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期末复习课件(共82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期末复习课件(共82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82张PPT)
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
[探究活动目标]
1.结合我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论证“坚持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批驳国际上的一些错误观点,认同我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方案。
2.了解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方案和实际行动,阐释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简述自己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观点和建议,提升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责任感。
3.搜集共建“一带一路”及其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的资料,阐释世界各国唯有坚持相向而行才能走出一条共同发展之路,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见解,展现全球视野下的文化理解力和传播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主题探究一 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
主题探究二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主题探究三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目 录
主题探究一
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
活动意图:本探究活动体现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哲理,充分说明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展现出我国新时代的外交理念。
对接命题角度
世界多极化、时代的主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与世界的关系
?高考源于教材——悟答题规范,记答题要点
(教材P52—54探究问题)
1.请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论证以下观点。
[品答案·记要点·悟规范]
我国的成就 观点
◆多年来,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自2010年以来,世界新创立的“独角兽”企业中有超过四分之一出自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的领跑者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
◆截至2020年,中国提前10年脱贫,实现世界2030年减贫目标。 ◆截至2021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数最多的国家,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 我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续表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2021年世界进博会,“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为全球能源与环保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我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2.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交流的方方面面。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完成下表,并思考“中国智慧”为什么使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品答案·记要点·悟规范]
(1)我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
政治 方面 ◆在主要大国中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
◆始终坚持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基本外交理念
经济 方面 ◆发起成立丝路基金。
◆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或投建亚投行或中国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
安全 方面 ◆倡导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 。
◆在世界大国中首次提出“解决热点问题”原则或始终坚持着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文化 方面 ◆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组织建立人文交流机制或创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
2.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交流的方方面面。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完成下表,并思考“中国智慧”为什么使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品答案·记要点·悟规范]
(1)我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
政治 方面 ◆在主要大国中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
◆始终坚持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基本外交理念
经济 方面 ◆发起成立丝路基金。
◆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或投建亚投行或中国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
安全 方面 ◆倡导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 。
◆在世界大国中首次提出“解决热点问题”原则或始终坚持着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文化方面 ◆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组织建立人文交流机制或创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
(2)这些实践证明,中国智慧不仅推动了我国自身发展,更使得其他国家从中受益,因而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同与接受,我国的朋友圈必然越来越大。
3.以“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为题,组织主题征文活动,将征集的文章在班级进行评比展示。
[活动提示]
征文构思角度提示
(1)从横向角度,分析我国与某一个具体国家之间的往来关系,从亲疏冷热的关系变化中说明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2)从纵向角度,比较历史上的大国关系与当今的大国关系,得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结论。  
4.组织一次研讨会,从中国历史文化、现实发展状况、世界发展趋势三个角度论证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合理性,并对当前世界上一些人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予以驳斥。
[品答案·记要点·悟规范]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历史和文化基因会形成精神积淀,仁爱、兼济、和平的理念在中国人血脉中流传至今,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等理念在中国代代流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之中,也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先人早就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
从现实发展情况看,中国的发展不仅不会动某些人的“奶酪”,相反,世界上其他国家只会从中更加获利。中国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供平台、开放市场、贡献力量,与各国开展互联互通的合作,共享全球化的成果,也使得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搭乘高速行驶的“中国号”列车。
从世界发展趋势看,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同时人类面临的世界范围内的共同难题也需要各国携手合作才能解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也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坚定不移且从来就只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威胁论”只不过是某些人的“幻觉”与“心魔”而已,从各个方面看都毫无根据。  
?命题回应现实——链热点材料,考所学知识
[典题印证] (2022·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强调:“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过去两年,我国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答案示例]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世界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顺应了时代主题,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③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打造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
④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解析] 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问题指向性明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考生可从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理论联系材料信息分析作答即可。
[把脉考情]
高考通常以当前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与世界的关系等,以开拓我们的国际视野,增强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政治认同。
热点训练
1.(2024·江西南昌三模)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金砖合作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时隔近20年未举办的南方首脑会议再度召开,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注入了新动力。全球南方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全球南方的崛起(  )
①凝聚了南方国家的力量,引导着南南关系由竞争逐步走向合作 ②契合了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着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深刻调整 ③扭转了发展的不平衡性,促进全球经济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④提升了国际事务参与度,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注入新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南南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而不是由竞争走向合作,①错误。
南方国家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契合了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着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深刻调整,②正确。
全球南方的崛起没有扭转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仍然存在,③排除。
南方国家通过积极的外交行动与多边合作,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其崛起提升了国际事务参与度,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注入新活力,④正确。故本题选D。
2.2024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互致贺信,祝贺两国建交45周年。中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总体向前发展。下列对中美两国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美国是联邦制
②中国的民主是全民民主,美国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
③美国政府首脑要对总统负责,中国政府首脑对人大负责
④中美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中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美国是联邦制,①符合题意。
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总体向前发展,说明中美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④符合题意。
民主具有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全民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②错误。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中国政府首脑对全国人大负责,③错误。故本题选B。
3.(2023·浙江6月选考)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向各方发出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的全球文明倡议。这一讲话意味着(  )
①政党通常有明确的思想主张
②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政党有崇高的政治目标
④人类找到了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向各方发出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的全球文明倡议,这不仅意味着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议题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而且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①②正确,③错误;
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④错误。故答案选A。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了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深化减贫脱贫合作,助力有关国家提升粮食生产和供应能力,促进绿色、数字转型发展。推动更多国家支持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推进反恐、网络安全、打击有组织犯罪等领域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的原因。
答案示例: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各方面的合作,增强了我国国际竞争力,能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全球挑战。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新形势下,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符合各方利益。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结合材料信息,可从国际竞争的实质、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等角度阐述。
主题探究二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活动意图:本探究活动展现了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中国方案,最直接体现了中国智慧,并进一步将国家发展、世界发展与青年学生个人相关联,激发其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
对接命题角度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体系、新型国际关系
?高考源于教材——悟答题规范,记答题要点
(教材P54探究问题)
1.关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强调,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搜集材料,阐述我国给出的“中国方案”。
[品答案·记要点·悟规范]
此题具有开放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材料,了解提出该“中国方案”的背景、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等。
(1)伙伴关系方面,围绕“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如我国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提倡将协商民主作为现代国际治理的重要方法,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2)安全格局方面,围绕“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如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等。  
(3)经济发展方面,围绕“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如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
(4)文明交流方面,围绕“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如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
(5)生态建设方面,围绕“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等场合多次阐述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等。
2.一项倡议,能广泛吸引不同情况的国家、不同身份的人,得到广泛的认可,说明它切中了时代脉搏,契合了时代需求。以“中国智慧逐渐成为国际共识”为主题,搜集相关新闻素材,并思考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为什么能转化为全球共识。
(1)贡献中国智慧。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在西方一些国家转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外交政策内向化之时,中国仍坚持做全球化的推动者,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全球治理拿出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国际社会也非常期待继续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  
[品答案·记要点·悟规范]
此题具有开放性,可以在上一题搜集到中国方案的基础上,从以下角度进行进一步思考。
(2)引领世界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离不开各国合作,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当下,呼吁合作的声音尤显珍贵。中国把握历史大势,着眼人类未来,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以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坚定决心,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提供平台、开放市场、贡献力量,与各国开展互联互通的合作,共享全球化的成果,也使得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搭乘高速行驶的“中国号”列车。?
(3)展现务实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从不开空头支票,始终以负责任大国姿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提供更多全球性公共产品,促进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中国既有承诺,也有行动,既遵从规则,也注重实践,以言行一致、行胜于言的实际行动,发挥着经济全球化重要推动者的作用。
?命题回应现实——链热点材料,考所学知识
[典题印证] (2023·湖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大国战略竞争升级,粮食、能源、气候等全球性挑战前所未有,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依然存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破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困境提供了重要理念和思想指引。
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创造发展机遇,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发展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旨在为消除国际安全隐患、妥善解决国际冲突提供思路,推动构建平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治理架构。全球文明倡议则系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共存的中国方案,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三大倡议有机统一,为处于变局中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确定性。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三大倡议有机统一,为处于变局中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确定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 保障全球安全是世界和平发展、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世界和平发展为保障全球安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物质条件,而文明交流互鉴又反过来促进世界发展与安全,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我国倡议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三大倡议着眼于解决制约和困扰人类共同发展、普遍安全、文明进步的现实问题,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解析] 本题属于观点理解类试题。对“三大倡议有机统一”的理解:先分析三大倡议的内在联系,再说明三大倡议统一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中,有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对三大倡议“为处于变局中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确定性”的理解: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提供了重要理念和思想指引→联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指出三大倡议对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全球安全倡议旨在……全球文明倡议则系统阐释……民心相通新局面→可联系当今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知识,分析说明三大倡议能够为处于变局中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把脉考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新型国际关系是我国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和常考点。我们要多关注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理论、政策和活动,并运用相关知识,多角度分析思考。
1.长期以来,西方某些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将自身理解的特殊价值视为各国都应该接受的价值,组建价值联盟、划分价值阵营,搞价值对抗。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所以这些价值能够得到各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认同。全人类共同价值能够得到各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认同,根本原因在于它(  )
热点训练
①与某些西方国家理解的价值不同
②为不同国家提供了共同发展路径
③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④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各国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全人类共同价值同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符合,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各国人民利益,③④符合题意。
①不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能够得到各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认同的根本原因,排除。
各国历史和国情不一样,全人类共同价值不能为不同国家发展提供共同发展路径,②错误。
2.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全面超越,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摒弃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老路
②立足本国国情,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现代化的一切做法
③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现代化
④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老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现代化,①③正确,④错误。
中国式现代化要立足本国国情,独立自主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②错误。
3.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面对这种变化,中国需要(  )
①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积极支持国际社会的各项活动和改革
②以中国方案、中国担当、中国智慧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正能量
③不断扩大中国的“朋友圈”,同各国积极发展全球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④着眼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世界坐标,准确地把握中国外交的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积极支持国际社会的各项活动和改革”说法错误,①排除。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面对这种变化,中国需要以中国方案、中国担当、中国智慧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正能量,着眼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世界坐标,准确地把握中国外交的正确方向,②④正确。
“同各国积极发展全球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符合实际,③排除。故本题选C。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拓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而且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系统总结了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既具有鲜明的中国价值,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可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追求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我们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整体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等方面,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为开创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决摒弃国强必霸的逻辑,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决摒弃以资本为中心的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取向;坚决摒弃
两极分化,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坚决摒弃征服自然的陈旧理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解决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本国与世界的关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在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中创新发展,在解答人类难题、全球议题、世界课题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主题探究三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活动意图:本探究活动围绕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探究一和探究二活动的实践体现,展现了我国为解决全球性发展问题而提供的新思路、贡献的新智慧、开辟的新途径。
对接命题角度
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丝路精神         
?高考源于教材——悟答题规范,记答题要点
(教材P55—56探究问题)
1.共建“一带一路”根植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是对丝路精神的传承。丝路精神是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比较今天的“一带一路”和古代丝绸之路的异同,谈谈“一带一路”传承了哪些伟大的丝路精神。
[品答案·记要点·悟规范]
古代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自古以来联系东方与西方、贯通亚非欧及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通道。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今天的“一带一路” 并不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现或重建,而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今天我们要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一带一路”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积淀的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搜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料,了解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的。
此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可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两个方面搜集材料。示例如下:
(1)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借助“一带一路”平台,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巨大的需求能够有效对接,进而实现“1+1+1>3”的多赢效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不断攀升,年均增长取得新的突破。“一带一路”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2)促进民生改善,增强当地人民获得感。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在空间和区域上不断有着新的延伸,已经涵盖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国家,进一步筑牢了命运共同体。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当地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并充分带动了东道国就业。共建 “一带一路”实现了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了务实合作,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有力地促进了东道国民生改善,推动着当地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此题具有开放性,提示如下:
(1)要把握正确方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弄清“一带一路”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建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真正弄懂“一带一路”建设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要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和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强化辩证思维,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为更好地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我们可以有哪些作为。
(2)要增强学习本领。要加强学习、苦练内功,将学习、操练、实践有机结合。尤其是对“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宗教信仰、地缘关系等情况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3)要发挥自身优势。青年人具有对外交流和创新能力强、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等优势,应将这些优势运用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专业上,为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做贡献。
4.“讲故事”是国际文明交流的有效方式之一。讲述一个有关 “一带一路”的故事,并从“讲什么”“怎么讲”两个角度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出谋划策。
[品答案·记要点·悟规范]
此题具有开放性,可从讲什么、怎么讲两个角度考虑。
(1)讲什么,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好。可以搜集接力探索的民族复兴故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故事、情意绵长的国际交往故事、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故事等,明确讲好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2)怎么讲,就是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要注意融通话语表述、赢得国际认同,善用中外典故、激发文化共鸣,融入个人经历、更添真情实意,选取典型事例、构筑民心相通,秉承实事求是、展现真实中国,等等。  ?
?命题回应现实——链热点材料,考所学知识
[典题印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1周年。十多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亦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
2017年5月,我国启动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来,已经分三批启动了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在沿线建设了8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基本形成“一带一路”技术转移网络。我国与31个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推动绿色发展战
略合作对接持续扩容,形成促进全球绿色发展、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政策合力。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47万亿元,增长2.8%,占进出口总值的46.6%,提升1.2个百分点。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 240.9亿元,增长28.4%。未来,我国继续顺势而为,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人类的“幸福路”。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示例] ①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②开辟了世界经济增长新空间,搭建了国际贸易和投资新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③推进了设施共通,创造了就业岗位,培养了专业人才,增进了沿线国家的民生福祉。
[解析]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亦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28.4%→开辟了世界经济增长新空间,搭建了国际贸易和投资新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启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为共建国家培训绿色发展人才→推进了设施共通,创造了就业岗位,培养了专业人才,增进了沿线国家的民生福祉。
[把脉考情]
“一带一路”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是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考命题可以“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成就为背景,考查国际关系、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等基本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有涉及。   
热点训练
1.2 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如今,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互联互通、推动合作共赢,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贸易便利化等举措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弘扬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又丰富了多边主义的内涵和实践。这告诉我们,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
①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的生动体现
②应以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为核心
③需要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要求各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以合作替代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表明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的生动体现,需要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①③正确。
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②错误。
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合作替代不了竞争,④错误。
2.(2023·湖南高考)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十年间,“一带一路”打造了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网络,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极大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这体现出(  )
①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和平等权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公共外交是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的首要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了合作协议,说明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正确。
“一带一路”打造了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网络,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这说明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③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贡献,没有涉及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①排除。
“一带一路”倡议是纠正全球化中失衡现象的一个重大举措,不是首要手段,④错误。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