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单元专题复习三 农业1.土地资源与农业类型:2.农业的分布:(1)我国农业部门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部门 有利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 不利自然条件种 植 业 水田农业 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源充足 地势起伏较大,平原面积较小,洪涝多发旱作农业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气候雨热同期 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干旱严重灌溉农业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灌溉水源不足河谷农业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 海拔较高,热量不足畜 牧 业 温带草原牧业 地形平坦开阔,阳光充足,降水少,草地资源丰富 干旱,生态环境脆弱高寒牧业 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且高寒气候条件使牧草的营养成分较高 热量不足,风力大(2)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地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发展条件东南亚 水稻 橡胶树、棕榈、椰子、蕉麻 ①气候高温多雨; ②人口稠密; ③种植历史悠久印度 水稻、小麦 棉花、黄麻 ①耕地面积大; ②气候高温多雨; ③“绿色革命”美国 小麦、玉米 大豆、亚热带作物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温带热量较充足,降水较多; ③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灌溉水源; ④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续表地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发展条件我国东北 春小麦 大豆、甜菜 ①地形平坦; 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我国华北 冬小麦 花生、棉花我国南方 水稻 油菜、甘蔗我国西北 小麦 棉花、瓜果 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热充足课程标准 命题角度 举例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考查某地区或国家地形、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有利及不利条件) 1.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 2.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3.美国农业带的形成2.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的分布。 考查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和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生存。下图是世界四个国家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1.四个国家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正确的是(B)A.甲国气候湿热,大量出口农产品B.乙国耕地广阔,但常有水旱灾害C.丙国地形崎岖,不利于农业发展D.丁国雨林广布,畜牧业发达2.丙国东北部的乳畜带和丁国东南部的混合经营带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D)A.地形崎岖,降水稀少B.气候干旱,牧草广布C.地处热带,热量充足D.城市集中,市场广阔3.丙国农业发达,但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作物是(D)A.棉花 B.玉米 C.小麦 D.咖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如图为农业产业结构产值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4~6题。4.40多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体现在(D)A.农业部门更加齐全B.种植业和林业产值比重均减小C.农业部门结构单一D.除种植业外,其他部门产值比重增加5.我国农业部门丰富主要是因为(D)A.季风气候为主B.水资源总量较多C.地势西高东低D.自然环境复杂多样6.近年来,某些大城市的郊区出现很多“果蔬采摘园”“花卉基地”等,主要原因是(C)A.交通运输的发展B.国家政策的支持C.市场需求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对图中各主产区叙述正确的有(D)①甲地的劣势是纬度高,气温低,作物品质低②乙地的劣势是易发生春旱③丙地的优势是土壤更肥沃,地形更平坦④甲、乙、丙三地都处于季风区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8.甲、乙、丙三区域发展的产业方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C)A.甲应大力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B.乙应采取大水漫灌,缓解农业旱情C.丙应充分利用当地的青山绿水发展生态旅游D.三地都应大力引进人才,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9.下图为亚洲某区域及某粮食作物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图中某粮食作物是水稻。(2)从地形上看,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3)该粮食作物喜欢高温多雨的气候,同时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图示区域除高温多雨气候外,人与耕地关系具有人多地少的特点,也是该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原因。区域内由于降水的不稳定性,会形成旱涝灾害,影响该粮食作物的产量。(4)图示区域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域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其中天然橡胶最大的生产国是泰国。(5)据图归纳该区域城市分布特征:沿河分布。列举城市这种分布特征的有利条件和弊端(各写一条)。有利条件: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交通便利;提供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旅游资源;弊端: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汛期会引发水灾(任写一条)。10.我国东北三省与美国东北部地理位置相似,在农业、工业方面有许多共同和不同之处。如图为我国东北三省简图和美国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东北三省的①地和美国的②地都是重要的玉米产区,两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自然原因是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2)美国五大湖沿岸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③所在的农业带是乳畜带。我国东北三省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其主要的气候优势是雨热同期。(3)从社会经济条件看,美国五大湖沿岸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与此不同的是,我国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消费少,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1.科学育种确保粮食安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海南省和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这是中国种子大会连续四年在三亚召开。甘肃省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占据我国玉米制种的一半以上,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美誉。材料二 海南岛示意图和甘肃省示意图。(1)海南育种基地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甘肃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这里的特色农业是灌溉农业。(2)甘肃育种基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与甘肃育种基地相比,海南气候条件优势是热量充足(气温高),使其成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3)海南岛内甲、乙两地更适合建立育种基地的是甲,原因是纬度低,热量条件更好。河西走廊若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虽然粮食不断增产,但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4)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言之有理即可)答:践行“光盘行动”;提倡打包;倡导节俭用餐;推行分餐制;及时制止浪费行为;加强爱惜粮食宣传。大单元专题复习三 农业1.土地资源与农业类型:2.农业的分布:(1)我国农业部门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部门 有利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 不利自然条件种 植 业 水田农业 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源充足 地势起伏较大,平原面积较小,洪涝多发旱作农业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气候雨热同期 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干旱严重灌溉农业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灌溉水源不足河谷农业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 海拔较高,热量不足畜 牧 业 温带草原牧业 地形平坦开阔,阳光充足,降水少,草地资源丰富 干旱,生态环境脆弱高寒牧业 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且高寒气候条件使牧草的营养成分较高 热量不足,风力大(2)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地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发展条件东南亚 水稻 橡胶树、棕榈、椰子、蕉麻 ①气候高温多雨; ②人口稠密; ③种植历史悠久印度 水稻、小麦 棉花、黄麻 ①耕地面积大; ②气候高温多雨; ③“绿色革命”美国 小麦、玉米 大豆、亚热带作物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温带热量较充足,降水较多; ③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灌溉水源; ④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续表地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发展条件我国东北 春小麦 大豆、甜菜 ①地形平坦; 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我国华北 冬小麦 花生、棉花我国南方 水稻 油菜、甘蔗我国西北 小麦 棉花、瓜果 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热充足课程标准 命题角度 举例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考查某地区或国家地形、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有利及不利条件) 1.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 2.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3.美国农业带的形成2.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的分布。 考查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和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生存。下图是世界四个国家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1.四个国家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正确的是( )A.甲国气候湿热,大量出口农产品B.乙国耕地广阔,但常有水旱灾害C.丙国地形崎岖,不利于农业发展D.丁国雨林广布,畜牧业发达2.丙国东北部的乳畜带和丁国东南部的混合经营带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地形崎岖,降水稀少B.气候干旱,牧草广布C.地处热带,热量充足D.城市集中,市场广阔3.丙国农业发达,但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玉米 C.小麦 D.咖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如图为农业产业结构产值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4~6题。4.40多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体现在( )A.农业部门更加齐全B.种植业和林业产值比重均减小C.农业部门结构单一D.除种植业外,其他部门产值比重增加5.我国农业部门丰富主要是因为( )A.季风气候为主B.水资源总量较多C.地势西高东低D.自然环境复杂多样6.近年来,某些大城市的郊区出现很多“果蔬采摘园”“花卉基地”等,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的发展B.国家政策的支持C.市场需求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对图中各主产区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的劣势是纬度高,气温低,作物品质低②乙地的劣势是易发生春旱③丙地的优势是土壤更肥沃,地形更平坦④甲、乙、丙三地都处于季风区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8.甲、乙、丙三区域发展的产业方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甲应大力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B.乙应采取大水漫灌,缓解农业旱情C.丙应充分利用当地的青山绿水发展生态旅游D.三地都应大力引进人才,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9.下图为亚洲某区域及某粮食作物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图中某粮食作物是 。(2)从地形上看,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3)该粮食作物喜欢高温多雨的气候,同时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图示区域除高温多雨气候外,人与耕地关系具有 的特点,也是该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原因。区域内由于降水的不稳定性,会形成 灾害,影响该粮食作物的产量。(4)图示区域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域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其中天然橡胶最大的生产国是 。(5)据图归纳该区域城市分布特征: 。列举城市这种分布特征的有利条件和弊端(各写一条)。有利条件: ;弊端: 。10.我国东北三省与美国东北部地理位置相似,在农业、工业方面有许多共同和不同之处。如图为我国东北三省简图和美国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东北三省的①地和美国的②地都是重要的玉米产区,两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自然原因是 ,耕地集中连片。(2)美国五大湖沿岸位置偏北,气候 ,适宜牧草生长,③所在的农业带是 。我国东北三省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其主要的气候优势是 。(3)从社会经济条件看,美国五大湖沿岸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与此不同的是,我国东北三省 ,粮食消费少,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1.科学育种确保粮食安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海南省和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这是中国种子大会连续四年在三亚召开。甘肃省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占据我国玉米制种的一半以上,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美誉。材料二 海南岛示意图和甘肃省示意图。(1)海南育种基地耕地类型以 为主;甘肃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这里的特色农业是 。(2)甘肃育种基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 。与甘肃育种基地相比,海南气候条件优势是 ,使其成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3)海南岛内甲、乙两地更适合建立育种基地的是 ,原因是 。河西走廊若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虽然粮食不断增产,但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4)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专题复习三 农业 - 学生版.docx 大单元专题复习三 农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