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皇权膨胀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21教育网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2.“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 B.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C.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 D.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权高枕无忧3.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有( ) ①废除丞相 ②分封藩王 ③设锦衣卫 ④廷杖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大型纪录片《故宫》解说词第四集《指点江山》:“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实现了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理想的是( )A.恢复明朝内阁 B.三省六部制度确立C.军机处设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设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自编了一部历史短剧,其中台词与史实相符的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世袭制,功高盖世。”B.汉武帝:“我兴办太学,实现了文化上的大一统。”C.明成祖:“我废除丞相,感受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6.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皇权的加强7.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8.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www.21-cn-jy.comA.梵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9.明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的目的是 ( )A.更改旧的机构名称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扩大机构的管理权限 D.解除元朝的民族压迫10.军机处是谁在位时设立的?(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二、分析题1.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411事。(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做了哪些改革? (2)有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3)结合材料,如何看待这些改革?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4)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答 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D D C D D C B B D二.分析题1.(1)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2)内阁大学士。?(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失去制约了,但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2.(1)秦朝。(2)三省六部制度。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3)废除了丞相制度。(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