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课件(共26张PPT+4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课件(共26张PPT+4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统编版(2019)政治(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课前回顾: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扩散
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收敛
PART 1 发散思维的方法
课堂探究
答案:
第一眼看成“自学”的人,会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个知上进的人。
第一眼看成“自觉”的人,中规中矩,生活平淡朴实,通常内心压力较大,最好适当减压。
第一眼看成“白学”的人,是一个无忧无虑、凡事不上心的人,这种人是最快乐的,同时也会经常被人说成没长心的人。
通过以下这张图,您首先想到的两个字是什么?
课堂探究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 P104-1
(1)客观基础: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关系,不同的性质和关系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2)必要性: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需要运用发散思维。
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性质和关系、功能和作用,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2.发散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它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P104-1
(2)特点 :思维方向的发散性(补充),即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独特之处想,是扩散、辐射。(从一到多)P107-5
如:生活中的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一鱼多味……
问题
过程具有流畅性
思路具有变通性
结果具有独特性
方向具有发散性
范围广
数量多
种类多
观念新
课堂探究:从曲别针的多种用途理解发散思维的方法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3.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
(1)检核表法(适合个体)P105-3
①含义: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②内容: 它是一种强制思维发散的技法,主要从他用、借用、改变、扩大、缩小、代替、调整、颠倒、组合等9个方面进行思维发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也有不同的思维发散方法和诀窍,有人总结、发明了一些强制思维发散的技法,如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等。
方法 思考方向 举例
他用 现有事物有无其他用途 尼龙丝最初只用于军事,后用于尼龙袜
借用 能否引入其他领域成功的办法解决某个问题? 医生引入微爆破技术消除肾结石
改变 改变现有事物的形状、颜色、意义、式样等 平面镜改为多种曲面镜,制成哈哈镜
扩大 现有事物能否另外加些什么 在两块玻璃间加入某些材料,制成防弹玻璃
缩小 现有事物能减少什么 压缩饼干、折叠伞等
代替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工艺等来代替? 电子表代替机械表
调整 调整顺序、速度、程序会怎么样 飞机头部的螺旋桨装到顶部变成直升机
颠倒 正反互换会怎么样 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
组合 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组合起来怎么样 带橡皮的铅笔,带微型电扇的太阳帽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3.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
②作用:通过信息交合法,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们筛选。
(2)信息交合法(适合个体)P106-1
①含义: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课堂探究
要制作一种新型的杯子,运用信息交合法可以这样展开。把材料、形态结构、功能三个方面分列为x、y、z三个坐标轴,再把每个方面所可能包含的要素标注到坐标轴上。
将坐标轴上的各个,点联结起来,便可以得出很多新奇的创意。考虑的因素越多,得出的创意便会成倍增加。如联结y1-x2-z1,y2-x3-z3就可以产生这样一个“新杯”:陶瓷的杯体,用来盛液体,杯盖是玻璃的,具有观赏价值。
将坐标轴上的每个要素再分解为更小的要素。如将y轴上的杯盖(y2)细分开来,又可以得到新的坐标。
z
y
x
x1
x2
x3
x4
y1
y2
y3
z1
z2
z3
观赏
盛固体
盛液体
杯体
杯盖
杯耳
搪瓷
陶瓷
玻璃
塑料
x:材料
y:形态结构
z:功能
y
y3
y2
y1
盖冠
盖外缘
盖内沿
卡扣
盖冠凹
通气孔
y:形态结构
w:杯盖的形态结构
w
杯子坐标图
杯盖坐标图
课堂探究:谈谈你对信息交合法的理解
小王是一位设计师,为了提出一种新产品的构想,他做了如下的工作:
第一步:他先在一条横轴上列举出市场上
已有的某些产品,如台灯、钢笔、书桌等。
第二步:他又在一条纵轴上列举出受人们
欢迎的某些产品功能,如驱蚊、提神、散热等。
第三步:他将纵轴在横轴上连一横移,纵轴
和横轴的每一个交汇点,都給他帶来新的灵感,
据此他发明了驱蚊台灯、提神钢笔、清凉书桌等等。
书桌
钢笔
台灯
散热
提神
驱蚊
驱蚊台灯
提神钢笔
散热书桌
知识拓展:列举法和信息交合法的异同
同:都运用列举的方法。
异:列举法的重点在于将研究对象的特点、缺点、希望点等逐一罗列出来,以便提出改进的意见,构成创新的设想。
而信息交合法则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各种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大量的思路。
列举法在列举的基础上发现不足、提出设想;信息交合法是在列举的基础上组合信息求得思路。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3.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
(3)头脑风暴(适合群体)P106-2
②特点: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
③原则:“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①地位: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所谓“延迟评判”,是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仍然找
不到问题之解时,不要马上下结论说“此问题无解”,而应该耐心等待
灵感的到来。
“以量求质”: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追求数量是它的首要任务,至于设想的质量问题,自可留到会后的设想处理阶段去解决,设想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产生的设想越多,其中的创造性设想就可能越多。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4.发散思维的作用及正确运用 P107-2
(1)作用
①积极作用(优点):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②局限性(缺点):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
(2)正确运用思维发散的要求:
①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参与。
②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关。
首先,要大胆敞开思维。其次,要注意发散思维的质量。
第三,要坚持思维的独特性。第四,不破不立,要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必须突破心理障碍。
如局限于现成答案,循规蹈矩,盲目从众,怕出差错。
课堂探究
一个老大爷慢慢地沿街边走着,看到一个小孩踮着脚想按一个门铃,但还是差了一点。于是老大爷走过去和蔼地说:“小朋友,我来帮你按吧。“说着,老头就按响了门铃,直到确信里面的人能听见了才放开了手。这时,小孩急切地对老大爷说:"咱们赶快逃吧,快!"
老大爷依思维定势考虑小孩按门铃的目的,说明老大爷没有运用发散性思维考虑小孩的其他目的。
PART 2 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课堂探究
在以下所列图形中,若A的对比图形是B,那么,在图形C、D、E中,哪一个图形是F的最佳对比图形?
A
B
C
D
E
F
因为A的对比图形是B,其中的规律是圆与方的对比。依据此限定条件,F的最佳
对比图形也应符合圆与方的对比,由此便能得出E是F的最佳对比图形。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1.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 P107-3
(1)客观基础:不同事物之间,不论其差异有多大,总会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具有可通约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必要性: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需要运用聚合思维。
示例:公安人员在破案时,从各种现象、各类可疑人员中发现作案事实和作案人员。
2.聚合思维的含义 P107-3
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3.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P108-1
(1)方法:在思维聚合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
(2)功能:聚合思维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示例:想要提升学习或工作效率时,可以将一切可以提升效率的方法罗列出来,然后一一排除,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4.聚合思维的特点
(1)思维方向的聚合性(补充),即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从多到一)P107-5
问题
(2)思路具有归一性: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P108-1
(3)过程具有严谨性(方法、功能)
(4)结论具有可论证性:聚合思维所得出的最优方案,都是
经过逻辑论证后得出的,不能接受逻辑的评价和论证的设想,
不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补充)
课堂探究:写一篇题为《我最尊敬的人》的记叙文,你会如何构思?
首先,以题目的要求为出发点,搜索我们所接触过的很多人,如街坊邻里、亲戚朋友、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等。这是思维发散的过程。
然后,对这些人进行比较,从中选定最值得尊敬的人。这是思维聚合的过程。
但是,问题至此还没有解决。只有综合考虑我们对这个人的印象、与他的各种联系,以及对他的看法等,才能归纳、概括出他的哪些品质或表现最值得尊敬。只有在思维经过“发散一聚合一发散一聚合”的几个循环后,文章才能做到构思比较全面、重点比较突出。
思考:以上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5.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辩证关系 P108-2
(1)辩证地认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①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
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
(2)辩证地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①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
因为不同事物有自己的特点,可以发散,
因为不同事物有共性,所以能聚合。
归纳总结
区 别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含义不同 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方向不同 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 由四面八方扩散向中心集中
特征不同
技法不同
功能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等。
主要有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比较、抽象等。
方向具有发散性;
过程具有流畅性;
思路具有变通性;
结果具有新颖性;
方向具有集中性;
过程具有严谨性;
思路具有归一性;
结论具有可论证性。
归纳总结
聚合思维
方法
检核表法
信息交合法
头脑风暴法
目的
含义
发散思维
含义
功能
方法
客观基础
事物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