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国家的结构形式第二课本课地位与课标要求 本课承接第一课,继续介绍国家理论。本课讲述了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和国家结构形式的多样性,阐释了国家主权、中央与地方关系、单一制和复合制、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联邦、邦联等概念,阐明了国家结构形式必须服务于国家主权之至高地位和国家管理之现实需求这一基本原理,揭示了国家结构形式取决于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必须由本国人民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不可随意照搬。本课和第一课旨在帮助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制度自信。课标要求: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本课内容与知识逻辑 第一框“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阐述了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特征,介绍了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说明了各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一般情况以及我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采用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二框“单一制和复合制”,介绍了单一制与复合制的含义及其特点,明确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阐明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两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总体介绍一个国家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因素,第二框具体介绍国家结构形式,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国家结构形式,理解和认同我国国家制度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第一框1 强化预习效果2 提升课堂质量3 框题跟踪检测目 录强化预习效果高度凝炼的教材需精读提能点(一) 人口国家主权目题一预读教材1.国家主权的重要性(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 ,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 的政治权力。法理依据排他性(2)国家主权是一种 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3)国家主权是国家 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4) 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自主自决最重要国家主权2.国家主权的体现独立自主的 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 、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注解]对外交往相互承认管辖权[注解] 名师微点——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助解教材权利 关键词独立权 “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管辖权 “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权利 关键词平等权 “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自卫权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提能点(一) 人口中央与地方目题二预读教材1.政权分层的必要性(1)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 。至于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国的情况不尽一致。(2)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中央政府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划分(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 范围内的权力。(2)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 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 、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法定国家秩序经济发展3.我国的中央和地方(1)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和特别行政区。(2)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特点: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 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民族自治地方民主集中制服从特殊利益提升课堂质量议题式教学激活思维提能点(一) 人口议题探究如何认识国家主权的重要性议题一[材料]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尊重网络主权,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网络管理模式,网络空间中的任何国家也都有义务维护网络安全。中国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探究1]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提示: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探究2]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主权”的知识,说明如何维护网络安全。提示:①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尊重网络主权。②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网络管理模式,维护网络安全就是要尊重各国的权利。③各国应平等、积极地参与到世界互联网治理中来,共同应对挑战、维护网络安全,实现世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系统认知正确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含义 表现 侧重点独 立 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对内自主性、对外排他性;最主要、最根本、最核心续表管 辖 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驻外的使馆等 领域管辖:领空、领地、领海。国籍管辖:公民平 等 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表现在各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平等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主要表现为国际事务上的平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续表自 卫 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一是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侵犯;二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等 和平时期的国防建设;外敌入侵时的武装自卫针对训练1.(教材P14“探究与分享”改编题)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交换意见,邓小平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邓小平之所以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是因为( )①主权是国家独立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②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③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④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邓小平之所以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是因为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②④正确。主权是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①错误。③不是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的原因,不选。2.(教材P15“相关链接1”改编题)国家主权原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特别是二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国际文献都确认了这一原则。这说明( )A.国家主权原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B.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C.各国法律地位相同D.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解析:材料说明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D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A错误。各国法律地位平等,C错误。3.2023年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会同各部门、地方政府以及驻苏丹和周边国家使领馆与各方密切沟通协调,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安全,并制订撤离转移方案。中国驻苏丹大使馆表示:“祖国不会忘记任何一位海外同胞。”这说明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享有( )A.自卫权 B.管辖权 C.平等权 D.独立权解析:材料说明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对本国公民具有管辖权,B正确,A、C、D排除。√提能点(一) 人口议题探究怎样正确认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议题二[材料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管理的便利,并充分考虑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将全国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材料二] 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也没有。[探究1] 为什么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要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哪些?提示: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要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的原因: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同时也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另外,还有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探究2] 我国是如何划分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提示: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党组织方面要做到四个“服从”: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在国家机构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系统认知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原因 ①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②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③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续表范围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②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③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续表我国 政权 分层 原则 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具体 要求 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针对训练1.(教材P16“探究与分享1”改编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性。据此,对我国政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B.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职权C.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对等的D.地方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属于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而非政治制度,A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我国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职权,B正确。我国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C错误。我国一般行政地方没有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D错误。√2.(教材P16“探究与分享2”改编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第一百零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第一百一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以上均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②国务院享有最高行政权力,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和任务 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各自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 ④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材料表明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①④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②错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央和地方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③错误。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