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水城慧德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水城慧德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聊城市水城慧德学校十二月月考高一
政治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终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解决
B.经济危机是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D.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突出标志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2.《共产党宣言》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这体现出《共产党宣言》( )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阶级对立
③站在人民立场指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探求人类自由解放之路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该论述主要揭示了( )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
②提高生产力是资产阶级加大对工人剥削的重要方式
③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④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认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从何而来”“有何特色”“向何处去”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解答。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制度保障
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③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④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抓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中国梦的感染力、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以及政治伟力之所在,就在于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全部生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④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梦有利于形成价值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要实行对外开放。这说明邓小平理论( )
①指明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③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④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南水北调……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一个个重大工程相继问世,一项项发展成就硕果累累。一位西方政要来华访问时曾提出问题:为何中国制定的五年规划能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制度设计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这说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持续推动国家发展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由此可以推断( )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总是对立的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将随生产社会化得以调和
③资本家对广大雇佣工人的剥削具有极大隐蔽性
④工人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思想既能春风化雨、直抵人心,也能高山仰止、催人奋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全球影响力。国外某知名网络平台的数据显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社会主义”“党建”等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不断攀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全球影响力,根本原因在于它( )
①立天下之正位,为其他政党自身建设提供唯一遵循
②行天下之大道,为其他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借鉴
③谋人类之福祉,为应对世界共同挑战提供具体方案
④求世界之真理,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政府拥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凭借这一优势,我们党能够及时回应人民的强烈期盼,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①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②是党和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制度体系
③是能够持续推动我国发展进步的科学制度
④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马克思认为,人的不自由状况是现实物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现实社会矛盾状况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屈从于物的力量”。“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才能推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和人的自由。材料表明(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受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
C.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始终没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表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
②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路径
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支柱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对一位马列学院的学员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毛泽东强调多读《共产党宣言》,因为它( )
①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经典著作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③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④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①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
④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四个阶段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所经四个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地革命
②大革命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是因为在这一天召开的会议( )
①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首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③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④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中是如何作为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宣布,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自己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即“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共产党宣言》提出“两个必然”的论断,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之路。今天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巨大改变。
回望75年前的中国“一穷二白”。货物贸易规模在1950年时仅11.3亿美元,到2023年已经跃升至5.9万亿美元,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外汇储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也只有1亿多美元,如今已经超过3万多亿美元,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实现从零到千亿美元的飞跃,如今,外商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20万家,双向投资规模名列前茅。
开放,改变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开放是如何改变了中国。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提供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②进行伟大斗争,带领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党的政治定力,带领全国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阔步前行。
18.答案: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唤醒和鼓励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认为《共产党宣言》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观点是错误的。
19.答案:①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之路。今天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可见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中国成立75年来,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外汇储备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双向投资规模名列前茅,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