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课件(共31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课件(共31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2022年5月10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结:“既……也……”、“只有……才……”是复合判断(两个简单判断构成)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复合判断的含义及其组成:
(1)复合判断的含义: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2)构成: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
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
小桃 不仅 聪明伶俐, 而且 善良。
联结词
联结词
支判断
支判断
2、复合判断的种类
示例1: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示例2: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示例3: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断定同时存在的情况——联言判断
断定可能存在的情况——选言判断
断定条件关系的情况——假言判断
上述三则示例都属于复合判断。请根据它们之间的区别,给复合判断进行分类。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联言判断的含义: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联言判断的逻辑结构:
联言判断由联结项和联言支两部分组成。
这篇散文文笔生动
并且
这篇散文富有哲理
联言支
联结项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①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做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②联结项举例:“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③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联言支
联结项
联言支
(3)联言判断的真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小华读了某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小华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
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乎逻辑,为什么?
(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示例评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个联言判断从几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加以断定。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请你从思维方法上说明憨汉不能持竿回家的原因?
憨汉的话涉及什么判断?
有一憨汉,出门砍竹竿,清早出城,午夜未归。家人寻至城外,见其怀抱竹竿哭泣。问其缘何不归,憨汉泣曰:“我或者竖持竹竿进城,或者横持竹竿进城,可是,竖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矮;横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窄!”
探究与分享
(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选言支
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联结项
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
1.选言判断的含义、构成
或者 你说错了, 或者 我听错了
联结项
联结项
选言支
选言支
请说一说这两个选言判断的逻辑结构。
比较这两个选言判断有什么区别?
探究与分享
◆医生对小明说:“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
◆教数学的夏老师对教语文的王老师说:“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
联结项
联结项
联结项
选言支
选言支
选言支
这个选言判断,阐明造成身体不好的原因,生病、缺少锻炼、营养不良这几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
这堂课 要么 你上, 要么 我上。
联结项
联结项
选言支
选言支
这个选言判断阐明:按照现在通行的上课方式,某堂课不能两个老师同时上课。这两种情况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探究与分享
2.选言判断的类型
(1)选言支关系的两种情形:
①相容的选言支——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
②不相容的选言支——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
(2)选言判断的分类:
①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或者……或者……”来表达。
②不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
两种类型
划分标准:依据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
例:胜利或因其战斗力强,或因其指挥无误。
例:这场象棋比赛,要么甲赢,要么乙赢,要么和棋。
黑格尔或者是哲学家,或者是逻辑学家
你的考试成绩要么合格,要么不合格
胜者或因其战斗力强,或因其指挥无误
这场足球赛,要么甲队胜,要么乙队胜,要么踢平
示例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3.选言判断的真假
(1)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
p q p或者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举例:窗台上的那些肉丢了,或者是猫干的,或者是狗干的,或者是猴子干的。     
(2)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
p q 要么P要么q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
全假全真皆假
举例:这节自习课,要么改上语文课,要么改上数学课,要么改上英语课。
示例评析
某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说:“世界各国,不支持销毁核武器,就是想发展核武器。”这个判断准确吗?
世界各国对待核武器的态度有三种可能情况,即销毁核武器,发展核武器,既不销毁也不发展核武器。
这个选言判断没有列举对象的所有可能情况(选言支未穷尽),因此,这个判断不准确。
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要么是社会影响不好,要么是家庭不和睦,要么是学校教育不力。
不正确,该选言判断是相容选言判断,不能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项,应把“要么……要么……”改为“或者……或者……”。
4.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认识角度+实践角度)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5.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
(1)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2)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上述论辩中彭轻生子的双亲并没有真的遭遇危险,为什么彭轻生子还要选择良马固车以求快些赶到
《墨子·鲁问》载,墨子与彭轻生子辩论,辩题是:“未来可否预知 ”
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曰:“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子墨子曰:“焉在矣来!”
探究与分享
(四)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条件联系。
1、条件联系的含义: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2、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的含义:
人们认识了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就可以形成假言判断。
3.假言判断的构成:
(1)组成: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前件;
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后件。
如果
寒流来了
那么
气温会下降
前件
后件
联结项
(2)联结项:“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叫作假言判断的联结项。
4.假言判断的分类:
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
①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有前必有后)
②联结项(抄):“如果……那么……” “倘若……则……” “只要……就……” “一旦……就……” “当……便……” “要是……就……” “假使……那么……”
如果天下雨,地面就会湿。
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①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无前必无后)
②联结项:“只有……才……” “必须……才……”“……才……” “除非……才……”“除非……不……” “没有……就没有……”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
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①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
②;联结词:“……当且仅当……” “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
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
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
充分必要条件是充分且必要,是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综合。
5.假言判断的真假:
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是真的。
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
6、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1)原因:如果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那样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
(2)前提: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7、判断的重要性
①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
②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
作业一
对照笔记看书,加强知识的理解。
加强知识记忆:
1.复合判断的含义、类型?
2.联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真假?
3.选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类型?真假?应该注意?
4.假言判断的含义?构成?分类?真假?前提?
作业二
学案P32例题、P33 3、4
必刷题P80 1-6
作业一
对照笔记看书,加强知识的理解。
加强知识记忆:
1.复合判断的含义、类型?
2.联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真假?
3.选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类型?真假?应该注意?
4.假言判断的含义?构成?分类?真假?前提?
作业二
必刷题P81 1-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