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10.2滋养心灵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10.2滋养心灵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保持身心健康,除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还要滋养我们的心灵。
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生理需求,还在于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课堂导入




10.2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
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77-80页的内容,时间3分钟。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3.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4.如何滋养心灵?
2.心理健康的表现。
子议题1: 滋养心灵 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子议题2: 日常生活,掌握滋养心灵的方法
总议题: 滋养心灵 养成健康乐观的心理
良好的生命状态
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心理
丰富的精神
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子议题1: 滋养心灵 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生活观察
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参观博物馆
经典诵读
茉莉花茶制作
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03
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P74蓝字
02
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01
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议题小结】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子议题1: 滋养心灵 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小学时,小俊学习成绩很好,上初中后,成绩却不太理想。他逐渐失去了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在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小俊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经过老师的疏导,小俊的状态越来越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
失去自信,
学习状态很差
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子议题2: 日常生活,掌握滋养心灵的方法
7.4%
24.6%的青少年抑郁,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为7.4%
13.9%
在我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200万
每年有200万以上18岁以下青少年因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辍学
3000万
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的青少年高达3000万
上述数据给我们滋养心灵什么启示?
(1)滋养心灵需要保持心理健康。
子议题2: 日常生活,掌握滋养心灵的方法
心理健康的表现
具有生命的活力
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
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生命空虚
子议题2: 日常生活,掌握滋养心灵的方法
异常心理
1.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狭隘 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异常心理
思考: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视频:心理调节的方法
小采访:
成长中你遇到过哪些“不如意”的事?
上课听不懂
和老师有矛盾
被同学嘲笑
比赛失败
你有过以下的经历吗?你怎么看待这些经历?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逆商这三个因素。逆商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逆商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高逆商有助于产生一流的成绩、生产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活力和愉快的心情。
子议题2: 日常生活,掌握滋养心灵的方法
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有挫折与坎坷有起伏与波澜。就像一幅心电图一样。有高潮与低谷。
生活就像心电图——
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
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
清代作家蒲松龄落第后,并没有被落第造成的挫折击垮,他及时调整自己,下决心干一番事业,写下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样写了,也这样做了,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爱迪生研制电灯时,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经过几千次的实验,他终于成功了。
名人故事
假如你一生下来就没有四肢,你还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互换人生
你觉得你的生活会过得如何?
1982年12月4日,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后来的 尼克·胡哲骑马、打鼓、游泳、足球样样精通,他拥有双学位,是企业总监,是演说家。
尼克·胡哲
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①说服自己接纳挫折
④培养兴趣爱好
②培养幽默感
③积极寻求帮助
⑥关心帮助他人
⑤眼光放长远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2)滋养心灵需要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我们有过精神生活的需要。一个人不仅仅依赖粮食(物质)活着,还要依赖希望(精神)。正是有了希望,人们才能奋发坚强,积极向上。
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巴金《灯》
小恒
我每年都积极参与体艺节的活动。在活动中陶冶了我的情操,增强了我们团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
我积极练习书法。让我从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吸取思想营养,提高了我的精神境界, 净化我的心灵。让我“一笔一画写好字, 一 撇一捺做好人 ”。
小嫡
(图片源于网络)
思考: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他们的做法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启示?
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活动或体验,可以增加心灵的丰盈程度,丰富我们的精神?
02
01
【笔记整理】2.如何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需要保持心理健康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生命状态,滋养心灵需要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子议题2: 日常生活,掌握滋养心灵的方法
习语进课堂
议题二:观军训故事,探究滋养心灵的途径。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10.2滋养
心灵
(1)良好的生命状态需要健康的身体、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2)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3)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滋养心灵
如何滋养心灵
(1)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3)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2)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1.“近日,某中学开展了“我是文物介绍人”的学科特色活动,组织学生详细地介绍了文物的前世今生。此项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
②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体现了精神发育需要物质支持
④表明只有滋养心灵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2.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社会”这一温馨浪漫的词汇“亮相”政府工作报告,点亮了无数人的眼睛。目前全国各种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类活动的开展( )
①有助于滋养心灵,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
②有助于培养我们高雅的生活情趣
③有助于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
④表明我国已成为文化强国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A
3.保持身心健康需要滋养心灵。下列行为属于滋养心灵的是( )
①诵读经典,涵养内在品格
②学习书法,品味艺术之美
③攀比消费,追求物质享受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文化体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