音。了解古诗内容。小组交流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教师点拨诗意:解落是指吹落。风在秋天吹,吹落了树叶。风在春天吹,吹开了花儿。风在江面吹,掀起了波浪。风在竹林吹,吹斜了竹竿。出示图片,感知意思。①师:风是多变的,在不同的季节,通过不同的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②小结:风看不见,摸不着,诗句中没有一个“风”字,却通过树叶、花儿、波浪、竹竿这四种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风的力量,写得多么巧妙呀!③想象风的画面,用不同的音量和速度进行朗读。4.想象画面,背诵古诗。(1)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2)填空背诵。(3)指名背诵,全班背诵。小结: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可以回家背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设计意图】将“日积月累”的学习用故事的方式导入,通过四幅画面引出古诗,加深对古诗的印象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播放视频的方式,降低理解的难度,帮助学生形象感知诗意,加深理解和记忆。第2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汉字“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2.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3.试着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教学过程一、书写提示1.创设情景,引出新课。师:过年啦!过年啦!大人们忙着办年货,小朋友们玩游戏,真热闹啊!瞧,爷爷正在写春联,你能帮爷爷写好这几个字吗?2.书空汉字,发现规则。(1)说说这两组字笔顺规则是怎样的。(2)学生交流:“月、风”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就是先写外面再写里面。“小、水”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3.观察位置,练习书写。(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每个字的位置,教师提醒关键笔画的所在位置。(2)学生描红,练写。4.回忆笔顺规则。(1)师: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是“先外后内”或“先中间后两边”?(2)学生交流:“用、问、闪”笔顺规则都是先外后内;“木、山”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5.回顾本学期提示的6条笔顺规则。(1)师: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很多笔顺规则,你还记得吗?一起来读一读。(2)出示课件,呈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二、学写祝福语1.读读贺卡,了解格式。(1)师:同学们笔顺写得真规范。过年了,小朋友们都想给家长和朋友,送上自己的祝福。你们看,小华想到了给妈妈送贺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了解贺卡的书写格式:想祝福的人写在左上方,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写在右下方。2.引导学生写祝福语。(1)师:你想要祝福的人是谁?想对他(她)说一句什么祝福的话?(2)小组交流,指名回答。预设1:祝爷爷身体健康!预设2:祝爸爸工作顺利!教师指导:祝福语要真诚、礼貌,不同的人祝福语要恰当。3.学习书写格式。(1)师:现在我们已经想好了给谁写,写什么话,最后写贺卡还要注意书写的格式。一起来看看。(2)教师提示:首先,祝福的人写在左上方,要顶格写,后面加冒号;然后,下一行空两格,写上祝福的话;最后,在贺卡的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名字下面要写上日期。(3)学生写话,教师相机指导。教师提醒:可以照着课本上的祝福语写,也可以写自己想的祝福语。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请教老师。4.交流展示学生写的贺卡。星级评价:☆书写格式正确;☆无错别字;☆书写工整【设计意图】根据学情,分层设置作业,并以送出贺卡这一真实的生活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初步建立表达和交流的对象意识,体验真诚表达情感的美好。和大人一起读1.课前布置和大人一去读。(1)鼓励孩子自己借助拼音,把童谣读通、读顺。(2)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大人再给予指导。(3)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聊一聊,说说现在过年的方式和童谣中的内容有哪些不同,也可以讲一讲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还可以让孩子说说过年最喜欢哪些活动。2.课中和老师、同学一去读。(1)谈话导入,引出童谣。①师:春节除了写春联、送祝福,我们中国的春节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节童谣”,去感受感受吧!②课件呈现童谣,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读顺。同桌互读。(4)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腊八:腊八节这天人们有喝腊八粥、吃腊八蒜的习俗。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满街走:走亲访友、赶庙会等。家后为家3.课后和大人一起读。【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兴趣,主要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传统风俗。“和大人一起读”主要的目的是引导亲自阅读,所以教师需要通过网络或者书面学习单等形式给予家长适当的指导。第3课时◆课时目标1.与人交流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出理由。◆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看懂图意1.联系生活,引出话题。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如果遇到困难会怎么办?(找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想办法)今天有只小兔也遇到了麻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出示图片,看懂图意。(1)师:请你读一读第1段话,说说小兔遇到了什么麻烦?要我们干什么?要想解决小兔的困难,我们还要来仔细看看这些图。(2)出示第一幅图。①师:请你观察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地里的南瓜是怎样的,你能用“又( )又( )的南瓜”来说吗?(又大又重的南瓜)此时,小兔看到又大又重的南瓜,会想些什么呢?②预设:怎么把大南瓜运回家呢?(3)出示第三幅图。师:观察第三幅图,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谁在说什么?(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正在和兔妈妈讲自己运南瓜的过程。)出示第二幅图。师:咦,这幅图中的问号是什么意思?(它是提示我们思考:小兔用哪些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借助图片,交流想法1.同桌交流办法。(1)用一两句话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给同桌听。(2)同桌互相评价。2.全班交流,说说各自不同的想法。(1)师: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我想到了一个方法是……”“我觉得小兔可以……”等句式说话。(2)学生大胆表达,教师相机点评。教师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掌握情况,如交际时声音响亮,眼睛看着大家,自信大胆地表达想法,认真倾听同学发言。3.提炼不同的思考角度,打开学生的思路。(1)寻找相似点。借助南瓜与车轮的形状相似点。把南瓜竖起来,像车轮似的滚回家。借助工具搬运。用自行车驮回家,用小车运回家,用网兜罩住拉回家。寻求朋友帮助。请朋友来帮忙抬回家。小结:大家能积极动脑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开展实践活动1.根据自己想出的办法,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小兔运南瓜的故事。2.同桌合作,讲一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听爸爸妈妈还有什么方法来运南瓜。3.选一种运南瓜的方法把第二幅图画出来,在班里举办“小兔运南瓜”画展。【设计意图】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是先让学生明确这次口语交的要求,再带着要求去看图,然后读懂故事的发展脉络,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也会后面打开思路,发展表达能力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在学习本单元语文园地的时候,我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去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让学生注意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尽量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