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开慧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开慧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临沂开慧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
思想政治试题
(考试用时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科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橡皮擦干净后,涂上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四一、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马克思指出,商品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是再生产的一个阶段
③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国家干预来克服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优化商场工程建设审批手续,加大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实现企业“想进进得来”,推动实现“有事管住,无事不扰”……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商务局联合印发《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聚焦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新消费品牌孵化八个业态,提出51项改革任务打通痛点堵点。推行上述改革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
①助力扩大内需战略
②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③实施科学宏观调控
④提振居民消费意愿
⑤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A. ②→④→⑤→① B. ③→②→④→⑤
C. ③→②→④→① D. ③→⑤→④→②
3.对于近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政府管市场,比完全自由市场更有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成功恰恰是从僵化的计划体制向更具活力、创新、灵活的市场机制转换的结果。对这两种观点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前者肯定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后者否定了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
③两者都看到了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性
④两者都否定了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人民始终放在最高的位置。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①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不代表任何利益
②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③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灵魂和旗帜
④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共中央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由此可见( )
①友好协商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②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④协商民主是实现党领导的重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讲到吃饭,大家自然会想到袁隆平,中国目前14亿多人口,每年粮食的需求可以说是海量也不为过。由袁隆平生前带领研究团队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实验的超级水稻“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达到3000斤以上,达到了绿色、高效、高产,这必将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超级水稻实验成功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能为科学实验提供具体的方法
③物质是本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主观能动性超级水稻实验成功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挑起俄乌冲突,又采取非常极端的手段对俄罗斯进行多达七轮的制裁,持续向乌克兰输送杀伤力越来越大的武器,妄图通过乌克兰战争削弱俄罗斯,但战争和制裁反噬西方国家、美国等国家出现了数十年来未见的高通货膨胀,并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上述后果讽刺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 )
①否定一切、一厢情愿的想入非非
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愚蠢做法
③不讲分寸、过犹不及唯心主义
④臆造联系、反受其害的可悲下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软世代”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群体,意指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都绵软无力。如果让你去劝导他们,下列道理比较合适的是(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③走出自我的小天地,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10.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辩和形神之辩,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辩和心物之辩。这些论辩都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这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 )
A.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唯一问题
B.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D.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11.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意见》的规定( )
①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遵循了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遵循客观规律
④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人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重视部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库布其沙漠治理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
①一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②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们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④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时要尽量改变原有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近年来,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形式发展起来。它借助云计算、物联网、GIS等新兴技术,将城市运行的交通、电力、教育等核心系统整合到一个大平台上,植入智慧的理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运营,优化城市的资源使用,实现更美好的生活。从哲学角度看,智慧城市( )
①体现了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②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③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表明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来阐述问题,注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调查研究等。上述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坚持实事求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坚持问题导向——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C.坚持全面协调——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D.坚持调查研究——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6.有记者到西藏南木林县采访,听名字,以为那是个草木葱郁的地方,和同行聊起来才知道“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才是那儿的最大特点。驱车前往路上,窗外果然传来大风起伏声,但和传言不同,曾经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上,一个生态示范区愣是从石头缝里长了出来。这位记者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间接经验总是没有直接经验可靠
③必须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④必须从实践中获取和检验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夏早日初长,少年劳动忙。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五育并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增强独立意识,激发劳动热情,H市民族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淬炼劳动品德,用双手定义劳动者最美的模样。该校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
①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存在方式
②劳动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
③劳动教育能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能力
④劳动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和最活跃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中国航天事业阔步向前的征程中,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们听令景从、矢志报国,不畏艰险、团结协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褒奖他们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等三位航天员颁发相应的奖章。这体现了( )
①价值观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地导向作用
②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通常情况下,医学界实施的心脏移植手术要求供体的心脏在取出前不能停止跳动。而澳大利亚一项新的技术,能够让已经在供体内停止跳动20分钟的心脏复苏并完成移植。这说明( )
①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
②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③实践是对原有真理的大胆推翻和质疑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唯物史观看,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就是要( )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②不忘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不断推进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人们在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因为有了这些节日,村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文化赋予乡村社会秩序。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法律所无法管或管理成本很高。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功能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10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极”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的远古圣贤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逐步地认识宇宙、人体与人生,不断总结完善对宇宙与自然的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重要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太极”是表示宇宙本原的哲学范畴。宋代朱熹把“太极”说成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客体,提出了“理一元论”的思想,认为“天地生于太极”“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而宋代张载则针锋相对地提出“气一元论”的宇宙本原观,指出“太极”是“天地未判之前”的“太虚之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起源”的知识,分析“太极”哲学思想的产生。(5分)
(2)朱熹和张载的言论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10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中国古人很早就发明了以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到殷末周初,古人已经从认识冬至、夏至,进而发展出对春分和秋分的认识。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的逐步深入,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后经过不断修改纠正,到了西汉《淮南子》一书时,二十四节气就正式形成了。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远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在中国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于二十四节气耳熟能详,仍用它指导生产生活。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实践在二十四节气形成中的作用。(5分)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给我们的启示。(10分)绝密★启用前
临沂开慧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
思想政治试题
(考试用时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科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橡皮擦干净后,涂上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四一、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5:ACBDD
6-10:ADBDC
11-15:DAADA
16-20:DBDCA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通过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通过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乡村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行乡村文化振兴,可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素质,促进村民的全面发展,形成乡村良好的社会秩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1)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国的远古圣贤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太极”的哲学思想。②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中国的远古圣贤把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太极”的哲学思想。
(2)①朱熹的言论将“太极”表述为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客体,并将其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精神客体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张载的言论将“太极”解释为“太虚之气”,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并认为其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二者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古人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获得了对节气的初步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不断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推动了对节气认识的发展。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长期农业生产实践验证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形成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2)①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天文、气象、物候等情况编制而成的,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符合气象变化规律,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③二十四节气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