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测量+温度计校准专项训练--浙教版科学七上期末专题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积测量+温度计校准专项训练--浙教版科学七上期末专题复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体体积测量专项训练
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    (填“甲”或“乙”)。
(3)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
(4)甲同学的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C.改用粗线拴住石块,读数均正确
D.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中加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   (填“甲”或“乙”)。
(3)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4)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
(5)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3.同学们学习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后,尝试用量筒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发现小石块偏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经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测量体积】步骤①中,取出小石块后,烧杯中的液面会    (上升/不变/下降)。
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V1为40mL。
步骤③中读取剩余水的体积V2为    mL,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实验反思】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位标记线应更    (粗/细),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    (多/少)。
4.如图所示,小科用量筒、足量的水、一定重的铁球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实验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拴住铁球,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球和水的总体积V2
C.取出铁球,用细线把铁球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实验中细线体积忽略不计)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1)请将必须做的步骤按顺序排列    (用字母符号表示)。
(2)木块体积V为    (用符号表示)。
(3)事实上木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但不会因此膨胀),考虑此因素你认为上述测量值比真实值应    。(选填“偏小”或“偏大”)
5.小明想测量小球的体积,但手里只有一把刻度尺和一个容积为480厘米的瓶子,瓶子带盖,没装满水.受《乌鸦喝水》故事的启发,他利用瓶子和体积相同的小球进行了如图操作:先测量出没放小球时瓶中水的高度为10厘米,再将瓶子倒放,测量出瓶中无水部分的高度为6厘米。
(1)瓶中水的体积为    。
(2)小明将20个小球放入瓶中,此时瓶中水面高12厘米(未超出瓶子下方均匀部分)。结合这些数据,每个小球的体积为    。
6.杭州中学魅力实验社的同学想测量教室中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
(1)在利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的水应“适量”,“适量”的标准是    。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首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然后将粉笔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得总体积为V2,由于粉笔吸水,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况。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是    。
(3)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
(4)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
物体体积测量专项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2)乙同学的操作中,将石块取出量筒时,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乙测得体积较大;
(3)由图可知,水的体积V1=11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130mL,则小石块的体积V=V2﹣V1=130mL﹣110mL=20mL=20cm3
(4)A.石块浸没后,改变其在水中的深度,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测量结果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导致测量值偏小,从而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小,故B符合题意;
C.改用粗线拴住石块,因为绳子所占体积增大,绳子的体积计算为小石块的体积,所以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导致测量值偏小,从而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故答案为:(1)凹液面最低部;(2)甲;(3)20cm3;(4)BD。
2.【解答】解:(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能淹没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超过量程;
(2)乙同学的操作中,将石块取出量筒时,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乙测得体积较大;(3)A.石块浸没后,改变其在水中的深度,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测量结果不变,故A错误;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导致测量值偏小,从而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小,故B正确;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导致测量值偏小,从而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小,故C正确;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导致排开的液体体积偏大,从而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大,故D错误。故选:BC;
(4)水的体积V1=110mL,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130mL,则小石块的体积 V=V2﹣V1=130mL﹣110mL=20mL=20cm3;
(5)由图知,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200mL,即量筒的量程是:200mL=200cm3,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石块上会沾有水,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
故答案为:
(1)能淹没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超过量程;
(2)甲;
(3)BC;
(4)20cm3;
(5)偏大。
3.【解答】解:步骤①中,取出小石块后,总体积减小,烧杯中的液面会下降。
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V1为40mL。
步骤③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以液面底部对准20mL,剩余水的体积V2为20mL,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为40mL﹣20mL=20mL=20cm3。
【实验反思】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位标记线应更细,位置更准确,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少,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下降;20;20;细;少。
4.【解答】解:(1)(2)V2表示的水加铁块的体积,V3表示的是水加铁块再加木块的体积,所以V=V3﹣V2;
因为没有必要测量水的体积,所以步骤A多余,必须做的步骤按顺序排列为BCD;
(3)由于木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放入水中时部分水进入木块内部,水面下降,所以木块体积的测量值要小于真实值。
故答案为:(1)BCD;(2)V3﹣V2;(3)偏小。
5.【解答】解:(1)根据瓶子空气体积不变,瓶子的容积可以看作是高度为10cm+6cm=16cm的圆柱的体积,瓶子的截面积S30cm2;
水的体积V'=Sh'=30cm2×10cm=300cm3;
(2)瓶中水面高12厘米时,上升的高度为Δh=12cm﹣10cm=2cm;
小球总体积:V总=SΔh=30cm2×2cm=60cm3;
每个小球的体积V13cm3。
答:(1)瓶中水的体积是300cm3;
(2)每个小球的体积是3cm3。
6.【解答】解:(1)在利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的水应“适量”,“适量”的标准是:既不超过量筒的量程,又能完全浸没物体;甲组同学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测得总体积为V2,则粉笔的体积为V2﹣V1;由于粉笔会吸水,导致水的体积减小,故得到的粉笔体积偏小;
(2)由于涂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则可选择针压法测体积,故操作是: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浸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
(3)由于粉笔不再吸收水分,也不膨胀,故再把粉笔投入水中,增加的体积就是粉笔的体积,所以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V4﹣V3;
(4)由丙组同学可知:粉笔的体积V4﹣V3,V1为水的体积,V2为加入粉笔后水和粉笔的总体积,故粉笔吸收水的体积为:V1+V4﹣V3﹣V2。
故答案为:(1)既不超过量筒的量程,又能完全浸没物体;偏小;(2)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浸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3)V4﹣V3;(4)V1+V4﹣V3﹣V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温度计校准专选训练
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16℃ B.18℃ C.20℃ D.24℃
2.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20℃,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为80℃,若用这支温度计测量一杯温水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41℃,则这杯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
A.41℃ B.21℃ C.35℃ D.36℃
3.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5℃;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95℃。下列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正确的分别是(  )
A.41℃、60℃ B.35℃、55℃ C.40℃、59℃ D.35℃、40℃
4.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6℃,当冰熔化后,水温升高到60℃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那么,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它的示数为(  )
A.92℃ B.94℃ C.96℃ D.98℃
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若该温度计示数为26℃,则实际温度是    ,若实际温度为75℃,则它测得温度为    。如果实际温度为    时,会出现该温度计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
6.小余在实验室发现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冰融化后,水温度升高到x℃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8℃。用此温度计去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y℃。则x、y的值分别为(  )
A.20、80 B.20、84 C.40、84 D.40、94
7.用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甲偏高0.5℃,当该物体的温度降低10℃后,再用此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却偏低0.5℃。
(1)将该物体的温度继续降低10℃,再用该温度计测量,测量值将偏低    ℃。
(2)用该温度计分别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温度,两者示数相差    ℃。
温度计校准专选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
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22.4℃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22.4﹣4)=20℃。
故选:C。
2.【解答】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温度计测量这杯温水的温度为41℃时,这杯温水的实际温度为;故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5℃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95℃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
由于5℃到95℃之间有90个格,故温度计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当温度为41℃时,实际温度为t1=(41﹣5)℃=40℃;
当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为t25℃=59℃。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C选项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1)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6℃,水温升高到60℃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中间是54个格,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温度计示数=100℃+6℃=96℃;
故选:C。
5.【解答】解: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2℃,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
①若温度计测得液体的示数为26℃时,这杯液体实际温度为℃×(26℃﹣2℃)+0℃=25℃;
②若实际温度为75℃,温度计的示数为t℃,则有℃×(t℃﹣2℃)+0℃=75℃,解得t=74℃,故该温度计测得温度为74℃;
③假设该温度计示数与实际温度均为t′,则有℃×(t′℃﹣2℃)+0℃=t′℃,解得t′=50℃,故实际温度为50℃时,会出现该温度计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
故答案为:25℃;74℃;50℃。
6.【解答】解: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100格代表100摄氏度,而现在水温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8℃,所以一个格就表示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是100℃,不准的温度计随着温度的增加升高了10080个刻度的高度,
由于用不准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用此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值在读数时都要用上升的刻度加上4℃,因此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的示数为:y=80℃+4℃=84℃。
设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等时温度为t,则(t﹣4)℃=t,
解得:t=20℃。
故选:B。
7.【解答】解:(1)由题意知,实际温度变化10℃,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比实际温度的变化偏多0.5℃+0.5℃=1℃;则此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为10℃+1℃=11℃;由于温度计刻度均匀,当温度再继续降低10℃,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仍为11℃,比实际温度多降低了1℃,所以,此时测量值比此时的实际温度偏低:0.5℃+1℃=1.5℃;
(2)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之间为100℃,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之差为100℃=110℃。
故答案为:(1)1.5;(2)11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