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S9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客观题部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将正确涂黑,错误的将错误涂黑。)
1. 在原始社会,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男子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 )
2. 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 )
3.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主人。( )
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
5.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选择题I(本大题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6. 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人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 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C. 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D. 原始社会末期,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
7.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其历史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私有制的确立
B. 国家的产生
C. 生产力的发展
D. 城市的出现
8.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
A. 铁制农具的推广使用 B. 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 平均分配产品
9. 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弊端是( )
A. 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和缺陷 B. 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C.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D. 没有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
10.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解决中国一切问题
③我们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
①民族独立
②人民幸福
③国家富强
④人民解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一篇文章的上篇和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各有其特点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其中的“一化”是指( )
A.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农业化
B.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C.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商业化
14.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作出如此评价,是因为在这天召开的会议( )
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②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小波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
A. 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红色横幅
B. 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深圳特区开发开放”新闻纪录片
C. 近景:村民老刘听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笑得合不上嘴
D. 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协议图片
16. 1976年到1997年,邓小平多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入选的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下列内容是邓小平提出的有( )
①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提出了“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④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制度保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 )
①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④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9.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化( )
①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④改变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 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为此,青年学生应( )
①不断增强政治引领力和战斗力
②不断创造新思想和新战略
③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之中国
④不断增长才干和努力奉献社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 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包括( )
①到2035年基本实现经济体系现代化 ②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③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②是回答时代之问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③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具体方法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指的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4. 人类劳动工具演变的四个时代: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铜器时代或青铜时代(奴隶社会)——铁器时代(封建社会)——机器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劳动工具演变的过程说明了( )
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进而决定产品如何分配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更替
C.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和影响
2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特征是( )
A.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 B. 生产绝对过剩 C. 生产相对过剩 D. 大批工人失业
26.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
②唯物史观
③剩余价值学说
④空想社会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7.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
①实现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目标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 )
①是对当时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当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9.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是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③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④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力量,是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0. 2022年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国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表示两国人民将携手奋进,推动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这对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梦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②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
③要让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同心圆
④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31.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以恢宏的世界眼光、巨大的政治勇气,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关于“四个伟大”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③伟大事业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只要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伟大梦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上,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在“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经过天安门广场。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观点的是( )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3. 党的十九大提出并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涵盖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十四个坚持”( )
①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组成部分
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④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主观题部分
四、主观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4题8分,35题12分,36题9分,共29分)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远洋航行给欧洲贵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们开始在全球进行殖民掠夺。英国对外贸易急剧扩大,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纺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猛涨,养羊有利可图。贵族们把原来租种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
材料二 2024年4月1日,法国巴黎民众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增加住房权;4月2日,法国诸教师工会在首都巴黎、波尔多、雷恩、里昂、里尔、马赛、蒙彼利埃和图卢兹的城市中心举行示威和罢工活动,抗议拟议中的教育改革将破坏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并限制教师的职业自主权。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建立的条件
(2)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知识,分析法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活动的根本原因。
35.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应运产生。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深圳人民备受精神鼓舞。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仅用了40年的时间。2019年至2023年,深圳GDP年均增长5.1%,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当前正从“速度深圳”“效益深圳”向“质量深圳”深度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
(1)列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2)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3)谈谈你对“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的认识。
36. 某校园时政社的学生认真研读二十大报告的精髓,感受二十大报告蕴含的深刻智慧: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归根到底是“两个行”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三个务必”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五个必由之路”
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1)结合报告内容,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相关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青年学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希望。请拟一份以“强国复兴,奋斗有我”为主题的演讲稿提纲。
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S9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试题 简要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将正确涂黑,错误的将错误涂黑。)
【1题答案】
【答案】错误
【2题答案】
【答案】错误
【3题答案】
【答案】错误
【4题答案】
【答案】正确
【5题答案】
【答案】正确
二、选择题I(本大题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B
三、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C
【26题答案】
【答案】C
【27题答案】
【答案】C
【28题答案】
【答案】B
【29题答案】
【答案】D
【30题答案】
【答案】C
【31题答案】
【答案】A
【32题答案】
【答案】C
【33题答案】
【答案】B
主观题部分
四、主观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4题8分,35题12分,36题9分,共29分)
【34题答案】
【答案】(1)
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条件:通过“圈地运动”,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通过“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货币。
(2)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法国民众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实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特定时期的表现。②只要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随着冲突加剧,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必然不可避免。
【35题答案】
【答案】(1)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2)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②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就没有今天的富起来;就不会实现从温饱到小康。
【36题答案】
【答案】(1)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①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放飞青春梦想。
②要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③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