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与例文 从零到一,未完成亦是美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四、写作 (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分析】一、题目概述本次作文题目来自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要求考生阅读一段关于“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引发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中的两个觉悟分别是“勇于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二、材料解读1. 勇于从零开始: 这一觉悟强调的是一种敢于放弃既有成就,重新出发的勇气。它要求人们在面对新的挑战或机遇时,能够放下过去的包袱,以全新的姿态和心态去迎接未来。 从零开始,意味着要摒弃过去的经验和习惯,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2. 坦然于未完成: 这一觉悟则体现了一种对未完成事物的接纳和包容态度。它要求人们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局限,不因为未完成的事情而感到焦虑或沮丧。 坦然于未完成,意味着要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和不确定性,学会在过程中寻找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三、立意角度1. 个人成长与自我超越: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可以探讨如何勇于从零开始,不断挑战自我,实现个人能力和境界的提升。 同时,也可以结合坦然于未完成的觉悟,讨论如何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保持平和心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前行。2. 社会进步与创新发展: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可以论述勇于从零开始对于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探讨如何坦然接受社会变革中的未完成状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3. 人生哲学与心态调整: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深入剖析勇于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的哲学内涵,探讨它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讨论如何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四、文体与结构建议1. 文体选择: 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记叙文或散文等文体进行写作。议论文适合深入阐述观点和论证;记叙文则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主题;散文则更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2. 结构安排: 无论选择哪种文体,文章的结构都应清晰明了。开头部分应简要引出主题,明确自己的观点;中间部分应详细展开论述或叙述,通过具体事例或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结尾部分则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五、注意事项1. 避免套作与抄袭: 考生在写作时应避免直接套用他人的文章或观点,要确保文章内容的原创性和独特性。2.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在文章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如姓名、学校、班级等。3. 字数要求: 文章应不少于800字,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综上所述,本次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围绕“勇于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两个觉悟进行联想和思考,并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审题过程中,考生应深入理解材料内涵,明确立意角度,选择合适的文体和结构进行写作,同时注意避免套作与抄袭,确保文章内容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写作辅导】当然,针对“勇于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这两个觉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立意角度出发,设计出不同的作文题目,并明确每个题目想要表达的立场和观点。立意角度一:个人成长与自我超越1.作文题目:《重启人生,从零开始的勇气》2.立场和观点:本文旨在探讨在个人成长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勇于从零开始的重要性。通过具体事例或名人传记,阐述从零开始不仅是对过去的告别,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探索。文章将强调,只有敢于放下过去的成就和包袱,才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实现自我突破和成长。3.理由:这个角度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起共鸣。通过讲述个人成长的故事,可以生动地展现从零开始的勇气和决心,以及这种勇气如何助力个人实现自我超越。立意角度二:社会进步与创新发展1.作文题目:《未完成的社会画卷,坦然面对的勇气》2.立场和观点:本文将从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坦然于未完成的重要性。文章将指出,社会变革是一个不断试错和修正的过程,未完成的状态是社会进步的常态。坦然面对未完成,意味着接纳不完美,勇于尝试新事物,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这种态度是推动社会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因素。3.理由:这个角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变革的复杂性,理解未完成状态在社会进步中的价值。通过阐述坦然面对未完成的重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包容心态。立意角度三:人生哲学与心态调整1.作文题目:《从零到一,未完成亦是美》2.立场和观点:本文将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的哲学内涵。文章将指出,从零开始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不断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源泉。而坦然于未完成,则是一种超脱的心态,它让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学会欣赏过程中的美好,接受生活的不完美。这种心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3.理由:这个角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的哲学意义。通过阐述这两种觉悟在人生哲学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以上三个示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不同的作文题目,并明确了每个题目想要表达的立场和观点。这些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勇于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这两个觉悟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包容心态和积极人生态度。【示范例文】基于“人生哲学与心态调整”立意角度的示范作文。标题:从零到一,未完成亦是美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着完美,渴望每一次尝试都能得到圆满的结果。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愿,未完成的事情、未达成的目标,如同人生路上的荆棘,让我们感到焦虑与不安。但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一种智慧叫做“从零到一”,有一种心态叫做“未完成亦是美”。从零到一,是勇气的象征。它意味着放下过去的成就与辉煌,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坚韧与毅力。从零开始,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它教会我们,无论曾经多么辉煌,都要保持一颗谦逊与敬畏之心,勇敢地迈出新的步伐。而未完成,则是生活的常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与圆满。每一个目标、每一个梦想,都可能在追求的过程中留下遗憾与不足。然而,正是这些未完成的部分,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它们让我们学会了接受与包容,学会了在遗憾中寻找成长的力量。未完成,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一种持续的进步与探索。它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每一次的未完成,都是下一次开始的起点。当我们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未完成的事情时,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也是如此美好。未完成的项目,让我们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未达成的目标,让我们有了不断追求的方向。这些未完成的部分,如同人生路上的风景,让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也能欣赏到沿途的美丽与风景。因此,让我们学会从零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坦然地接受未完成的状态,以一颗包容与感恩的心态去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从零到一,未完成亦是美。在这个充满变化与未知的世界里,让我们以一颗勇敢而平和的心,去迎接每一个新的开始,去拥抱每一个未完成的可能。------这篇作文从人生哲学与心态调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的哲学内涵与价值。通过生动的论述与举例,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学会以更加积极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变化。【作文自评】如果以满分60分为标准对这篇示范作文进行自评打分,我的自评分数为55分。理由如下。1. 立意深刻,主题明确(15分/15分):作文围绕“从零到一”和“未完成亦是美”这两个主题展开,立意深刻,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哲学和心态调整的深入思考。主题明确,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2. 内容丰富,论述充分(15分/15分):作文内容丰富,通过具体的论述和举例,深入探讨了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的内涵与价值。文章结构清晰,先分别阐述两个主题,再将其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论述体系。3.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12分/15分):作文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能够清晰地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想法。但在某些地方,语言可以更加精炼和生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在这一项中扣去3分。4. 情感真挚,感染力强(10分/10分):作文情感真挚,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入的论述,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5. 创新性和独特性(3分/5分):虽然作文立意深刻,但在创新性和独特性方面稍显不足。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述较为常见,缺乏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角度。因此,在这一项中扣去2分。综上所述,我认为这篇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和情感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创新性和独特性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我给出55分的自评分数。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篇优秀的示范作文,能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