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11月月考答案1-5:DBDCB 6-10:ADBDD 11-15:BBBAA16.(1)基因突变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的缺失或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整条缺失 (3)绿株M与紫株纯合亲本 茎色的性状分离比 紫茎∶绿茎=3∶1 紫茎∶绿茎=6∶117.(1)白色、红色 Aabbcc或aaBbcc或aabbCc(2)1/8、1/8 1:1(3)6 方案一:让该红花植株Q自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进而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范围方案二:让该红花植株Q与黄花植株测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进而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范围 方案一:若自交后代红花:黄花=3:1,则说明该红花植株Q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若自交后代红花:黄花=15:1,则说明该红花植株Q的基因型中含有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方案二:若测交后代红花:黄花=1:1,则说明该红花植株Q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若测交后代红花:黄花=3:1,则说明该红花植株Q的基因型中含有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18.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B1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即B1B1个体致死5 B1B3与B2B3(3)黄色短尾:黄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 丁的基因型为B3B3dd,为隐性纯合子,可选其与丙测交来测定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19.(1)HhG+G- 近亲繁殖会导致隐性致病基因纯合可能性增加 染色体片段从一条染色体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2)HhG+G+、HhG+G- ④(3乙 乙的H基因敲除后表达受TM试剂调控通江中学高2025届11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 雄性果蝇(2n=8)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在精原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点①~④表示细胞分裂的4个不同时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时期①的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B. 时期②的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未分裂C. 时期③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核中正在发生DNA复制D. 时期④的细胞中会出现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片段交换2.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B.b1、b2发生基因的分离,c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b1、d2过程都需要进行DNA复制,不同的是b1过程核DNA减半两次而d2过程核DNA减半一次D.d1和d2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3. 某植物中,T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伸长的时间和长度都明显减少,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分裂期可形成一个梭形纺锤体B. 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能正常加倍C. T基因突变影响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D. T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着丝粒无法在赤道板上排列4、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对下图所示某家族成员1~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如下条带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A产生基因a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C.成员5、6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25%D.成员7号基因型只有7种5.小鼠毛色的黄与灰由等位基因R/r控制。现将一只黄色雌鼠与一只灰色雄鼠杂交,子代鼠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雌鼠:黄色雄鼠:灰色雌鼠:灰色雄鼠=1∶1∶1∶1。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黄色为显性性状B.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代雌鼠是杂合子C.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雄鼠是纯合子D.让F1灰色雌雄个体杂交,F2一定出现性状分离6.某种二倍体植物不含性染色体,但花的发育受等位基因G、g的调控,当基因G存在时发育为雄花序(雄株),仅有基因g时发育为雌花序(雌株)。该植物的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子代中既有宽叶又有窄叶,则父本的基因型有4种B.宽叶雄株的基因型有2种,窄叶雌株的基因型有1种C.窄叶雄株与杂合的宽叶雌株杂交,子代中窄叶雄株占1/4D.两宽叶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所占比例相同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B.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C.若子代出现12: 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D.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和BB纯合致死现象8、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B.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D.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9、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利用纯合的长翅和残翅果蝇进行了如下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合 亲本 F1甲 长翅雌×残翅雄 全为长翅乙 残翅雌×长翅雄 全为长翅A.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残翅B.控制果蝇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C.若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乙组合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3D.若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甲组合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410、拉布拉多犬皮毛颜色有黑色、黄色、巧克力色、米白色四种,受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黑色,A、B都不存在时表现为米白色,只有A一种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黄色,只有B一种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巧克力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后代出现米白色犬的概率是1/4,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2种B.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 应均为黑色或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C.若两只黑色犬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米白色,则其中一个亲本一定为AABBD.黄色犬与巧克力色犬杂交,后代的皮毛可能有四种颜色11、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12.右图所示为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B.此细胞中基因a一定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继续分裂可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的体细胞最多可含有四个染色体组13.如图若o表示某精子,那么图中细胞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 )14.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M点细胞中的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中的2倍B.二倍体生物细胞中OP段含4个染色体组C.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图中BC段、FG段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15.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细胞。则另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二、非选择题(共4题,合计55分)1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茎色紫茎对绿茎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科学家用X射线处理某纯合紫株的花药后,将获得的花粉对绿株进行授粉,得到的F1中出现了1株绿株(M)。请回答下列问题。(1)等位基因是通过________产生的,等位基因A、a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2)若M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发生突变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a”),发生突变的时间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M的出现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而且变异的配子活力不受影响(两条染色体异常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则对M出现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确定M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还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某科研人员利用杂交实验进行探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杂交得到F1,F1自交,统计后代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______________,(2分)则为基因突变导致的;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2分)则为染色体变异引起的。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某种两性花植物的花色有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花色与基因型之间的部分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表型 白花 黄花 红花基因型 A_B_C_ aabbcc 除上述基因型外现选择甲、乙、丙三种植株进行如下杂交实验,其中植株乙开黄花。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P 甲×乙→F1 红花:白花:黄花=6:1:1。实验二:P 甲×丙→F1 红花:白花:黄花=12:3:1。(1)甲、丙植株的花色分别为 ,丙植株的基因为 。(2)实验一和实验二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DNA复制时,若某植株的基因A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被碱基T所替代(记为基因A1),另一条链不变,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基因A的数量:基因A1的数量= 。(3)现有一株红花植株Q(已知该植株同时含有a、b、c基因),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若要进一步确定该红花植株Q的基因型范围(即含一个显性基因还是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实验思路: 。(3分)②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3分)18.(每空2分,共12分). 已知小鼠毛皮的颜色由一组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黄色)、B2(鼠色)、B3(黑色)控制。现有甲(黄色短尾)、乙(黄色正常尾)、丙(鼠色短尾)、丁(黑色正常尾)4种基因型的雌雄小鼠若干,某研究小组对其开展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基因B1、B2、B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中的子代比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鼠群体中与毛皮颜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 ___________的小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毛皮颜色种类最多。(3)小鼠短尾(D)和正常尾(d)是一对相对性状,短尾基因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小鼠毛皮颜色基因和尾形基因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测定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选择丁个体与其杂交,选择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每空2分,共15分)有研究者构建了H基因条件敲除小鼠用于相关疾病的研究,原理如图。构建过程如下:在H基因前后均插入LX序列突变成h基因(仍正常表达H蛋白),获得Hh雌性小鼠;将噬菌体的G酶基因插入6号染色体上,获得G+G-雄鼠(G+表示插入,G_表示未插入G酶基因)以上述雌雄小鼠为亲本,最快繁殖两代就可以获得H基因条件敲除小鼠(hhG+G-和hhG+G+)。在该过程中,用于繁殖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长期采用近亲交配,会导致小鼠后代生存和生育能力下降,诱发这种情况的遗传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繁殖时,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只G+G-不表达G酶的小鼠,经检测发现在6号和8号染色体上含有部分G酶基因序列,该异常结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小鼠的基因型鉴定结果如图2,③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结合图1的原理,若将图2中所有基因型的小鼠都喂食TM试剂一段时间后,检测H蛋白水平为0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某种病的患者在一定年龄会表现出智力障碍,该病与H蛋白表达下降有关(小鼠H蛋白与人的功能相同)。现有H基因完全敲除鼠甲和H基因条件敲除鼠乙用于研究缺失H蛋白导致该病发生的机制,更适合的小鼠是_____________(“甲”或“乙”),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通江中学高2025届11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