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浦城山下乡小溪村
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地荒漠化
沙尘暴
水资源短缺
雾霾
你知道出现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吗?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破坏活动。
森林资源锐减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4)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浦城枫溪梯田
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答:(1)自然是生物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P81.Pa1]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P81.Pa1]
(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Pa1]
(4)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P82.Pa1.L1]
(5)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P83.Pa1.L3]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过去的余村
现在的余村
思考:比较余村走过的两条致富道路,有何不同?
提示:开矿、建水泥厂。污染空气、山林被破坏,水士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事故不断,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走绿色发展道路,将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启示?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
坚定目标: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基本国策: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新发展理念: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时代图景
说明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给余村带来不同的前景
第一次富起来
第二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增长。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道路。
鼓了“钱袋子”,
伤害了“居住环境”。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
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论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024年,余村村集体年收入达8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00元增加到6.3万元,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华丽蝶变。如今的余村,山青水秀游人如织,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打心底里都觉得绿水青山就是个宝。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城市森林公园
海绵城市
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过“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② 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余村以智慧农业、家庭农场、休闲观光为重点,不断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着力打造乡村低碳产业体系。2019年,湖州安吉余村直接碳排放强度仅为0.04吨/万元,趋近于零。绿,是余村的底色,也是余村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十多年来,参与村里定期开展的“美村庄、靓家园”义务劳动,成了许多村民的一个习惯。村民还自发组成生态护卫队,及时纠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监督农家乐有无偷排污水、乱倒垃圾,大家共同用自己的双手扮美绿水青山、守护美丽家园。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4.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等。
落实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落实具体行动?(补充)
《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设定了资源消耗上限、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将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红线管控范围以内,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倒逼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4.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从上面的资料和图片欣赏中,你有何启示?
宜居乡村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景图
①科学立法,完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对公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
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②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③加大保资金的入力度。科技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①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③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④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行动。
(具体行动:P87低碳微行动)
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国家、社会、企业、公民(青少年) 如何做
青少年
国家:
社会:
企业:
拓展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
发展道路
为什么:①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
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③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 。
④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怎么做:①以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
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为什么:①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怎么做: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坚持节约优 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倡
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1.(2023 黔西南州)2023年4月,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地球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这说明(  )
A.人类要尊重、呵护自然,绝对服从自然
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
随堂练习
2.(2023·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在浙江安吉,“卖石头”到“卖风景”之变,圆了乡亲们的生态小康梦;在山西右玉,通过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不毛之地变身塞上绿洲,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上述材料说明( )
①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 ②人类只有征服自然才能获得金山银山
③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有机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随堂练习
3.(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2 年7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推进固体废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该工作方案,2022 年山东省16个市全部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
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 ②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生活
③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④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C
随堂练习
4.(2023 内江)广东珠海某厨余垃圾处理场用上了“虫专家”,他们培育了一种像蛆虫一样的“黑水虻”,从幼虫到成虫能吃自身体重上万倍的食物(厨余垃圾),然后将成虫加工转化为饲料,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这一科研成果(  )
①促进了资源再生,绿色循环发展
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
③彻底解决了厨余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
④全面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