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赤峰四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一地理 2024.12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交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相应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奇怪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结合材料回答1~3题。1.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地表水的蒸发 B.煤炭和石油的形成C.风能的形成 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2.结合所学知识猜想造成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是( )A.太阳活动的影响 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C.气候的干扰 D.德军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3.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加剧土地荒漠化②导致地表气温下降③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④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为缓解全球变暖,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的最高点),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CO2“零排放”),图1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1960—2021年全球空气CO2浓度变化图。据此完成4~6题。4.图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①B.深秋时节北方经常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③强C.地面的直接热源是②D.新疆瓜果颜色特别鲜艳主要原因是④相对较强6.图2所示期间CO2浓度变化会造成全球变暖,主要因为( )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更多②大气逆辐射减弱③大气吸收太阳辐射更多④大气保温作用强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7~9题。7.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 风化作用 D. 板块张裂8.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①石幔②峰林③洼地④石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为了让学生直观了解水循环,某学校地理教师设计了水循环模拟实验(如下图)。据此完成10~11题。10.该实验装置可模拟的水循环环节不包括( )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蒸发④径流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为减少单位时间内泥沙收集盘内的入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调快水管输水速度 B.降低降水盘深度C.增加不透水坡面坡度 D.在沙土上覆盖草皮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12~14题。12. a、b、c、d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13. 甲地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14.图中低压中心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晴空万里 B. 狂风大作 C. 阴雨连绵 D. 沙尘漫天斯瓦尔巴群岛气候冷凉,主体部分被冰川覆盖,海滨平原为苔原带。海水溶解氧含量与浮游植物数量密切相关。某研究团队对斯瓦尔巴群岛附近5个海域(下图)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一个海域的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完成15~16题。15.与其他研究区相比,中部海峡盐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②海域封闭,与外界盐分交换弱③受洋流影响大,海水溶解度低④夏季部分冰川融化,淡水注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推测“天然氧吧”出现的海域是( )A.北部冰区 B. 中部海峡 C. 西北部海湾 D.东部沿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圣劳伦斯湾是圣劳伦斯河入海口附近大陆架上的一个浅海海湾,平均水深127米,北美大陆及周边半岛与岛屿将其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冬季完全冰封,5月底开始解冻。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春季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观赏。左图为圣劳伦斯湾附近海陆分布与洋流分布图,右图为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的照片。(1)甲处海域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6分)(2)圣劳伦斯湾冬季海湾水温大约-1.6℃左右,水温低且完全冰封,请分析其原因。(4分)(3)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简述其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威宁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阳光城”之称。近年来,威宁县抓住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与威宁县纬度大致相当的福建省福州市,平均海拔84米,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下图为威宁县和福州市相对位置示意图。(1)说出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哪座城市,并分析原因。(6分)(2)从太阳能角度说明威宁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原因。(6分)(3)指出威宁县一年中光伏发电量较大的季节,并说出理由。(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为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如图示意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分析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及原因。(6分)(2)说明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提前的原因。(6分)(3)推测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6分)高一地理答案1.D 2. A 3. C 4. B 5. D 6. B 7. A 8. B 9. C 10. A11. D 12. A 13. B 14.C 15.D 16. C17.答案:(16)(1)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6分)(2)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寒流流经,使得海水温度降低;海湾封闭,冬季受陆地影响大。(4分)(3)水温降低;盐度降低,密度增大。(6分)18.答案:(1)威宁县;原因:威宁县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福州靠海,空气湿度较大,云层较厚,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6分)(2)威宁县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为清洁能源,无污染;太阳能资源为可再生资源等。(6分)(3)夏季;理由:夏季温度较高,光照强;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等。(6分)19.答案:(1)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小,白昼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6分)(2)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早;太阳高度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比冬半年早。(6分)(3)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理由:城市热岛环流在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夜晚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