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复习(实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复习(实验)(含解析)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期末专项复习(实验)
1.如图所示,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 处,横梁静止后,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 g;
(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 g/cm3;
2.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用激光笔发出一束光,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目的是为了 ,此时在纸板B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O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3)实验中采用表面比较粗糙的纸板,目的是让光线在纸板上发生 反射。
3.小明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 cm;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睛”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原理: ;这种测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该实验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还需要 ;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一次实验中,小文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5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4)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5.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0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8.0cm)、秒表、木块。
(1)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
(2)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
(3)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6.小周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器材测量盐水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是小周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 ;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5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是 g,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是 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内,其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是 。小周用此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
(4)小明认为准确测量盐水密度的步骤如下,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②将烧杯中的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③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
④利用上述所测物理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
(5)实验结束后,和小周、小明同组的小李同学利用此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的其他器材测量一个金属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为;
②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
③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
7.利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1)将平行光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确保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光具座 (选填“平行”或“垂直”)。让平行光正对着射向凸透镜,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将平行光源换成蜡烛并点燃,调整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3)将蜡烛移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像特点与 (选填“幻灯机”“照相机”)相同;
(4)保持各器材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略小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成像变模糊,这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患者的成像特点相同。
8.小刚同学很想知道一盘蚊香能燃烧多长的时间,于是他买来了一盒蚊香。他想直接测量费时费力,没准还会等睡着了,于是开动脑筋思考。突然一个想法在脑中闪现,我可以用“测平均速度”的办法。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1)让不可伸长的细线与蚊香的边重合,并在细线与蚊香起点和终点重叠的位置作出标记, ,用 测出两标记点之间的长度为L1;
(2)点燃蚊香并开始计时,10min后熄灭蚊香,重复步骤(1)测出剩余蚊香长记为L2;
(3)计算燃烧的平均速度v= ;
(4)求得总时间t= 。
9.请完成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实验设计。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
(2)应该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 )
10.如图甲所示,桥面结冰是指桥面被雨、雪、霜等覆盖且降温时其中的水分被冻结成薄冰,从而使桥面出现冰冻的现象。
某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想探究桥面与普通路面相比哪个更容易结冰。他们采用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分别用两张相同的水泥板模拟普通路面(水泥板下填充沙土)和桥面(水泥板下注水),控制水和沙土质量相同,将两种装置放在环境相同的低温实验室,每隔5min用同型号测温枪测量水泥板表面温度,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t/min 5 10 15 20
普通路面温度l /℃ 21 16 10 4
桥面温度l /℃ 18 12 4 0
(1)实验需要确保两种装置放入实验室时的初始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由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桥面与普通路面相比, 更容易结冰。
(2)有同学想起,严冬时桥面结冰,道路工人常通过在桥面撒盐的方式来使冰熔化,从而保障桥面不打滑。那么,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更容易熔化呢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其中一个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均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丙);
②当两罐内物体处于 的状态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物体的温度(示数如图丁),加盐罐中物体的温度为 ℃;
③对比未加盐罐的温度得出:相同的低温条件下撒了盐后的冰更容易熔化的原因是 。
1.【答案】 零刻线 右 27 2.7
【详解】(1)[1][2]天平测量前游码要归零,即放在零刻线(或零刻度或零刻度线)处;若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左侧,说明左侧重,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3]砝码质量为
游码质量为
金属块质量为
3)图乙读数为30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密度为
2.【答案】(1)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在同一平面内
(2)变小
(3)漫
【详解】(1)[1] 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目的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人更清楚地看到光在空间中是如何行进的。
[2]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纸板B上出现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A。B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O点顺时针转动,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减小,即入射角减小;此过程中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也减小,即反射角减小。
(3)当光线射向表面比较粗糙的纸板时,由于纸板表面粗糙不平,反射光线会向各个方向射出,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在实验中采用表面粗糙的纸板就是为了让光线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从而使从不同角度都能观察到反射光的现象。
3.【答案】(1)10
(2)靠近
【详解】(1)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
2f=20cm
所以
f=10cm
(2)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如果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相当于将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成的像会靠近凸透镜。
4.【答案】 秒表 时间 0.2 大 大
【详解】(1)[1][2]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需要刻度尺测量路程,秒表测时间。
(2)[3]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可以让小车下滑时的速度不会增加过快,时间较长,所以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4]根据题意可知,两个车长的距离为
所用时间为1.5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4)[5]因为小车在斜面做加速运动,即越来越快,所以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也会越大。
[6]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的加速越快,运动的平均速度也会越大。
5.【答案】 较小 便于测量时间 变速 大 小于
【详解】(1)[1][2]小车如果下滑太快,不方便计时,所以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2)[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4]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下滑需要的时间越小,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5]小车的运动过程速度是越来越快的,通过上半程需要的时间大于下半程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6.【答案】 游码没有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 71.0 21.0 1.05×103 大 10 7.84×103
【详解】(1)[1]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处。
(2)[2]如图乙所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是
[3]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是
(3)[4]如图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2mL,盐水的体积是20mL,即20,则盐水的密度是
[5]在测量体积时烧杯中的液体有残留,会使测量出的体积偏小,由可知用此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4)④[6]倒入量筒中的盐水质量是,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是V,由可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5)②[7]金属块的质量为,如图丁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③[8]金属块的密度为
7.【答案】 平行 15.0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近视眼
【详解】(1)[1]组装器材时,要让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光具座平行,实验时就可以直接通过光具座上的刻度读出物距与像距。
[2]由图知,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
f=65.0cm-50.0cm=15.0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2)[3]应将透镜、蜡烛火焰、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3)[4][5]由图可知,此时物距
u=50.0cm-10.0cm=40.0cm
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4)[6]保持各器材的位置不变,透镜的焦距减小,则像成在光屏前面,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相同。
8.【答案】 拉直细线 刻度尺
【详解】(1)[1][2]蚊香的形状为曲线,可以采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出长度,让不可伸长的细线与蚊香的边重合,并在细线与蚊香起点和终点重叠的位置作出标记,拉直细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之间的长度为L1。
(3)[3]计算燃烧的平均速度为
(4)[4]求得总时间为
9.【答案】 纸锥下落高度,纸锥下落时间 刻度尺、秒表 见解析
【详解】(1)[1]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根据速度公式需测量纸锥下落的高度和纸锥下落时间。
(2)[2]需测量纸锥下落的高度和纸锥下落时间,所以测量工具需要刻度尺和秒表。
(3)[3]为了减小测量的高度和时间的误差,可以下落同样的高度,多测量几次时间,或者同样的时间内,多测量几次路程,表格如下所示:
实验次数 纸锥下落高度/m 纸锥下落时间/s 纸锥下落速度/(m s-1)
1
2
3
10.【答案】(1) 相同 桥面
(2) 固液共存 -6 熔点变低
【详解】(1)[1][2]探究桥面与普通路面相比哪个更容易结冰,需要控制两种装置放入实验室时的初始温度相同,比较相同时间二者温度的变化;分析表格数据,初始温度相同的普通路面和桥面,在相同时间内,桥面温度下降的更快,可以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桥面与普通路面相比,桥面更容易结冰。
(2)[1][2]冰是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当两罐内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时,表明冰正在熔化,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物体的温度,即熔点。由图可知,温度计分度值为1℃,在0℃以下,所以加盐罐中物体的温度为-6℃。
[3]由图可知,未加盐物体的温度为0℃,对比未加盐罐的温度可知:相同的低温下撒了盐后的冰更容易熔化的原因是熔点变低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