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中国担当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中国担当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关键词
导入视频:中国维和三十年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3.1中国担当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1.中国有作为、有担当的表现? P29-30
2.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要求? P30
★3.我国怎样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P31-32
4.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应注意什么?P32+30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9--32页,思考以下问题,关键词语圈画勾点
第一目 积极有作为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疟疾仍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84个疟疾流行的国家和地区中,疟疾病例数达2.47亿例。全球范围内疟疾负担最重的是非洲,这一地区的疟疾病例数约占全球的95%。近年来,中国积极与非洲国家开展抗疟合作,为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和经验。
中国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零病例的瞩目成绩,并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同时,中国一直与世界分享消除疟疾的方法,为其他国家疟疾防控提供参考。一批又一批中国人在助力非洲抗击疟疾的道路上贡献“中国力量”“中国经验”……
材料体现了面对全球性危机与困难时,中国怎样的态度?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中国态度)
★1.中国有作为、有担当的表现?
除了公共卫生领域,你还在哪些领域感受到了“中国担当”?
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
化解区域危机
对外经济援助
全球环境保护
灾害救援
医疗援助
★1.中国有作为、有担当的表现?
②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行动)
③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贡献)
★1.中国有作为、有担当的表现?
脱贫攻坚的胜利是否改变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要 求
2.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要求?
★1.中国有作为、有担当的表现?
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④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形象)
课堂笔记
中国积极有作为的表现?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态度】
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行动】
③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贡献】
④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形象】
第二目 贡献中国智慧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问题: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
举办进博会
面对世界环境问题
面对世界贫困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
中国提出“走出绿色、低碳、环保发展道路” 。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4.我国怎样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思考:面对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这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斡旋乌克兰冲突
2023年2月24日我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涵盖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项内容,解决冲突的中国方案”。
促成沙伊和解
2023年3月10日,沙特和伊朗在我国的斡旋下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这给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积极效应,由此带来了“和解潮”给世界和平增加了信心!
发布三大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我国相继提出的三大全球性倡议。我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4.我国怎样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各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中国始终坚持这一立场,倡导各国共同承担起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与此同时,中国强调: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当前,不看历史;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权利的想法。
思考:你怎样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4.我国怎样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③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课堂笔记
中国是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
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③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第三目 课堂小结
中国积极有作为的表现?
中国担当
积极有作为
贡献中国智慧
课堂小结
中国是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
第四目 课堂练习
1. 中国对外援助历经70余年风雨,已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数千个成套的物资援助项目,从坦赞铁路到喀喇昆仑公路,从杂交水稻到菌草,从青蒿素到新冠疫苗,中国援助有力推动全球发展车轮滚滚向前。这诠释了中国( )
A.决定着国际格局 B.大党大国的担当
C.操纵着世界经济 D.文化强国的地位
B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B:材料通过中国对外援助历经70余年风雨历程,生动诠释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了大党大国的担当,故B说法正确;
A:中国并没有决定着国际格局,故A说法错误;
C:中国并没有操纵世界经济,故C说法错误;
D: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方面的内容,且我国努力建设文化强国,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以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为核心框架,推动中欧关系迈向更高水平,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贡献。某校围绕该新闻开展时政述评活动,以下标题符合此次活动的是( )
A.制定全球规则解决全球问题 B.维护世界和平消除世界差异
C.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D.提升国际地位主导世界发展
C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C:题文中习近平主席在进行国事访问中提出的倡议内容,说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故C符合题意;
A: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与世界各国共同行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故A说法错误;
B:世界各国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是正常的。我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并非消除世界差异,故B说法错误;
D: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对世界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是主导作用,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2024·新疆·中考真题)在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中,中方提出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主义救援、加大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五点建议,同时中国向联合国机构提供100万美元现汇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B.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维护世界和平
C.面对经济全球化,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D.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B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担当的表现。
B:分析题文,中国提出解决巴以冲突的建议以及提供现汇援助,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世界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故B符合题意;
A:“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在题干中未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
C:“面对经济全球化,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题干主要说的是巴以冲突这一政治问题,而非经济全球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题干重点是解决冲突的建议和援助,并非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2024·贵州黔南·中考真题)机场高速、体育馆、新能源设施、数字联通……走在拉美多个国家,都会看到中国的“身影”。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多地,中国的投资和技术经验不断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发展红利。以上材料表明了中国( )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B.独自维护国际秩序
C.投资遍布所有国家 D.完全牺牲自身利益
A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担当的表现。
A:分析题文,材料中提到中国在拉美多个国家参与建设机场高速、体育馆、新能源设施、数字联通等项目,且中国的国际合作范围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多地;这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故A符合题意;
B:“独自维护国际秩序”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国际秩序的维护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遵循平等、公正、包容的原则,中国一直倡导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秩序;故B错误;
C:“投资遍布所有国家”这种表述过于绝对;虽然中国的投资范围广泛,但并不能说遍布所有国家;故C错误;
D:“完全牺牲自身利益”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为其他国家带来发展红利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实现共同进步;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5.(2024·安徽·中考真题)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已在20多个国家建立了鲁班工坊,旨在面向全球推介中国职业(技术)人才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鲁班”出海( )
A.表明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B.启示我们应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C.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挑战 D.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D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担当的表现。
D:分析题文,“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多个国家建立鲁班工坊,向全球推介中国职业(技术)人才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这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成果和经验,为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是在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故D符合题意;
A:“鲁班”出海主要是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并非直接表明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故A不符合题意;
B:“鲁班”出海对于个人规划职业生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这不是其主要意义,故B不符合题意;
C:“鲁班”出海是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积极成果,而非带来挑战,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中国担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