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第二节 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班级: 姓名:1. 鸟的食量普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为繁殖准备B.为了飞行快C. 飞行需要消耗大量能量D.为了维持体温2. 下列哺乳动物的特征中,与其后代的成活率高 有直接关系的是( )A.大脑发达 B. 心脏四腔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3. 黑颈鹤是我 国 的珍稀鸟类, 分布在云南 的湖 泊、沼泽和高山湿地地区,它们以植物、小动物 和昆虫等为食。云豹是我国罕见的一种猫科 动物,分布在云南的高山森林地区,它们以鹿类 和野猪等为食。下列关于黑颈鹤与云豹的描 述,错误的是( )A. 黑颈鹤和云豹都是脊椎动物B. 黑颈鹤和云豹都是恒温动物C. 黑颈鹤和云豹的牙齿都有分化D. 黑颈鹤和云豹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都是肺4.《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 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其中“五畜”指 牛、犬、羊、猪、鸡五种动物。这五种动物的共 同特征是( )A.不能保持体温恒定B.通过牙齿的咀嚼来消化食物C.通过胎生、哺乳繁殖后代D.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5. 陆生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体内有脊柱,牙齿有分化B.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环境的限制C. 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D.体温恒定,都是恒温动物6.2023 年的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历史性 止跌回升,但专家表示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的状 况仍未改变。下列有关江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江豚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江豚性情活泼, 以小鱼小虾为食C.江豚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D.江豚是生活在长江的珍稀保护动物7. 南岭国家公园自筹建以来,不断加强对珍稀物 种栖息地的保护力度,并通过自然恢复、人工辅 助修复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 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某同学对南岭国家公园的 部分动植物进行了调查,记录表格如下。下列记 录正确的是( )选项 生物名称 特征 所属类群A 中华穿山 甲 雌兽产崽后会分泌 乳汁 爬行动物B 黄腹角雉 体表覆羽,有喙无齿 鸟C 华南五针松 无花,种子裸露 被子植物D 广东含笑 有花,叶脉为网状脉 裸子植物8.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结构中没有此功能的是 ( )A.蝗虫的外骨骼 B.扬子鳄的鳞片C. 鸟的卵壳 D.家兔的毛9. 甲、乙两种动物的牙齿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甲 乙A.动物甲可能是狼B.两种动物都属于爬行动物 C.③是犬齿,可磨碎食物D.两种动物的牙齿均有分化10.北京是第一个成功举办了夏季和冬季奥运会 的“双奥之城”,创造了北京奥运精神:胸怀大 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 来 。下列关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描述,错 误的是( )A.“冰墩墩”的原型是大熊猫,胎生、哺乳B.“贝贝”的头部是鱼纹图案,鱼用鳃呼吸,通 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 游泳C.“迎迎 ”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羚羊, 体表被毛,体温恒定D.“妮妮 ”的造型是沙燕风筝,沙燕用肺和气 囊进行气体交换11.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 含着许多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和鲸鱼一 样生活在水中,都属于鱼类B.“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 灰。”龟和蛇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属 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马属于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 觉器官12. 鸟频繁排便的原因是( ) A.缺乏控制排便的完善结构 B.食量大,形成的食物残渣多C. 口腔内没有牙齿,食物消化不完全D.直肠很短,体内不能储存粪便13.如图所示为猫的外形和哺乳动物的牙齿类 型,请你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猫怀孕后一胎最多能产 12 个崽,猫的重要 繁殖特征是 , 这种繁殖特点的 意义在于提高了后代的 (填“产崽 率”或“成活率”)。(2)猫是鼠的天敌 。猫的脚趾有脂肪质肉垫, 行走无声,捕鼠时一般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 锐利的趾甲,有利于捕捉鼠 。猫的牙齿结构 模式是上图中的 (填“A”或“B”),具有的 特点是有 齿,这种齿利于撕咬食物。14.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如图的国画作 品中,画家们用水墨将“虾”的活泼、“鱼”的悠 然、“鹰 ”的冷傲、“马 ”的奔放描绘出来,给人 以美的享受。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虾的身体表面有 ,可以保护身体。(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之一是用 呼吸。(3)鹰善于飞行,体内有 辅助呼吸,每 呼吸一次,在 内完成两次气体交换, 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4)哺乳动物的牙齿有分化 。马是食草动物, 与食肉动物相比,牙齿分化不同,马不具有 齿。(5)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 物和脊椎动物, 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15. 蝙蝠是一类有飞翔能力的动物,有 900 多种。 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 定位)系统。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因为蝙 蝠捕食大量昆虫,故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 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于控制害虫。某些蝙蝠 亦食果实、花粉、花蜜;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以 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的血液为食,这些蝙蝠有 时会传播狂犬病 。蝙蝠呈世界性分布 。为了 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 的 ”,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 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和避开障碍物的蝙蝠 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如表所示。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蝠的 百分比/%A 不做任何处理 1 000 71B 蒙住蝙蝠的双眼 1 000 70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 000 35( 1)蝙蝠属于 动物,该动物类群的主要 特 征 是 ( 至 少 写 出 两 条)。(2)设计实验A 的目的是 。(3)由实验A和B,你得出的结论是。(4)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 (填器官名称)来发现障碍物的。16. 阅读科普短文,分析回答问题。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物种,体表被黑白两色毛,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 ”,憨态可掬,深 受人们喜爱。与人的生殖发育一样 , 大熊猫的胚胎也在母 体内发育,从母体获取营养 。幼体出生后,母 体还会对其进行哺乳 。 大熊猫靠吃竹子为 生 , 竹子占全年食物量的 99%,但也会捕食动 物,如竹鼠。大熊猫生活在森林或竹林中, 高大的植被 遮天蔽日, 能见度很低, 因此大熊猫的视力很 差, 它们在寻找食物、判断风险等方面首先用 到的是灵敏的嗅觉和听觉 。大熊猫的双眼外 有用来吸收阳光、避免紫外线刺激眼睛的“黑 眼圈”。“黑眼圈 ”和几乎没有眼白的眼球看上 去就像一个整体 ,所以大熊猫的眼睛看上去 很大。影响动物视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眼 睛大小、眼睛位置、生活环境等 。食肉动物的 眼睛位于头部前方 , 它们两只眼睛的视野有 较大的重合面积,可以生成更好的立体图像, 有助于它们判断猎物位置 ;食草动物的眼睛 通常更靠近头部两侧 , 以此来获得更大的视 野, 能够及时发现天敌; 生活在水下或洞穴里 的动物, 由于环境昏暗,能见度较低,视力大多 不好。( 1)大熊猫的生殖方式是 ,大熊猫体 表被毛且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调温结构,属 于 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强。(2) 根据食性分析, 大 熊猫 的牙齿分化特 点 是 , 这大大提高了 大熊猫摄取和消化食物的能力。(3)根据短文可知,大熊猫在寻找食物、判断风 险等方面首先利用到 的感觉器官是 。大熊猫的“黑眼圈”的作用是。(4)结合短文内容推测, 下列哪种动物的眼睛 更靠近头部两侧 (填字母)。A.野马 B. 雪豹 C.蝙蝠 D.猫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第二节 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 答案与点拨1.C2.C [点拨:胎生的方式, 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营 养 、保护以及稳定的发育条件,减少了外界对 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 。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 育幼崽,使幼崽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 同 时, 哺乳动物的雌性能较好地保护幼崽 。 因此,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C [点拨:黑颈鹤属于鸟类,云豹属于哺乳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都 属于脊椎动物,A 正确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 恒温动物,体温恒定,B 正确 。鸟类有喙无齿,C 错误 。鸟类和哺乳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都是肺,D 正确 。]4.D [点拨:牛、犬、羊、猪属于哺乳动物,鸡属于鸟 类, 它们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A 错误 。 牛、 犬、羊、猪有牙齿的分化,通过牙齿的咀嚼来消 化食物;鸡有喙无齿,B 错误 。鸡是卵生,牛、犬、 羊 、猪通过胎生 、哺乳繁殖后代 ,C 错误 。 牛 、 犬 、羊 、猪 、鸡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由脊 椎骨构成的脊柱,D 正确 。]5.B6.A [ 点 拨 :江 豚 是 水 生 哺 乳 动 物 , 用 肺 呼 吸 , A 错误 。]7.B [点拨:中华穿山甲雌兽产崽后会分泌乳汁, 说明中华穿山甲具有胎生 、哺乳的特征, 属于 哺乳动物,A 错误 。黄腹角雉体表覆羽,有喙无 齿,属于鸟类,B 正确 。华南五针松无花,种子裸 露,属于裸子植物,C 错误 。广东含笑有花, 叶脉 为网状脉,属于被子植物,D 错误 。]8.D [点拨:蝗虫的外骨骼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 作用,A 不符合题意 。 扬子鳄的鳞片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 不符合题意 。鸟的卵壳有保 护和防止卵内水分过度蒸发的作用,C 不符合 题意 。家兔的毛有保温作用,不具有防止水分 散失的作用,D 错误 。]9.D [点拨:动物甲没有犬齿, 只有门齿和臼齿,这 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狼是肉食性动物,A 错误。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 、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爬行动物的牙齿没有分化,B 错误 。③是犬齿, 适于撕咬食物 ; ②是臼齿 , 适于磨碎食物 ,C 错 误 。 动物甲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动物 乙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D 正确 。] 10.D [点拨:大熊猫和藏羚羊都是哺乳动物,体表 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A、C 正确 。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 正确 。沙燕属于鸟 类,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但气囊本身不具有气 体交换功能,D 错误 。]11.A [点拨:鲈鱼和鲸鱼一样都生活在水中,鲈鱼 用鳃呼吸,属于鱼类,鲸鱼用肺呼吸,属于哺乳 动物,A 错误 。]12.D13.( 1)胎生、哺乳 成活率(2)B 犬齿[点拨:(1)猫属于哺乳动物,重要繁殖特征是胎 生、哺乳,这种繁殖特点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后 代的成活率 。(2)猫捕食鼠,说明猫是肉食性 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如图中 的 B,其主要特点是犬齿发达 。]14.( 1)外骨骼(2)鳃(3)气囊 肺(4)犬 (5)虾15.( 1)哺乳 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 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等的分化(2)作对照(3)蝙蝠不是通过眼睛来发现障碍物的(4)耳朵[点拨:(1)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主要 特征是: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胎生, 哺乳;牙齿 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等的分化 。(2)一组对照 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 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 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 A 不做任何处理,属 于对照组,其设立的目的是作对照 。(3)实验A不做任何处理, 结果是避开障碍物的蝙蝠占 71%, 实验 B 蒙住蝙蝠的双眼,结果是避开障碍 物的蝙蝠占 70%, 两者差别不大, 因此得出的结 论是蝙蝠不是通过眼睛来发现障碍物的 。(4)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蒙住双耳组避开障碍物 蝙蝠的百分比远低于不做处理组, 而蒙住双 眼组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分比与不做处理组 相差不大,说明蝙蝠是通过耳朵来发现障碍 物的 。]16.( 1)胎生 恒温(2)有门齿、犬齿和臼齿(3)耳和鼻 吸收阳光,避免紫外线刺激眼睛 (4)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