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A(1a - 1e)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A(1a - 1e)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资源简介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A(1a - 1e)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倡导通过真实情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本部分教学内容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与活动展开,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学习时间表达和日常活动相关词汇与句型,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篇研读
What 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语篇主题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与活动(Daily Time Arrangements and Activities)。1a 呈现了不同时间的时钟以及对应的时间表达,如 one forty-five、six fifteen、eight o'clock、four thirty 等,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中的时间表达方式。1b 通过 Peter 早上的活动对话,涉及 take a shower、get dressed、brush teeth、have breakfast 等日常活动词汇,让学生了解 Peter 早上的活动顺序以及如何询问和描述这些活动。1c 则是 Peter 和 Han Lin 早到学校原因的对话,涉及 do some reading before class、on duty 等表达,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日常活动词汇。1d 要求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填写 Peter 和 Han Lin 的日常活动时间,如 Peter 学校开始时间、起床时间、吃早餐时间、洗澡时间以及 Han Lin 洗澡时间等,巩固时间表达和日常活动的描述。1e 让学生谈论自己早上的学校日常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表达中。 Why 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让学生明白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规划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了解不同人的日常活动安排,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成长。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日常活动安排可能存在差异,这可以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包容心。 How 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文体结构 本部分主要采用对话和任务指令的形式。1a 通过时钟与时间的匹配引出时间表达;1b 和 1c 以对话形式展示人物的日常活动和早到学校的原因,呈现丰富的日常活动词汇和句型;1d 基于对话内容进行信息填空,加深对时间和活动的理解;1e 则是开放性的口语表达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结构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语言特点及功能 语言简洁明了,多使用简单句和常用词汇,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描述日常活动时,用 “Peter takes a shower.”“Han Lin is on duty.” 等简单句,直接表达人物的行为和状态。运用了大量与时间和日常活动相关的词汇,如表示时间的数字、o'clock、quarter、half past 等,以及表示活动的动词短语,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这些词汇,丰富语言表达。对话中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来描述日常习惯性的活动,强化了一般现在时在实际语境中的用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在表达日常活动中的功能。
学情分析
(一)已知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基础词汇和简单句型,对数字 1 - 60 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表达。 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活动(如起床、吃饭、上学等)有一定的认知和体验,能够用汉语描述这些活动。 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图片或简单提示获取信息。 (二)未知 对于英语中时间表达的方法,尤其是非整点时间的表达方式(如 past 和 to 的用法)可能不太熟悉,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 虽然对日常活动有一定了解,但用英语准确表达这些活动的词汇和句型可能掌握不足,如不熟悉一些具体活动(如 pack one's bag、have a nap 等)的英文表达,在描述活动时可能存在语法错误或表达不流畅的情况。 不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日常活动安排的差异,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在理解和处理涉及不同文化的日常活动信息时可能存在困难。 (三)能知 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模仿练习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英语中时间表达的方法,包括整点、半点、一刻钟及非整点时间的准确表达,提高时间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借助英语学习 APP 和课堂学习,学生可以丰富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词汇量,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日常活动,提高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和资料查阅下,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日常活动安排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学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和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书写并说出英语中的时间表达,包括整点、半点、一刻钟及非整点时间的表达方式,如 It's two o'clock.、It's half past three.、It's a quarter past four.、It's ten to five. 等,并理解和正确运用 past 和 to 描述时间。 熟练掌握并运用 what time 和 when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日常活动的时间,如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 以及用一般现在时准确回答,如 I get up at 6:30. I have breakfast at 7:00. 等句型结构,能够在实际交流中自然流畅地询问和描述日常活动时间。 能够认读、书写和运用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词汇,如 take a shower、get dressed、brush teeth、have breakfast、pack one's bag、ride a bike to school、have a nap 等,理解其含义并能在描述日常活动时正确使用,丰富语言表达内容。 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 Peter 和 Han Lin 的日常活动安排,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归纳不同活动的先后顺序,比较不同人在相同时间的不同活动,分析时间安排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等。 学习能力 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如讨论日常活动安排、制作时间轴、对比不同国家日常活动等)的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交流和合作效率。 文化品格 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人们日常活动安排的差异,如西方国家学生的课外活动特点、亚洲国家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包容心态,尊重不同文化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通过分享自己的日常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英语中时间表达的方法,尤其是非整点时间的表达方式(如 past 和 to 的用法)。 运用 what time 和 when 询问日常活动时间及用一般现在时回答的句型结构。 教学难点: 在实际交流中,能够根据情境灵活运用时间表达和日常活动相关词汇,准确、流畅地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日常活动安排,注意语法正确、词汇恰当、表达自然。 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日常活动安排的文化差异,将文化知识融入到日常活动的描述和交流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因文化误解造成交流障碍。
课前预习
任务一 观看在线动画视频 “Telling Time in English”(可在优酷或腾讯视频等平台搜索),学习视频中介绍的英语时间表达方法,包括整点、半点、一刻钟及其他非整点时间的表达方式,在预习单上写出每个时间表达方式的示例,如整点:It's three o'clock.;半点:It's half past four.;一刻钟:It's a quarter past five.;非整点:It's ten past six. 等。 根据动画视频学习的内容,完成以下时间表达练习: (1)用英语写出以下时钟显示的时间:[图片展示几个不同时间的时钟,如 7:15、8:45、9:30 等] (2)将以下中文时间翻译成英语:五点一刻、十点半、十二点差十分。 (3)录制自己朗读时间表达方式的音频,要求发音准确、清晰,语调自然。 任务二 利用英语学习 APP(百词斩)中的 “日常活动” 词汇包,复习并巩固已学的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词汇,如 get up、go to school、do homework 等,同时学习一些新的拓展词汇,如 pack one's bag、ride a bike to school、have a nap 等,记录在预习单上。 仿照示例,用英语描述自己昨天一天的日常活动,至少包含五个不同的活动,示例:I got up at 7 o'clock in the morning. Then I had breakfast and went to school at 8 o'clock. I had classes all day. After school, I played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In the evening, I did my homework and watched TV. 任务三 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查找至少两个不同国家学生的日常活动安排(包括起床时间、上学时间、放学时间、课外活动等),用简单的英语记录在预习单上,同时注明该国家名称。例如:In the US, students usually get up at 7 o'clock and go to school at 8:30. They have various after-school activities like playing sports or joining clubs.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效果评估
Step 1 Warming-up 完成目标: 观看视频并跟唱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智能白板或投影仪)播放《What time is it》的 chant 视频,引导学生跟唱。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的暂停、回放功能,针对视频中的时间显示和日常活动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互动游戏 利用视频中的时间进行互动游戏活动 Match the clocks with the times. 进行互动游戏 “Match the clocks with the times” 时,教师可以利用希沃软件展示时钟图片和时间选项,让学生上台拖动时钟图片到对应的时间上进行匹配。电子白板的记录功能可以记录学生的操作过程,方便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在播放 chant 视频并引导学生跟唱环节,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跟唱,是否能够跟上视频的节奏和韵律。可以通过学生的声音大小、表情是否投入以及跟唱的准确性来判断其参与度。如果大部分学生声音洪亮、表情愉悦且跟唱准确,说明学生对视频内容感兴趣,参与度较高;反之,如果学生声音微弱、表情淡漠或跟唱错误较多,则可能参与度较低。 在 “Match the clocks with the times” 互动游戏中,观察学生上台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记录主动举手要求上台进行时钟与时间匹配操作的学生人数,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是否认真思考、准确完成匹配。积极主动且操作准确的学生人数越多,说明学生对游戏的参与热情越高,且对时间表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
设计意图
Step 2 Presentation (完成目标:语言能力目标(1)(2)(3)) Different time expressions 整点表达法:“钟点数+o'clock” 意为“几点”。o'clock=of the clock,意为“(表示整点)……点钟”,其前面通常是整点。例如:five o’clock = 5:00, eleven o'clock = 11:00 非整点表达法: 顺读法:先小时后分钟,即“钟点数+分钟数”意为“几点几分”。例如:eight twenty 8:20,ten thirty-five = 10:35,nine o nine(表示零几分时可用o表示)= 9:09 逆读法:先分钟后小时 当分钟数≤30 时,分 past 时; 用“分钟数+past+钟点数”表示, 意为“几点几分”。例如:twenty-five past six = 6:25,half past three = 3:30 当分钟数>30 时,差几分到几点;差的分钟数 to 下一点钟。 用“(60-原分钟数)+ to +(原钟点数+1)”,意为“差几分几点”。 例如: ten to eight = 7:50 (差10分8点),eleven to twelve = 11:49 (差11分12点) 注:半点和一刻钟的特殊表达,a quarter 代表 15 分钟,half 代表半小时。 A:What time is it / What's the time B:It's... 若想表明所说时间是上午,只需在时间后加上a. m.(am) 若想表达下午,只需在时间后加上p. m.(pm) 互动游戏:时间接龙 教师先说出一个时间,如 It's half past five.,然后让学生以前一个时间的分钟数为基础,说出下一个时间,如 It's ten to six.,依次类推 完成1a:Match the clocks with the times. 学生独立完成 1a 中时钟与时间的匹配练习,然后核对答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答案,同时再次强调时间表达的方法,特别是非整点时间的匹配要点。 互动游戏 利用《What time is it》视频中的时间和日常活动进行互动游戏活动 Match the clocks with the picture. 学习相应的词汇与词组,如 take a shower、get dressed、brush teeth、have breakfast 利用句型what time 和 when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日常活动时间的句型,如 What time do you take a shower 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 讲解句型结构:疑问词(what time/when)+ 助动词(do/does)+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同时,用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和否定回答进行示例,如 I take a shower at 7 o'clock. / I don't take a shower in the morning. 等。 使用在线语法学习网站或 APP(沪江开心词场中的语法学习模块)中的动画演示和例句展示功能,更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句型结构和用法区别。例如,通过动画展示句子成分的构成,以及不同场景下 what time 和 when 的具体使用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英语中,what time和when都可以用来对时间进行提问,虽然多数 情况可以互换着用,但它们是有所区别的。 what time用于询问具体、精确的时间点,一般指“几点钟,几 时几分”。例如: —What time do you do exercise 你什么时候去做运动 —At 6:00. 在六点。 when既可用于询问具体时间点,也可用于询问大的时间段。 回答通常不仅可以是具体的时间点,还可以是年、月、日、上午、下午、 晚上等。例如: —When is Teachers’ Day 教师节是什么时候 —It’s on September 10th. 九月十日。 —When will you go to Sanya 你什么时候去三亚? —I’ll go to Sanya next week. 我下周去三亚。 在学生完成 “Match the clocks with the times” 练习后,检查学生的答案准确率,统计学生对整点、顺读法非整点、逆读法(包括 past 和 to 的正确运用)时间表达的正确匹配数量,计算各类型时间表达的正确率,了解学生对不同时间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 在学习日常活动词汇与句型后,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让学生两两一组,互相询问对方日常活动的时间,如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 ” 等,观察学生能否准确运用句型进行提问和回答,统计能够正确运用句型且回答流畅的学生组数占总组数的比例。 在 “时间接龙” 游戏中,观察学生能否快速根据前一个时间的分钟数说出下一个时间,评估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对时间顺序及表达法的逻辑理解能力。记录学生在接龙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反应时间越短、错误次数越少,说明学生思维能力越强。 观察学生在使用在线语法学习网站或 APP 学习句型结构和用法区别时的专注度和参与度,如是否积极观看动画演示、是否主动点击查看更多例句等,了解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设计意图 通过系统地介绍整点和非整点时间表达法、日常活动词汇以及相关句型,帮助学生构建起关于日常生活时间安排描述的完整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交流中准确地表达时间、描述日常活动以及询问他人的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Step3: Pratice (完成目标:语言能力目标(1)(2)(3)+思维能力目标) 完成1b:Listen to the first conversation and tick Peter's activities this morning. 播放 1b 部分的对话录音,让学生听第一遍时整体感知对话内容,然后根据对话内容在预习单上已列出的日常活动中勾选出 Peter 今天早上的活动。听第二遍时,注意听 Peter 做每个活动的具体时间,记录在预习单上相应活动的旁边。 完成1c:Listen to the second conversation.Why are Peter and Han Lin at school early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reasons. 播放 1c 部分的对话录音,学生听后将 Peter 和 Han Lin 与他们早到学校的原因进行匹配。然后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对话中的时间表达和日常活动词汇,加深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完成1d:Listen to the two conversation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播放1d部分的音频,学生听后将答案写上并回答问题。 注: 播放 1b、1c、1d 部分的对话录音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频播放器的变速功能,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调整播放速度。对于听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对话内容。 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后,教师可以使用在线答题系统(如问卷星或学校的在线测试平台)快速收集学生的答案,并立即生成答题数据分析报告,了解学生对听力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哪些题目错误率较高,哪些时间表达或日常活动词汇在听力中容易出错等,以便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复习。 Pair Work 1e:Talk about your school day routine in the morning. 利用句型与同桌进行问答互动。 A: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活动 /When do you +活动 B:I usually +活动 at +时间 观察学生在教师使用多媒体音频播放器变速功能时的反应和表现。对于听力较弱的学生,注意他们在适当放慢速度后的理解改善情况,如是否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关键信息、减少错误等。同时,对比听力较好的学生在正常速度和变速情况下的表现,了解变速功能对不同听力水平学生的影响,评估其在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方面的有效性。 分析学生在听第二遍(1b、1c)或再次听(1d)录音后的答案改进情况。如果学生在重复听后能够纠正部分错误,说明他们逐渐掌握了通过多次听取来获取准确信息的听力技巧;反之,如果错误没有明显减少,可能意味着学生在听力技巧运用方面存在困难,如不懂得如何在重复听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之前遗漏或误解的信息等。
设计意图 设计多种互动游戏(如 “Match the clocks with the times”“Match the clocks with the picture”“时间接龙” 等),将枯燥的知识学习转化为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游戏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演示等)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Step 4 Production (完成目标:学习能力目标&文化品格目标) Group Work:日常活动时间轴制作 每个小组共同制作一份关于 Peter 或 Han Lin 一天的日常活动时间轴。时间轴上要准确标注出每个活动的时间(用英语表达)和活动内容(用图片或简单的英文短语表示) 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如腾讯文档)共同编辑时间轴内容,实时分享想法和资源,提高合作效率。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制作的时间轴,并用英语介绍 Peter 或 Han Lin 一天的活动安排,如 Peter gets up at 6:30. Then he takes a shower at 6:45. After that, he has breakfast at 7:15 and goes to 学校 at 7:30.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如 What time does he do his homework Is his schedule busy 等,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思考并回答: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人们日常活动安排的差异 预设学生回答:In the US, students usually get up at 7 o'clock and go to school at 8:30. They have various after-school activities like playing sports or joining clubs. 检查各小组制作的时间轴上活动时间的英语表达是否准确无误。观察学生对整点、半点、非整点时间(包括顺读法和逆读法)的运用是否正确,例如,是否能正确写出 “half past seven(七点半)”“a quarter to nine(八点四十五)” 等。 评估活动内容描述中日常活动词汇的使用是否恰当、丰富。查看学生是否正确运用了所学的日常活动词汇,如 “take a shower(洗澡)”“have breakfast(吃早餐)”“go to school(上学)” 等,并且能否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描述。同时,注意观察词汇的拼写是否正确,避免因拼写错误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 在小组制作时间轴的过程中,观察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是否明确,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编辑。例如,看是否有成员负责收集资料、有成员负责设计排版、有成员负责审核校对等。记录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互动的频率和质量,如是否积极分享想法、是否尊重他人意见、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分歧等。通过观察这些方面,可以了解小组协作的流畅性和有效性。 通过学生在介绍中对时间轴内容的组织和描述,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的时间表达、日常活动词汇和句型进行有机整合,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例如,看学生能否准确地使用不同的时间表达方式来描述各个活动的时间,能否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正确的句型结构来描述活动内容,以及能否根据时间轴的逻辑顺序进行有条理的介绍。这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对实际情境的理解能力。
Summary What we learn today Different time expressions Daily activities Sentence pattern 教师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关于不同时间表达(如整点、半点、非整点的顺读和逆读等)、日常活动词汇(如列举几个今天学的日常活动并用英语说出来)以及句型(如说出用 what time 和 when 询问日常活动时间的句型结构)的相关问题。观察学生回答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 系统总结不同时间表达、日常活动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零散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时间表达的不同方式及其规则,日常活动词汇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运用句型来询问和描述日常活动时间,强化学生对这些关键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和运用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