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2课时)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表中的课程名称,认识“午、语”等8个生字和人字头,会写“午、下”2个字。能通过多种方式摆字母,记忆拼音的形。
2.正确辨读平、翘舌声母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6个音节词,并根据拼读词义做动作。能正确拼读8个音节词,并将事物进行分类。
3.能借助拼音和图画认读词语,初步学习量词。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谁会飞》。
【教学重点】
了解课表中的课程名称,认识“午、语”等8个生字和人字头,会写“午、下”2个字。正确辨读平、翘舌声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能正确拼读6个音节词,并根据拼读词义做动作。能正确拼读8个音节词,并将事物进行分类。初步学习量词。
第1课时
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
呈现的是小学一年级课程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安排了四到六节课,让学生了解课程表中“语文、数学、音乐、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美术、写字、劳动、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名称,学认“午、语”等八个生字和人字头这一个偏旁,学写“午、下”两个字。
一、识字加油站,探索课程的奥秘
教师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你们告诉我,一周有几天吗?(学生回答)那么,今天又是星期几呢?(学生回答)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回答:看课程表。)看来你们都是细心的小侦探。老师这里也有一张课程表,每个星期里,我们都上哪些课呢?请问你最喜欢上什么课?(出示课程表)
1.课程表中的秘密
教师:课程表中都有哪些课程名称呢?(出示课件,列出课程名称)
学生:语文、数学、音乐、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美术、写字、劳动、科学、综合实践。
师生互说,认识课程表。
教师:看看你的课程表,星期三有什么课?(学生回答:我发现:星期三有一节数学课,两节语文课,一节道德与法治课,还有我喜欢的体育课和劳动课。)
2.学习生字,发现生活中的字
教师:好了,现在让我们来学习一些新字。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这些字吗?(出示生字)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一读。
学生:我在家里见过“午”字,它代表着中午。
教师:太好了,你们都是小发现家。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字。(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进行识字游戏巩固复习。
3.认识新偏旁:人字头 - 教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人字头”。人字头偏旁通常与人的行为、动作、状态或人群相关。例如“会”表示聚合、会合,“今”表示当前、如今。
(1)学写生字“午”和“下”。
教师:现在,让我们来学写两个生字:“午”和“下”。我们先来看看“午”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写“午”字时,写字技巧撇画短斜。上横短,下横长,两横距离适中。竖画正直,居中。
学生:尝试书写。
教师:接下来是“下”字。写字技巧竖画稍长于横画,竖居横的正中,直而正。点靠上。
第二板块“用拼音”安排了四项内容:
1.“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本题让学生用手势、绳子、小棍等多种方法摆字母,帮助记忆拼音的形。
2.“读一读,比一比。”此题旨在强化声母z-zh、c-ch、s-sh的辨读,读准由这些声母组成的六个音节词。
3.“读一读。”本题要求学生拼读六个音节词,并根据拼读出的词语做动作,让学生体会拼读音节的乐趣。
4.“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本题要求学生拼读八个音节词,根据拼读结果找出同类事物,给同类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在复习拼音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二、用拼音,创造字母的奇迹
1.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那么多的声母和单韵母,你们有没有想过用我们的身体和身边的东西来摆出它们呢?
(1)现在,让我们玩一个“我猜你摆”的游戏,用线绳、木棍,甚至手势来摆出我们学过的字母,比如线绳可以摆成ɑ、o、n、w、r、c等,木棍可以摆成z、l等。我们还可以结合之前教的手指操,边做边复习。
(2)最后,我们来读一读这些摆出的字母,看看你们都能认出它们吗?(预设: 我发现:手可以摆成声母c,一根绳子可以摆成声母s,两根小棒交叉可以摆成声母x。
(3)想一想手指操,用手可以摆出哪些拼音字母?绳子可以摆出什么字母?小棍可以摆出什么字母
2.读一读,比一比,发现声母的奥秘。
(1)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这三组声母z-zh、c-ch、s-sh,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三组声母中,前面都是平舌音,后面则是前面的平舌音加上声母h,变成了翘舌音。现在,我们来读一读含有这些声母的音节词,比如
“zì mǔ”、“zhī zhū”、“cā bō li”、“hē chá”、“sù shè”、“shū jià”。
(2)我们自由读一读,然后全班一起读。圈住的是三拼音节,看清声母、韵母和声调,再拼读。
①拼读单个音节,注意读准声调。
②把音节连起来,读出词语。
③根据词语做做动作。
④读一读,让字母活起来。
⑤然后,我们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比如,è yú、luò tuo、lǘ、hé mǎ、shī zi都是动物,bō luó、lì zhī、jú zi都是水果。我们多番拼读后,就会发现这一点。
⑥最后,我们来给动物类和水果类的事物涂上不同的颜色。
(3)拓展交流,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分类。
教师:现在,让我们来拓展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动物和水果呢?通过这样的分类,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简单地给事物分类。
第2课时
第三板块“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本题旨在借助图画认读动物名称和数量短语,初步学习量词的使用。
三、字词句运用,让语言活起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入一个有趣的探险之旅,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幅情境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画中都有些什么?(出示情境图)
1.探索情境图。
(1)教师:图画中都有哪些景物呢?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学生回答)
(2)学生:小鱼、小鸡、虫子、山、云、花、鸟、树、池塘。
2.学习新词,掌握拼音。
(1)教师:太好了,我们来学习这些景物的名称。我会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卡片,比如“小鱼”、“小鸡”、“虫子”等,你们要注意听读音,并认读。(出示卡片)
预设:数数练习,巩固数量。
(2)教师:接下来,我们要做数学和语言结合的游戏。请同学们数一数,这幅图中有多少座山?多少朵云?多少朵花?多少只鸟?(出示数量短语卡片)
预设:一座山、四朵云、七朵花、九只鸟。
3.即时训练
想一想,填一填。一张床 三把椅子 一只乌龟 一台电脑 四棵大树 五支笔
4.实际运用,延伸生活
日积月累:一模一样 一心一意 独一无二 三头六臂 五颜六色 十全十美,这些都是带数字的成语。
第四板块“和大人一起读”:
1.编排的是一首儿歌《谁会飞》,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四、和大人一起读
1.课件出示儿歌内容。
谁会飞
谁会飞?
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扇扇翅膀去又回。
谁会跑?
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腾空仰天叫。
谁会游?
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摆摆头。
2.阅读要求:翻开课本,双手捧书稍外斜,听老师读儿歌。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首儿歌共有几个小节?(3小节)
3.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识字。
4.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引导学生思考:儿歌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这些动物分别怎样活动的?(儿歌介绍了鸟、马、鱼的活动方式。)
(1)请同学们将儿歌中的问句用横线画出来。
(2)引导学生复习问句的读法:表示疑问的词要重读,最后一个字的语调上扬,声音适当拉长。
5.编动作读儿歌。
(1)在小组里交流:采用怎样的动作能让朗读的效果更好?
(2)指名朗读,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6.想想还有哪些动物会飞、会跑、会游。
才艺表演秀。你喜欢哪个小动物 请你选择一个动物演一演,读一读吧。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同桌读、师生读、男女生分节读、全班齐读)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识字加油站:午、语、文、数、美、术、写、会 午、下
c s x
用拼音 z-zh c-ch s-sh
做动作
分类
字词句分类:动物名称 数量短语
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
六、教学反思
内容集中训练了学生对汉语拼音中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突破难点;通过用手势摆一摆,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做、动脑联想去熟记字母。教学中,学生成了主角,动手、动脑,展示表演,一派生动、积极的学习景象。学好汉语拼音,对后面生字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