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国体与政体第一课本课地位与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是全书的统领,也是本册教材后续内容的重要知识铺垫。本单元以国家为主线,在介绍国家理论的基础上,还阐释了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等内容。第一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阐述了国家的本质和多样的政权组织形式。首先引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在此基础上,讲述国家的基本要素、性质、本质,介绍国体与政体的含义、关系及影响因素;其次,介绍世界上现代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最后,阐明政党和利益集团在不同国家中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路径,讲述政党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区别,介绍我国的政党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本课内容与知识逻辑 第一框“国家是什么”,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揭示了国家的本质,通过对民主与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对比,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第二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阐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优越性,讲述了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政权组织形式。第三框“政党和利益集团”,介绍了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性质,引导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三框的逻辑关系是:从国家的本质入手,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国家的基本要素,认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现代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政权组织形式,认识在国家政治中起重要作用的政党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国家是什么第一框1 强化预习效果2 提升课堂质量3 框题跟踪检测目 录强化预习效果高度凝炼的教材需精读提能点(一) 人口国家的本质目题一1.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 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它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注解1]阶级矛盾主权预读教材3.国家的阶级本质(1)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 。 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2)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 。(3)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4.国家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 职能。国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阶级本质统治阶级专政政治统治5.民主与专政(1)民主的实质: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 ,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2)专政的含义: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 ,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 。阶级性相互依存专政6.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享有民主的 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注解2](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 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3)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 特征。主体最管用本质[注解1] 文化传承“国家”的概念早就出现于中国古籍中。汉字的“國”字来自古汉字的“ ”,其中包含着“一”(土地)、“口”(人口)、“戈”(武力)、“王”(王者),由此可见,古代的“国”字已包含了国家的若干要素。助解教材[注解2] 图说政治通过常态化扫黑除恶,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同时,这也是我国专政职能的重要体现。提能点(一) 人口认识国体与政体目题二1.国家制度(1)国体:即 ,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2)政体:①含义: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预读教材国家性质管理形式②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③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除了国体对政体的 作用,地理环境、 、 、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 政体,政体 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注解1]决定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决定体现2.代议制含义 就是由 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注解2]必要性 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 管理所有国家事务。因此,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选举共同特征直接—————[注解1] 图说政治——图示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助解教材[注解2] 名师微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议制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代议制的一种形式,但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代议制。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司法机关之间,虽然在职权上有所分工,但不是三权分立的关系,而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提升课堂质量议题式教学激活思维提能点(一) 人口议题探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议题一[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2023年10月9日,全国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按照全国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打早打小,强化大案攻坚,突出专项打击,推动系统治理,全力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探究1] 我国为何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提示:对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敌对分子实施专政,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探究2]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何特点?提示: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系统认知1.全面理解国家角度 内容从产生看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从国家的基 本要素上看 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从本质上看 国家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国家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即阶级统治的工具续表角度 内容从历史类型上看 国家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从职能上看 国家具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其中,政治统治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 专政区别 含义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对象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实施 方式 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凭借国家强制力,例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联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续表针对训练1.(教材P2“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由此可得出( )①国家的根本职能是管理社会与发展经济②任何国家都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③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④阶级是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恩格斯的论述说明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②③正确。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①错误。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④错误。2.(教材P3“探究与分享”改编题)近代中国学者梁启超说:“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梁启超的观点( )①抹杀了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②看到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③揭示了代议制国家的共同特征④承认了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梁启超的观点看到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抹杀了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①②正确。梁启超的观点没有体现代议制国家的共同特征,③不符合题意。梁启超的观点抹杀了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④错误。3.(教材P5“探究与分享”改编题)中国古代有所谓“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还有所谓“体察民情、广开言路”的明君作风;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往往有“民有”“民治”“民享”的规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对于国家制度的民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②剥削阶级国家实行专制政体,现代国家采用民主政体 ③所有国家,既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④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①正确。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大都实行专制政体,而现代国家大都采用民主政体,②错误。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③错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④正确。提能点(一) 人口议题探究如何全面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议题二[材料]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探究] 中美两国政体不同,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提示: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②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③中美两国国体不同,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差异是造成中美两国政体不同的重要原因。系统认知全面理解国体与政体 国体 政体区别 含义 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在国家制度中的地位 内容 形式反映问题 国体说的是“谁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政体说的是“如何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管理形式联系 ①国体与政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②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③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1.(教材P6“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有人认为,国体决定政体,意味着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的政体。所以,只能有一种政体适合特定的国体。这种观点( )A.正确,看到了政体决定国体,国体反映政体B.具有片面性,没有认识到政体受多种因素影响C.正确,看到了国体决定政体D.不正确,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针对训练解析:政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体相同,政体不一定相同,题中观点是片面错误的,B符合题意,C排除。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没有涉及国家的阶级性,D排除。2.202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元首会晤。中美两国国家元首称谓上的差别主要反映了两国( )A.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不同B.元首产生方式及权力不同C.国家的职能存在差异D.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解析: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相同,A说法错误。中美两国的国家元首都是选举产生的,B不符合题意。任何国家都具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C不符合题意。国家元首的称谓不同,反映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2023年9月9日至1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参加第十八次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巴西总统卢拉、中国总理李强、英国首相苏纳克、德国总理朔尔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领导人应邀出席峰会。关于各国领导人称呼上的不同,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体不同决定政体的必然不同 ②相同的国体可采用不同的政体 ③政体取决于该国家的文化传统④一国的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各国领导人称呼上的不同,反映了各国政体的差异,国体决定政体,但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同的国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政体,②④符合题意。国体决定政体,但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国体不同,政体不是必然不同,①说法错误。国体决定政体,而不是文化传统,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