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共3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共3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1.2 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学生亲社会的意识。
3.法治观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5.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01
02
03
04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6-9页,并找到以下问题的关键语句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含义: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狼孩
(生物个体)

(社会人)
社会化
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
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但还不具备人的品质。
思考:你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的呢?
1.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
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不断养成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我们的衣食住行来自于哪里?
服装
出行
美食
住房
物质支持
学习
精神滋养
娱乐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课堂笔记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二目
大灾面前,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亲社会行为
羊城晚报记者直击河北涿州救灾:挺进洪水深处 撑起救援方舟
受到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洪水过境影响,河北涿州防汛形势严峻。涿州市刁窝镇处于小清河分洪区和兰沟洼蓄滞洪区交汇处,在这次洪灾中受灾严重。小镇上,来自山东、江苏、湖北等多个省份的救援队,马不停蹄地实施救援。8月3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救援队前往刁窝镇三个村,直击救援一线。
3日上午9时30分,羊城晚报记者跟随江苏盐都蓝天救援队抵达刁窝商业街入口处,急速的水流从商业街路北涌出,路南的玉米田被冲倒了一大片。此时,商业街前的S371省道上不断驶过运送物资的铲车、货车,以及救援队驾驶的皮卡车。
现场,已经有来自湖北武汉、山东禹城等多地的救援队伍在展开营救。江苏盐都蓝天救援队马上放下救生艇着手救援,队员们为救生艇安装马达、加满汽油,随后四人一组驶向洪水深处。
1.含义: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2. 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发展等
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
谦让
分享
关心社会发展
帮助他人
爱心捐款
无偿献血
社会实践
关注时政
帮助他人
主动让座
志愿服务
研学旅行
1977年,孙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公安家庭。
1977年,孙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公安家庭。父母感情一直不好,经常吵架、打架。爸爸酗酒,每次喝醉了就对妻子、儿子拳打脚踢。暴力充斥了孙小果的整个童年,他曾在日记里写道:“父母吵架打架,觉得身边充满了暴力,整个社会生活都充斥着暴力。”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孙小果,也坚信,只有拳头才能解决问题。
谁敢不服,打一顿就好了。暴力的种子,就这样在他的心中种下,从小他就是个混混,不爱读书,时常领着一群比自己年纪小的人在娱乐场所、游戏厅游荡。母亲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以后就懂事了。原本还心存恐惧的孙小果,在妈妈的纵容下,越加嚣张跋扈,目无法纪。
有人说助人是成年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你如何看?
恶人孙小果的成长经历
案例分析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必要性)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 ,塑造健康的 ,形成正确的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 。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 。
★4.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P8)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思考:青年志愿者从志愿服务的实践中有什么收获呢?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 ,塑造健康的 ,形成正确的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 。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 。
★4.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为什么)(P8)
③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今中国什么社会状况?
我能做什么?
我做了什么?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意义)P8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重要性)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重要性)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实践活动,谈谈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亲社会行为?
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
7月22日,河南郑州。一支来自南阳的志愿者队伍穿梭在受灾小区中。他们自己掏钱购买物资送到受困群众手中。李小涛今年22岁,是一名退伍两年的特警退伍兵;19岁王思翱是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昨天还在上网课突然就想来帮忙;18岁的裴星智是在白俄罗斯留学的学生,背着父母来到郑州当志愿者,到了后才敢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重点背诵)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1.2
在社会中成长
社会化的含义
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原因
含义、表现
原因
做法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练
输入标题
1、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我们应该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
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A
课堂小练
输入标题
2、养成亲社会珩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年见校园的垃圾桶倒了,上前主动把它扶好
②刘新同学将自己的课外辅导书借给班上的同学传阅
③大家积极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捐款捐物
④娜娜同学见张婷同学跳舞,她也学跳舞;过几天,她看见周紫丽同学学唱歌,她又改学唱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小练
输入标题
3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诗句中能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课堂小练
4、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竞赛与非竞赛场馆内,一抹抹明亮的天霁蓝在其中穿梭,那是冬奥会志愿者服装的颜色。他们忙碌在赛事场馆,引导观众,维持秩序;他们服务于闭环驻地,悉心接待,事无巨细;他们坚守在不同领域,热情服务,青春洋溢。他们,是闪耀在冰雪盛会中的“天霁蓝”,是北京冬奥会上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共有1.8万志愿者和20余万人次城市志愿者参与服务。他们是赛会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默默奉献的同时积极传递正能量,成为冬奥会最温暖的光和“一起向未来”的重要力量。(同步训练)P9
(1)你从冬奥会志愿者身上感悟到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向这些志愿者学习?
课堂小练
(1)你从冬奥会志愿者身上感悟到了什么?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许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你准备怎样向这些志愿者学习?
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的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