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答案:1.(C)2.(A)3.(D)4.(C)5.(D)6.(D)7.(A)8.(A)9.(C)10.(B)11.(D)12.(B)13.(D)14.(D)15.(A)16.(C)17.(D)18.(D)19.(A)20.(C)21.(1) 矿产资源 。(2)参考答案: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3) 水资源浪费严重 (4) 减少 ;资源 浪费 、破坏 严重 ;社会经济 发展 对自然资源需求 增加 。22.(1)参考答案: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优等耕地少,耕地质量较差。(2)参考答案:2010—2019年我国耕地面积总的变化趋势是逐年减少,特别是2019年减少更多。原因: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灾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3)参考答案:气候:主要集中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地形: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平原、丘陵和盆地地区。(4)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3.(1)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或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分) (2) 华北 参考答案: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3) 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1分) (4) 淮河 (5) 北高南低 。(1分) 24.(1) A长芦盐场 , 渤 ; B布袋盐场 (2) 晴天多,雨季短,蒸发旺盛 。(2分) (3)参考答案:有长江、钱塘江汇入,且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从江县往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八年级 地理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琮琮、宸宸和莲莲,其中“莲莲”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来源于西湖中“接天”莲叶。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据此回答1~2题:1.亚运会吉祥物“莲莲”的原型属于什么资源 ( )A.气候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水资源2.小晨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志愿者全程参与了亚运会,目睹了杭州将碳中和融入亚运会全过程。杭州亚运会筹备组为此采取的措施有( )①主火炬使用零碳甲醇 ②全部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 ③亚运场馆及办公场地将全部使用绿电 ④大量使用办公纸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漫画,回答3~4题:3.图中所示清洁能源不包括( )A.水能 B.风能 C.太阳能 D.煤、石油4.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保护耕地,人人有责B.垃圾分类,变废为宝C.清洁能源,低碳转型D.因地制宜,科技兴农5.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下列民族与其节庆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A.藏族——苗年B.汉族——泼水节C.傣族——雪顿节D.蒙古族——那达慕大会6.关于山区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区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耕地资源丰富B.地形单一、坡度大限制了农业的发展C.易发泥石流、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D.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下面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B.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内陆地区C.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D.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8.影响我国耕地分布的自然因素有(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人类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近几年,黔东南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制度,这样每年就可少制作教材若干万册。读图,回答9~10题:9.教材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自然资源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 )A.煤炭资源 B.土地资源C.森林资源 D.海洋资源10.这种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⑥⑦11.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是反映破坏土地资源行为的是( )A.飞来的山峰 B.小草的哀求C.土地的辛酸 D.决不允许 遵义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从1980年到2022年,该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A.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C.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13.针对以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村应采取的措施是( )A.全部开发成为耕地B.加大力度退林还耕C.扩大草地面积达半数以上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14.为解决我国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大力扩大耕地面积B.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可行之策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5月 14日宣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目前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米。水利部表示:一定确保工程安全、水质安全,同时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据此回答 15~16题:15.在南水北调的过程中确保东、中线水质安全的首要任务是( )A.防治污染 B.加固堤坝 C.修建水库 D.清理泥沙16.南水北调工程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措施的有( )①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④灌溉渠道防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7.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森林、矿产、电能都属于自然资源B.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世界石油资源最主要的储存、输出地是西亚的红海沿岸D.我国实施伏季休渔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中国在南海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读图,回答18~20题:18.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的海域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9.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广大B.四大边缘海中,面积最大的是东海C.钓鱼岛是中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D.黄岩岛是三沙市政府的驻地20.下列符合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有( )①伏季休渔 ②清除珊瑚礁 ③投放人工鱼礁 ④增殖放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综合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下表示意中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的位次及人均占有量对比(2020年)。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已探明) 耕地 森林 水资源总量在世界 的位次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第6位人均占有量与 世界人均占有 量的对比 3/5 4/9 1/4 1/3材料二 漫画《杜绝浪费》。(1)材料一所示的四种资源中,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会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是 。(1分) (2)读材料一,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2分) 参考答案: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3)材料二反映了 的问题。(2分) (4)小冰认为,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今后不会出现资源危机。小米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帮小米补充完整其理由: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将继续 ;资源 、破坏 ;社会经济 对自然资源需求 。(5分)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中国土地类型构成图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2014—2023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1)结合材料,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6分)(2)简述2014—2023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实际分析其原因。(3分)(3)从气候和地形两个方面概括我国耕地的分布特点。(4分)(4)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2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对比图(图1)、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图2)。图1图2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图3)。图3(1)图1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是 ;图2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2分) (2)据图3可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 平原,请简要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3分) (3)与中线相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1分)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不仅起着沟通我国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逐级提水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4)京杭运河自北向南依次贯穿了海河、黄河、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1分) (5)由材料分析可知,沿京杭运河由黄河至扬州的地势特点是 。(1分)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A、B、C是我国的主要盐场,其中,我国目前最大的盐场是 (填字母及名称),该盐场位于 海西岸;位于台湾岛的盐场是 (填字母及名称)。(3分) (2)相较于南方地区的盐场,北方地区的盐场晒制海盐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2分) (3)分析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有利条件。(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