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 课件 (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 课件 (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生命观念
1. 认识人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作用,认同生物体结构决定其功能的观点。
2.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3.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科学思维
区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态度责任
1. 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 关注艾滋病预防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重难点
手机上的细菌
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就可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免疫防线,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
1954年12月23日,美国医生约瑟夫·梅里为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实施肾脏移植手术,这次手术代表着人类器官移植手术首次取得成功。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成功关键是:移植的器官要与患者相“匹配”,而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为什么该器官移植手术选择在同卵双胞胎兄弟之间进行?
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能够对“自己”和“异己”进行识别,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免疫系统实现的。
(4)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找匹配的器官?器官移植后为什么会有排斥现象?
(2)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大部分人不得病,少数人却易得病。
(3)少数人吃海鲜易过敏,多数人却安然无恙。
这些都与人体免疫有关。
(1)从小到大,你打过哪些“预防针”?
1.人体三道防线
任务一、认识人体的三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皮肤和黏膜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01 人生来就有
02 不针对于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有什么共同点呢?
非特异性免疫
淋巴结
胸腺
脾脏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
人体内主要的三种免疫细胞
5.特异性免疫的作用:产生______,消灭
______。
1.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__________产生一
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叫做______。
被吞噬细胞吞噬
传染病角度,我是病原体
从免疫角度,我是抗原!
2.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_____。
3.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______的,好似一
把钥匙开一把锁。
淋巴细胞
蛋白质
抗体
抗原
特异性
4.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
应抗体的能力。
抗体
抗原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思考:为什么患过天花的人只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
天花病毒只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天花的抗体,而抗体具有特异性,对其他病原体无效。
区分:某人得了病毒性感冒,为什么注射抗生素无效?
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无效。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大

不具有特异性
具有特异性
先天
后天
保护人体
任务二、认识免疫的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排除非己,维持人体健康。
自己——正常细胞
非己——1. 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
2. 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免疫防御功能
免疫监视功能
免疫自稳功能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1
2
3
功能 功能正常 功能过低 功能过高
防御 抵抗感染,防止入侵 免疫缺陷 变态反应(过敏)
自我稳定 清除衰老、死亡、损伤细胞 —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
免疫监视 消灭异常细胞 肿瘤形成 —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
(1)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相当于抗原
(2)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原,相当于抗原
使用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试
人体器官
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抗毒血清制作时是将蛇毒、病原菌产的毒等小量多次地注射到兔子、马血管内,每日慢慢加大注射量,一定时间后,因该动物体内产生抗体,经检测,达到一定效价后,就可以抽血。血液分离血清后再经提纯,就成了抗毒血清。
从免疫角度,疫苗属于_______,血清含有_______。
抗原
抗体
大家都接种过什么疫苗?
任务三、了解计划免疫
提问
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例如,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属于特异性免疫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是每年的4月25日。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_______)。它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
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抗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HIV(黄色)正在攻击人体淋巴细胞
任务四、认识艾滋病
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不安全性行为传播, 也可以通过输入含HI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给胎儿或婴儿。
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12月1日
免疫与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艾滋病
免疫的功能
病原体、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护
过敏
名称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组成 皮肤和黏膜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 保护,阻挡病原体入侵;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破坏病菌的细胞壁;将入侵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产生抗体,抵抗抗原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1.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 皮肤能阻挡病菌
B. 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及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C.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D. 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B
2.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下列叙述中,免疫类型与之不同的是 (  )
A. 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B. 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
C. 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B
3.某人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却没有患病,可能的原因是他的体内有 ( )
A. 抗原   B. 抗体   C. 病毒   D. 病原体
4.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的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
产生免疫。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B. 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 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D. 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C
B
5.婴儿出生后,要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接种的疫苗以及接种疫苗的目的分别是 (  )
A.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 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6.下列关于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B. 器官移植能否成功与免疫反应有关
C.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D. 抗原是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B
A
7.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
A. 给生病的小孩吃药、打针
B. 给小孩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C. 给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
D.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8. 艾滋病是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
B.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C. 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接种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D. HIV攻击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
A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