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1.2 在社会中成长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道德修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学生亲社会的意识。3.法治观念: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5.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自学导航-问题指引1.为什么个人离不开社会?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0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这个实验说明了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但还不具备人的品质。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完成了人的社会化。探究: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丹尼士曾经做了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他从孤儿院挑选了一批新生婴儿把他们放在暗室中生活,只给他们吃住,让他们与世隔绝。这些婴儿起初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完全一样,慢慢地机能逐渐退化,最后变得越来越痴呆。这些婴儿长到一定年龄后,再把他们释放出来,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虽然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教育,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始终都没能恢复人的基本特征,变得终生痴呆,只有个别人学会了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P7相关链接)生物人社会人1.什么是社会化?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孩童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敬礼娃娃"郎铮北京大学学生1.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什么关系?(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P7父母的养育同伴的帮助教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生物的我社会的我社会化的途径社会化的影响社会化的结果自然人社会化社会人的也离不开社会人生存和发展书本的生产伐木的木材纸浆的生产成品纸张编辑印刷装订学习娱乐精神滋养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娱乐(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住行2、为什么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02养成亲社会行为爱心捐款无偿献血社会实践关注时政帮助他人主动让座志愿服务研学旅行“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于他人和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笔记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如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1977年,孙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公安家庭。1977年,孙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公安家庭。父母感情一直不好,经常吵架、打架。爸爸酗酒,每次喝醉了就对妻子、儿子拳打脚踢。暴力充斥了孙小果的整个童年,他曾在日记里写道:“父母吵架打架,觉得身边充满了暴力,整个社会生活都充斥着暴力。”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孙小果,也坚信,只有拳头才能解决问题。谁敢不服,打一顿就好了。暴力的种子,就这样在他的心中种下,从小他就是个混混,不爱读书,时常领着一群比自己年纪小的人在娱乐场所、游戏厅游荡。母亲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以后就懂事了。原本还心存恐惧的孙小果,在妈妈的纵容下,越加嚣张跋扈,目无法纪。有人说助人是成年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你如何看?恶人孙小果的成长经历案例分析1977年,孙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公安家庭。1977年,孙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公安家庭。父母感情一直不好,经常吵架、打架。爸爸酗酒,每次喝醉了就对妻子、儿子拳打脚踢。暴力充斥了孙小果的整个童年,他曾在日记里写道:“父母吵架打架,觉得身边充满了暴力,整个社会生活都充斥着暴力。”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孙小果,也坚信,只有拳头才能解决问题。谁敢不服,打一顿就好了。暴力的种子,就这样在他的心中种下,从小他就是个混混,不爱读书,时常领着一群比自己年纪小的人在娱乐场所、游戏厅游荡。母亲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以后就懂事了。原本还心存恐惧的孙小果,在妈妈的纵容下,越加嚣张跋扈,目无法纪。有人说助人是成年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你如何看?恶人孙小果的成长经历案例分析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必要性)(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意义)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重要性)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重要性)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实践活动,谈谈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亲社会行为?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7月22日,河南郑州。一支来自南阳的志愿者队伍穿梭在受灾小区中。他们自己掏钱购买物资送到受困群众手中。李小涛今年22岁,是一名退伍两年的特警退伍兵;19岁王思翱是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昨天还在上网课突然就想来帮忙;18岁的裴星智是在白俄罗斯留学的学生,背着父母来到郑州当志愿者,到了后才敢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笔记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做法)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P8 D2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所急。(人际交往)具体做法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捐款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什么是亲社会行为课堂总结: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3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某校“风声雨声”时政学习小组持续跟踪学习两会内容和精神。这启示我们( ) ①作为中学生,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习空间,也应关注国家发展、社会变迁 ②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学习小组活动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④要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课堂练习2.2021年10月,各个地区再次笼罩疫情的“雾霾”,很多医务工作者一直在医院坚守,小艾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员。社区工作者得知后,给小艾送去图书、零食等。小艾非常感动,她说以后会像妈妈、社区工作者一样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②只有从事医务工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我们应主动关心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我们的生活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D课堂练习3.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从事对外联络、竞赛运行、媒体运行与转播、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悉心服务,尽显热情周到,情暖赛场,展现奉献精神。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是人生当中最光彩的一次经历,它将使个人终身受益。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 ②参与实践,促进全面发展 ③奉献社会,实现生命价值 ④自强不息,增强生命韧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A课堂练习4.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新增了见义勇为免责条款,第一百八十三条和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对于见义勇为行为免责的法律规定,有助于( ) ①弘扬真善美的行为 ②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③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④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得到及时救助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D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