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B B C B D C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B A A B D A D B21.(1)差异:基布多降水量远大于卡雷尼奥港;且降水季节变化小。成因:基布多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从海洋刮向陆地的风,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卡雷尼奥港受赤道低气压与信风的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大。(2)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泻风”与西南风叠加;下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风增强,“泻风” 与海风叠加;下午太阳位于西侧,山脉西坡光照强,谷风更强,“泻风”与谷风叠加。22.(1)强厄尔尼诺现象下,赤道南、北信风带减弱明显;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效应减弱,气温变低,海面上升气流变为下沉气流;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上升,由下沉气流变为上升气流。(2)北方防御涝灾;南方防御旱灾。措施: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北方做好河道的疏浚和泄洪区的防灾安排,完善水利工程;南方做好蓄水、找水预案,建设抗旱工程。23.(1)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淡水资源缺乏;境内多山脉和戈壁沙漠,难利用土地比例高;可利用耕地少,粮食总产量较少;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较低;深居内陆,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2)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合理放牧,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速节水工程建设,保障淡水资源安全;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2022级高三上学期第10次测评(月考)地 理 试 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沙地东部临近大兴安岭,大兴安岭西麓形成了爬坡沙丘,该类型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粒沿山坡爬升而形成的。下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的位置,Ⅰ、Ⅱ、Ⅲ、Ⅳ四地为沉积物采样点。研究发现,采样点Ⅰ、Ⅱ、Ⅲ三地的沉积物均为风成沙,Ⅳ地发育典型的爬坡沙丘。完成下面小题。1.Ⅰ、Ⅱ、Ⅲ三地的沉积物平均粒径由大到小依次是(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Ⅱ、Ⅰ、Ⅲ D.Ⅱ、Ⅲ、Ⅰ2.Ⅳ地发育的爬坡沙丘增长最慢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某科研团队基于芬兰南部某湖泊的观测资料,对该区域一定时段内在某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湖-气热量交换进行研究,该天气系统于某年6月8日凌晨2:00到达该地,并在此维持59小时。测量数据如下图所示(图a表示感热通量,图b表示潜热通量,图c表示湖面风速,图d表示湖-气温度),其中,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湖面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正值代表热量由湖向气传递热量,负值反之);潜热通量是指湖面通过蒸发向大气传输的热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观测时段内,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4.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此次天气过程对湖-气热量交换的影响是( )A.增加感热通量,减少潜热通量 B.增加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C.减少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 D.减少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5.影响该湖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A.湖面水温 B.湖面气温 C.风速大小 D.空气湿度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尔格勒河,号称“天下第一曲水”,并形成很多牛轭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牛轭湖的成因主要是( )A.流水下蚀 B.流水侧蚀 C.河流受地形限制大 D.河床含沙量小7.图示河段发生“裁弯取直”后( )A.泥沙淤积增多 B.通航能力减弱 C.流速减慢 D.洪涝灾害减轻研究人员在图示区域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焚风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B观测点在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出现一个锋面。完成下面小题。8.该地导致焚风现象出现的大气环流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9.该日A观测点开始出现焚风的地方时约为( )A.6点 B.7点 C.18点 D.20点10.推测B处15:30以后的锋面类型及移动方向( )A.暖锋东南 B.冷锋西北 C.暖锋西北 D.冷锋东南读澳大利亚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1.干旱季节,控制甲、乙两地的大气环流分别是( )A.副热带高压带、东南信风 B.东北信风、东南信风C.东南信风、副热带高压带 D.东南信风、极地东风12.两地雨季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风带季节移动C.大气对流运动强盛 D.暖流增温增湿居留意愿不是一种非留即走的行为,而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打算居住在此地的意愿。“七普”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约有3.76亿人,其中珠三角地区约有3949万人,约占全国流动人口总数的10.50%,但近半数的人口将珠三角地区视为人生发展的“中转站”。下图示意2020-2021年珠三角地区省外流动人口各类型居留意愿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近年来,外来流动人口在珠三角地区长期居留意愿的主要原因( )A.公共服务落后,环境污染严重 B.就业难度增加,生活成本提高C.户籍管控严格,子女入学困难 D.生活习俗不同,社会融入困难14.与珠三角地区省外流动人口在当地居留意愿是正相关的因素有( )①经济收入 ②文化包容程度 ③行政距离 ④家庭婚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人居环境适宜指数(HSI)是地形起伏度、植被指数、水文指数和温湿指数的数理综合,可以指示区域人居环境的适宜性。表为西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 HIS 土地面积/万k㎡ 人口数量/万人 地形起伏度 温湿指数 水文指数 植被指数不适宜地区 0.94 35.73 5.07 >5 <45 <5 ≤0.2临界适宜地区 0.99 68.52 142.67 (3,5] [45,50) [5,20) (0.2,0.4]适宜地区 一般适宜地区 1.17 15.97 196.08 (0.2,3] [50,60) [20,60) (0.4,0.6]高度适宜地区 <0.2 [60,65] [60,80] >0.615.与适宜地区相比,临界适宜地区( )A.地形起伏度较大 B.植被指数较大 C.水文指数较大 D.温湿指数较大16.西藏自治区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主要分布在(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17.西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地区土地利用( )A.以建设用地为主 B.以耕地为主 C.以高寒荒漠为主 D.以草地为主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为中心城市。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影响为负。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影响广州经济辐射强度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基础设施 B.人力资本 C.城市用地面积 D.金融资本19.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影响为负,主要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A.第二产业占比大不利于产业的升级 B.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竞争激烈C.第三产业会挤占第一产业发展空间 D.产业的发展处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20.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应( )A.以香港为核心构建经济辐射网络 B.以数字化推进大湾区的深度一体化C.广州主动承接港澳地区产业转移 D.发挥深圳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优势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材料一:“泻风”是一种气象现象,主要出现在山地地区,通常与山脉的海拔高度和坡度有关,由气流越过山脉,快速下沉而形成,尤其是在夏半年的下午较为明显。材料二:下图为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哥伦比亚地形分布图、沿7°N的哥伦比亚地形剖面图。(1)比较基布多与卡雷尼奥港两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2)从气流运动的角度分析“泻风”常出现在夏半年下午的原因。(6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4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以后除导致沃克环流异常外,对太平洋西岸(亚洲部分)海气物理性质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冬季增强型厄尔尼诺和冬季减弱型厄尔尼诺现象,对应我国不同的气候响应类型。下图示意冬季增强型和减弱型厄尔尼诺现象对应的我国大气环流的响应机制(左图)及沃克环流(右图)。(1)结合沃克环流图,说出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变化特征。(6分)(2)冬季减弱型厄尔尼诺背景下,列举我国南北方应重点防御的气象灾害和对应的防御措施。(8分)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蒙古国国土面积约为156万km ,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但可利用耕地较少,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北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为戈壁沙漠。2023年蒙古国人口约340万,约30%从事游牧或半游牧,人口平均密度低,全国共划分22个行政区,首都乌兰巴托实际常住人口超100万。下图为蒙古国各行政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单位:万人)。(1)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蒙古国人口平均密度低的原因。(8分)(2)为提高蒙古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简述当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