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送温暖》教学设计-人教版劳动四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贴春联,送温暖》教学设计-人教版劳动四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贴春联,送温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春联的起源、发展、特点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2. 熟练掌握贴春联的正确步骤、方法和技巧,包括春联的分类、内容选择、张贴位置与顺序,以及使用工具的安全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实际贴春联活动,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4. 鼓励学生在贴春联过程中发挥创意,培养创新思维,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春联,个性化地表达祝福,提升语言表达和文化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系统讲解春联的历史文化知识,如起源于桃符的演变过程,对仗、平仄、押韵等文学特点,以及各种寓意丰富的内容分类,使学生深入理解春联的文化价值。
详细演示并指导学生掌握贴春联的全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如选择合适的春联、工具)、张贴步骤(确定上下联位置、涂抹胶水、张贴平整)、注意事项(安全操作、美观整齐),确保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完成贴春联任务。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贴春联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的需求,传递温暖与祝福,将劳动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春联的表象,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庭和睦的期盼、道德伦理的尊崇等,使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在实践活动中,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受众所期望表达的情感,灵活选择或创作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春联内容,锻炼学生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避免简单机械的模仿。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法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大量不同风格、内容、字体的春联实物及高清图片、视频资料,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涵盖春联历史、文化讲解以及贴春联示范视频等内容。
2. 准备充足的贴春联工具,如各种型号的刷子、胶水、糨糊、双面胶,不同材质的横批、福字,以及用于清洁和整理的抹布、扫帚等,确保工具安全、适用且数量足够。
3. 根据学生人数和实际场地情况,提前分组并明确各小组任务,准备好小组活动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问题。
4. 联系好学校周边的社区活动中心、养老院或居民小区等场所,作为贴春联实践活动的地点,并与相关负责人沟通协调好活动时间、范围和注意事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 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准备一些与春联相关的小奖品,如精美书签、传统文具等,用于奖励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小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充满春节氛围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各地张灯结彩、人们欢欢喜喜准备过年的热闹场景,其中突出贴春联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师:(视频播放结束后)同学们,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刚才的视频里大家看到了很多春节的习俗,其中贴春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它能让春节的氛围更加浓厚。你们知道吗,春联里可是藏着很多有趣的知识和美好的祝福哦。现在,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小谜语: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她先尝。(A)大家猜猜这是什么?
生:筷子!
师:非常棒!那老师再出一个和春节有关的谜语:春节三日人人团聚。(B)这个呢?
生:众!
师:真聪明!那现在老师再问一个问题,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呀?(C)
生:为了喜庆!为了迎接新年!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呀,贴春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春联的世界,学习贴春联的技巧,然后我们一起去给社区的爷爷奶奶们贴春联,送温暖,好不好?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
1. 利用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详细介绍春联的起源与发展
师:(展示课件中古代桃符的图片)同学们,春联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桃木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所以在春节的时候,会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保佑家人平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像逐渐演变成了文字,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春联。大家看,这就是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过程。(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变迁)
2. 深入剖析春联的特点
对仗工整
师:(展示一副对仗工整的春联: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副春联,你们发现了什么?上联和下联在字数、词性、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生:字数一样,黄莺对紫燕,都是动物;鸣对剪,都是动词;翠柳对春风,都是名词。
师:非常正确!这就是春联对仗的特点,上下联的对应位置词性相同、结构相似,而且字数必须相等。这样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大家再看几副春联,找一找它们对仗的地方。(展示多副春联,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指出对仗之处)
平仄协调
师:(简单讲解平仄概念后)同学们,春联不仅对仗工整,还讲究平仄协调。一般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一声或二声)。比如刚才那副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柳是仄声,所以是上联;风是平声,就是下联。大家来判断一下这几副春联的上下联。(出示春联,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内容丰富且寓意深刻
师: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可以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像青山绿水春常在,鸟语花香人不老;也可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比如一帆风顺全家福,万事如意满门春;还可以体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等主题,像家和事顺好运来,人兴财旺鸿福长。大家想一想,你们家过年贴的春联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中春联的理解,感受春联传递的美好情感)
(三)贴春联方法演示(5 分钟)
1. 准备工作
师:(拿起一副春联和工具)同学们,在贴春联之前,我们要先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春联,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个人喜好来挑选。比如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温馨、吉祥的春联;在商店里,可能会选择一些与生意兴隆有关的春联。同时,还要检查春联是否完整,有没有破损或错别字。然后,准备好我们的工具,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胶水、刷子、糨糊和双面胶,大家知道怎么选择使用吗?(展示各种工具,介绍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生:胶水比较方便,但是可能粘得不太牢;糨糊粘性好,但是干得慢;双面胶很方便,但是不太适合贴在粗糙的表面;刷子可以用来涂抹胶水或糨糊,使涂抹更均匀。
师:非常棒!大家对工具的了解很到位。接下来,我们还要准备一个干净的抹布,用来擦去门上的灰尘,这样春联才能贴得更牢固。
2. 张贴步骤
师:准备工作做好了,现在我们开始贴春联。第一步,要确定春联的张贴位置。上联应该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门的左边,横批贴在门的上方正中间。大家知道怎么区分上下联吗?(再次强调根据平仄判断上下联的方法)
生: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是上联,平声的是下联。
师:非常好!确定好位置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粘贴了。如果使用胶水或糨糊,要在春联的背面均匀地涂抹,注意不要涂太多,避免流出来弄脏门。(边演示边讲解涂抹技巧)涂好后,从春联的顶部开始,将上联对准门的右边,轻轻贴上去,然后用干净的抹布从中间向两边抚平,把气泡和褶皱都赶出去,使春联粘贴牢固。下联也是同样的方法。最后贴横批,横批的字要从右往左读,所以要注意方向。(完整演示贴春联的过程,让学生清晰看到每个步骤)
3. 注意事项
师:在贴春联的过程中,大家还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比如使用胶水或糨糊的时候,不要弄到眼睛里或手上;如果需要站在凳子上张贴,一定要确保凳子稳固,旁边要有同学帮忙扶住,防止摔倒。另外,贴完春联后,要把工具收拾好,保持环境整洁。大家都明白了吗?
(四)小组分工与实践(15 分钟)
1. 小组划分与任务分配
师:现在,我们要分成小组去社区给爷爷奶奶们贴春联啦。我们一共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4名同学。每个小组要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两名同学负责拿春联和福字,要小心保管,不要弄坏;两名同学负责涂抹胶水或糨糊,要涂抹均匀;两名同学负责张贴春联,要贴得平整、美观;还有一名同学负责检查,看看春联有没有贴歪,有没有气泡。大家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详细说明各小组任务,确保学生明白自己的职责)
2. 前往实践地点并开展活动
带领学生前往提前联系好的社区活动中心、养老院或居民小区。在途中,再次强调活动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貌,尊重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
到达目的地后,各小组按照分工开始行动。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师:(巡视到一组学生身边)同学们,你们看这副春联,上联的福字有点歪了,我们可以轻轻地把它调整一下。还有,涂抹胶水的时候,边缘部分也要涂到,这样才能贴得更牢。(针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确保贴春联的质量)
鼓励学生与社区居民互动,了解他们对春联的喜好和期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张贴方式或选择合适的春联内容。
师:(引导学生与一位老奶奶交流)奶奶,您看看我们贴的春联喜不喜欢呀?您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祝福想要通过春联表达呢?(培养学生关注他人需求、积极沟通的能力)
3. 小组间交流与协作
鼓励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好的创意和做法。如果某个小组提前完成任务,可以帮助其他小组一起完成,共同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
师:(看到一组学生完成较快)同学们,你们做得非常好!现在你们可以去看看其他小组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大家一起把春联贴得漂漂亮亮的,让爷爷奶奶们过一个喜庆的春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五)总结评价(5 分钟)
1. 小组汇报与自我评价
师:同学们,我们的贴春联活动已经完成了,现在每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活动情况。说说你们在贴春联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还有你们觉得自己小组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引导各小组进行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组 A 代表:我们在贴春联的时候,发现门有点高,站在凳子上还是不太够得着。后来我们找了社区的工作人员帮忙,借了一个小梯子,才顺利把春联贴好。我们觉得我们小组分工很明确,大家都很认真,但是在涂抹胶水的时候,有一点不均匀,以后会注意的。
师:非常好,你们遇到问题能够积极想办法解决,而且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小组的表现。其他小组呢?
2. 教师评价与反馈
师:老师在巡视过程中,看到了每个小组的努力和付出。大家都能按照要求正确地贴好春联,而且很多小组还发挥了创意,比如在福字周围画了一些简单的图案,让春联看起来更加喜庆。特别要表扬小组 C,他们不仅春联贴得又快又好,还主动和社区的爷爷奶奶聊天,给他们讲解春联的寓意,让爷爷奶奶们非常开心。(全面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建议)
同时,针对学生在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春联张贴不够整齐、对平仄判断不够准确等,进行集中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贴春联的技能。
3. 活动总结与文化传承
师: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学会了贴春联的技巧,还把温暖和祝福送给了社区的爷爷奶奶们,让他们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氛围。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入了解了春联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也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春联。(强调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传承)
(六)课后延伸(课后)
1. 家庭实践与创意展示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贴春联,并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下来。鼓励学生根据自家的特点和需求,自己创作一副春联,或者对现有的春联进行创新改编,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师:同学们,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回家后和家人一起贴春联,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挥你们的创意,让你们家的春联与众不同。老师期待看到大家精彩的作品哦!(通过家庭实践,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家庭文化氛围)
2. 文化推广与社区服务
鼓励学生在春节期间,向亲朋好友、邻居等宣传春联文化,介绍春联的历史、特点和张贴方法,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
组织学生成立春联文化小使者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开展春联文化普及活动,如举办小型春联展览、讲解春联知识、现场书写春联赠送居民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播意识。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春联文化的传播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春节的氛围更加浓厚,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拓展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
六、教学资源
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料。
2. 春联实物若干副,包括不同字体(楷书、行书、隶书等)、不同风格(传统、现代、创意等)、不同内容(新春祝福、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等),用于展示和实践操作。
3. 贴春联工具,如刷子、胶水、糨糊、双面胶、抹布、扫帚、小梯子(根据实际需要)等。
4. 教学课件,包含春联历史文化介绍、特点讲解、贴春联示范视频、相关图片、趣味谜语、互动问题等内容。
5. 小组活动记录表格、评价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6. 与春联文化相关的书籍、杂志,放置在教室图书角,供学生课后阅读参考。
七、教学板书设计
1. 春联知识
起源:桃符演变
特点
对仗工整(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
平仄协调(上联仄声结尾,下联平声结尾)
内容丰富(自然风光、新年祝愿、家庭社会等)
2. 寓意分类示例
吉祥如意:吉祥如意福星照,富贵平安好运来。
新春喜庆: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
家庭和睦:家和事顺好运来,人兴财旺鸿福长。
(二)黑板中间区域
1. 贴春联步骤
准备
选春联(场合、喜好、完整)
工具(胶水、刷子、糨糊、双面胶、抹布)
张贴
确定位置(上联右、下联左、横批中)
涂抹胶水(均匀、适量)
张贴平整(从顶开始、赶气泡、对齐)
注意事项
安全(工具使用、登高)
整洁(收拾工具、保护环境)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贴春联,送温暖》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情感体验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