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大概念整体教学设计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思维二、主题融通知能/提升综合能力三、体现“四翼”考法/课题综合检测目 录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思维[“数”说要点]理解2个职能: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掌握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3个类型: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区分4个本质:国家的本质、民主的本质、政党的本质、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本质明确国家的4个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掌握6个政体类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主题融通知能/提升综合能力提能点(一) 人口综合融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主题(一)材料一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人来掌握并行使权力,是中国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中国的选举是广泛的、平等的、真实的、发展的。几十年来,中国适时修改选举法,逐步实现了城乡人口的平等选举。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参选率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选民参选率均保持在90%左右。人大代表也通过一年一度的乡、县、市、省、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自下而上,将人民群众意愿和呼声真实反映、向上传递。热点聚焦材料二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所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是最能够把中国14亿多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奋斗的民主政治,关键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 [问题设计]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家的本质”的知识,说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发展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提示:①从国家的本质看,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人来掌握并行使权力,是中国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②中国的选举是广泛的、平等的、真实的、发展的,这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而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示:①国体决定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②政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程度等国情相适应,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1.我国的国家制度是民主的、有效的(1)从国体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切实享有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深化拓展(2)从政体看,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人民群众能够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够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够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3)从政党制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我国这一政党制度保证了执政党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2.我们的制度自信从哪里来(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用70多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让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与世界上一些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人民遭殃的国家相比,我国政治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社会主义。(3)从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同中来。我们的制度自信绝不是自恃清高、自我满足,而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纵观历史,还没有哪种制度是为人民而建立的,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提能点(一) 人口综合融通在全球视野中辩证认识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主题(二)材料一 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7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下,我国人民既在选举时有民主投票的权利,也在日常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持续参与的权利,享有广泛的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我国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8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约有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许多重要意见得到采纳。热点聚焦材料二 民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要成果之一,注定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各自的基因组合,展现为不同的形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常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为主要指标的政治评价标准,并热衷于对外输出民主;中国对民主的定义,形成了区别于西式民主的“新民主观”,具有鲜明的共识性、团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包含了有关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两方面的制度,它们是辩证的统一整体。 [问题设计]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示: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级人大行使国家权力,这样从制度上保障全体人民实现当家作主。②人大在选举、立法、监督等各个环节注重吸收人民意见,反映人民意愿,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努力实现全过程的人民民主。③通过人大会议,我国健全依法决策的机制,确定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力求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在选举、决策、监督等民主实践中,充分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论断,论证不是所有的民主制度都是好制度。提示:①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从国体意义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从政体意义上,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的制度形式。②中国式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好制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但实质是少数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是最狭隘、最虚伪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1)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但这种模式不符合本国的国情,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保障国家职能的有效行使,致使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已。深化拓展(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3)作为不同性质的国家,各国国情不同,政体也有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制度自信。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