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上5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船、弯”等生字和偏旁门字框,会写“月、儿”等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儿童描绘的情景,感受夜空的美丽。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教学重点:1.认识“船、弯”等生字和偏旁门字框,会写“月、儿”等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儿童描绘的情景,感受夜空的美丽。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教学难点:1.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2.结合插图,想象儿童描绘的情景,感受夜空的美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1.课件;2.学生提前观察晴天时弯月和有星星的夜空,它们呈现的状态,以及美景。教学过程:任务一 船与月亮交朋友活动一:船与月亮初相识1.分别画一个弯弯的月亮和弯弯的小船师:同学们,这是什么?预设:月亮!师:同学们,这又是什么?预设:船。师:注意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预设(七嘴八舌):弯弯的。师:还有呢?预设(想了想):尖的。引导学生用“弯弯的月亮”方式,表达“尖尖的xx”。2.板书“船”,齐读,组词扩词。呈现不同的船图片,感知船的不同种类。活动二:感受小小的船1.补全课题,在船前面添加“小小的”,学生齐读课题。指导读好课题,“小小的”第一个“小”比第二个读得重,轻轻地读“的”,老师示范读,学生跟读,齐读。2.感知“小小的船”出示大小船对比图,理解“小小的”意思,再次读课题“小小的船”。3.叠词“小小的”运用。师:除了船小小的,你还看见什么也是小小的呢?预设:蚂蚁。师:那就连起来说“小小的蚂蚁”。预设:小小的蚂蚁。师:继续。预设:小小的蜘蛛,小小的石头,小小的萤火虫……【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指导学生正确读出课题,有感情地朗读叠词和助词“的”;同时指导学生明白课题“小小”和“船”的意思,会运用。任务二:读好儿歌活动一:读准儿歌1.学生借助拼音把儿歌读正确;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尤其读好“月儿、船儿”双音节词,不是儿化音,文中“的”都是轻声;3.学生自由朗读,指导学生读准“船、两、见”等三拼音节;4.指名学生读课文,重点把握是否把句子读通顺。活动二:读好儿歌1.先读好“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等叠词,再带入课文读好节奏和韵律;2.读好长句“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的停顿和节奏;3.跟着音乐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夜空画面。【设计意图】“读”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重要内容。儿歌,就是在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长句短读),读出韵律(叠词味),才会读出感情,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任务三学习儿歌活动一 学习第一行诗1.学生朗读第一行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师:“弯、儿”谁会读?预设:(学生准确认读)。1.“弯弯的”叠词拓展运用师:月儿什么形状?预设:弯弯的。师:哦,月亮弯弯的,还有什么也是弯弯的?学生自由举手回答:弯弯的香蕉,弯弯的树。老师指一指眉毛,引导学生说出弯弯的眉毛,板书。2.体会想象师:这一句写了哪两种实物?预设:月儿和船。师:你们知道这句说了什么?预设:弯弯的月亮是小小的船。师:多么美妙的想象啊!实际就是把弯月亮比成小船。4.出示诗歌插图,学生体会想象的魅力。请学生再一起读一读这一行。5.对比“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用法师:读一读这两个短语,你更喜欢哪一个?预设:我喜欢“弯弯的月儿”。师:为什么呢?预设:因为“弯弯的月儿”有两个弯弯。师:对,一个字重复一次,我们称它为叠词。两个“弯弯”读起来有韵味,容易记住,感觉我们仿佛看见天上弯弯的月儿了。6.再有韵味读一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活动二我会写1.指导书写“月、儿”。现在,我们一起写“月、儿”这两个字。1.老师范写一次,请学生分别说“月、儿”在习字格占位,每一笔画起笔位置,落笔位置,学生在书上再描红两次,书写一次。2.评价学生书写:展示一两个学生书写作业,请学生分别评一评好在哪里。活动三我会画 1.讲清要求:想象我坐在小小的船里还看见什么?2.学生自由画(可作为课后作业,与父母一块儿完成)。【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少,但是知识点多,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学习时间不多,在于理解运用。本节课安排学习第一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继续读准读好“弯、儿”,会运用“弯弯的”说偏正短语,在比较中知晓叠词之妙,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世界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书写是也是一项任务,在前期基础上,我们逐渐从全扶到半扶,让学生主动参与书写中,欣赏书写之美。画画是一项跨学科活动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意与创新,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课堂总结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我们要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遨游、旅行,去探索更多的奥秘。板书设计5小小的船弯弯的 小小的 两头尖我在船里坐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