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荆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北省荆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资源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4八上·荆州期中)☆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 你无限的遐想。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你吃过“麻辣小龙虾”吗?其口感麻辣、口味鲜香,是夏夜街边的经典小吃。小龙虾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
2.“光影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河蚌结构中,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口 B.斧足 C.外套膜 D.贝壳
3.下列四种动物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动物 蚯蚓 河蚌 青蛙 大雁
呼吸器官或部位 体壁 鳃 肺和皮肤 气囊
体温是否恒定 恒温 变温 恒温 变温
A.A B.B C.C D.D
(2024八上·荆州期中) 2024年湖北省桨板锦标赛10月19至20日在柳浪湖公园火热开启,上演了一场水上运动的精彩盛宴。随着比赛号角的吹响,选手们纷纷挥动桨板,奋力向前。他们的身影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如图,划桨时头部前倾会对颈椎和斜方肌造成极大的负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颈椎具有支撑头部的作用
C.抬头时斜方肌呈收缩状态
D.完成一个动作至少需两组肌肉参与
5.当桨板运动员们做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等级且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行为越复杂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7.(2024八上·荆州期中)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系统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卫星主要用于科学探测、天气预报、通信、导航等各个领域,其控温系统模拟的是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下列仿生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飞机——蜻蜓 B.中国国家大剧院——蛋壳
C.雷达——蝙蝠 D.飞行抗荷服——长颈鹿
(2024八上·荆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橘子发霉会产生比较多的黄曲霉素,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中毒,严重的话还会引起生命危险。如果橘子有部分发霉了,剩下的部分也不要继续食用,因为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8.小明发现家中存放的橘子上长出了绿色的“霉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的“霉斑”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绿色的“霉斑”是霉菌形成的菌落
C.霉菌进行分裂生殖
D.霉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9.许多微生物与霉菌一样,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酿酒时,如果容器没有密封,酿酒会失败,是因为酵母菌全部死亡
B.做馒头时,往面粉里面放一块发酵过的老面,这个过程相当于接种
C.野外采摘的任何蘑菇煮熟后均可以食用
D.将剩菜放入冰箱保存,是因为低温会杀死细菌和真菌
10.(2024八上·荆州期中)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所有细菌和真菌都能使动植物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
11.(2024八上·荆州期中)某校生物兴趣学习小组,在一次对某地域的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 请据图回答:
(1)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水螅的身体呈   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们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2)蜘蛛与蝗虫同属于    (填所属的动物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还有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   。
(3)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主要靠   来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
(4)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把青蛙、鱼、鸟和猫分为同一类,其他动物分为另一类,则 分类的依据   。
(5)鸟类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写出一条在外部形态上适于飞行的特点:   。
(6)猫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的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12.(2024八上·荆州期中)如图为肘关节、屈肘运动及赛龙舟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图中起牢固作用的结构是[2]   ,能减少运动摩擦的结构是[1]   和[4]    内的滑液。
(2)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脱臼”的现象,“脱臼”是指 。
A.5从2中脱出 B.5从3中脱出 C.5从4中脱出 D.3从5中脱出
(3)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到支点作用的是 。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
(4)图乙中,龙舟比赛中队员屈肘把桨划向胸前时,[A]   处于收缩状态,A和B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   系统的调控下进行的。
13.(2024八上·荆州期中)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与A、B、C、D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无    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遗传物质构成。
(2)A类生物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它的生殖方式是   ;它在不良环境下会形成休眠体——   。
(3)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   (填字母,下同)。
(4)制作馒头、甜酒时都要利用到图中的   。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   ,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14.(2024八上·荆州期中)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材料一 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材料二 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如表所示:
鱼缸 模型形状与颜色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做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   。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   ;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为了探究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否与体形有关,可选择   或   进行对照。
(4)如果去掉2、3号实验,只考虑1、4号的实验,你认为得出的结论准确吗?   ;请说明理由:   。
(5)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   所决定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应属于   行为。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B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1)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2)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4)软体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附肢也分节。小龙虾的体表被有坚韧的外骨骼,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正确。
故选B。
2.A:口,是河蚌摄取食物的入口,与珍珠的形成无关。
B: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用于在水底移动,与珍珠的形成无关。
C:外套膜,是河蚌体内的一层薄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当异物进入河蚌体内时,外套膜会分泌珍珠质将其包裹,形成珍珠。
D:贝壳,是河蚌的外骨骼,起到保护作用,与珍珠的形成无关。
故选C。
3.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体温不恒定,A错误。
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B正确。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C错误。
D.大雁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D错误。
故选B。
【答案】4.A
5.C
6.A
【知识点】社会行为;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
【解析】(1)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
4.A.运动系统不仅包括骨和肌肉,还包括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着连接和支点的作用,故A错误。
B.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桥梁,承担着支撑头部重量的重要功能,故B正确。
C.斜方肌在抬头动作中会收缩,帮助头部向上抬起,故C正确。
D.完成一个动作通常需要至少两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一组肌肉收缩,另一组肌肉放松,以实现运动的产生,故D正确。
故选A。
5.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完成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A.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有等级,有的没有等级,如蚂蚁的群体,B错误。
C.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行为越复杂,C错误。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动物与仿生
【解析】【解答】A. 根据鸟类的飞行,发明了飞机;模仿蜻蜓制造了直升机,A错误。B.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确实借鉴了蛋壳的结构原理,利用蛋壳的自然弧度来增强建筑的结构强度和美观性,B项正确。
C.雷达技术的发明受到了蝙蝠回声定位原理的启发,蝙蝠通过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回声来定位物体,雷达则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波来探测目标,C项正确。
D.飞行抗荷服的设计原理是模仿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长颈鹿的皮肤和肌肉结构能够帮助它在快速移动时保持血压稳定,飞行抗荷服通过类似的方式帮助飞行员在高加速度环境下保持血液正常循环,D项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仿生学是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答案】8.B
9.B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的种类和结构
【解析】【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8.A. 霉菌细胞中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如橘子表面,会迅速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这些菌落通常呈现特定的颜色,如绿色,B正确。
C.霉菌主要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而不是通过细胞分裂,C错误。
D.霉菌属于真菌,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分析】
9.A.在酿酒时,如果容器没有密封,酿酒会失败,是因为酵母菌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故A错误。
B.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培养一般包括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中培养四个步骤。做馒头时,往面粉里面放一块发酵过的老面,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接种,故B正确。
C.随便采来的蘑菇可能会有毒,吃了有毒的蘑菇会造成真菌中毒,危害健康,故C错误。
D.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腐败,原因是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解析】【解答】A.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但真菌中既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
B.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能够导致动植物疾病,但并非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有这种能力。许多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益,如固氮细菌能帮助植物生长,B错误。
C.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迹中的有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D。
【分析】细菌和真菌是微生物学中的两大类群,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包括有益的方面,如参与物质循环、促进植物生长等,也包括有害的方面,如导致动植物疾病。细菌为单细胞生物,而真菌则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它们的代谢方式多样,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则不需要。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11.【答案】(1)辐射
(2)节肢动物;外骨骼
(3)尾鳍
(4)体内有无脊柱
(5)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等
(6)胎生、哺乳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而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这种对称性有利于水螅在水中各个方向的捕食和防御。
(2)蜘蛛和蝗虫都属于节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保护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鱼类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而尾鳍在控制鱼体前进方向上起着关键作用。
(4)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青蛙、鱼、鸟和猫分为同一类,都属于脊椎动物,其他动物分为另一类,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5)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故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外形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等。
(6)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分析】图中: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青蛙属于两栖类,鸟属于鸟类,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鱼属于鱼类,猫属于哺乳类。
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形是辐射对称,即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2)蜘蛛与蝗虫都属于节肢动物,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3)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身体的作用.
(4)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青蛙、鱼、鸟和猫分为同一类,都属于脊椎动物,其他动物分为另一类,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5)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故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外形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等。
(6)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12.【答案】(1)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腔
(2)D
(3)A
(4)肱二头肌;神经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关节囊是连接关节头和关节窝的结构,起到固定和保护关节的作用。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1关节软骨和4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脱臼是指3关节头从5关节窝中滑脱出来,导致关节功能丧失。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到支点作用的是关节,杠杆作用的是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B肱三头肌收缩,A肱二头肌舒张。龙舟比赛中队员屈肘把桨划向胸前时属于屈肘动作,A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分析】图中:1关节软骨,2关节囊,3关节头,4关节腔,5关节窝。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在关节囊里面和外面还有韧带,使两块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因此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2)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1关节软骨和4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3关节头从5关节窝里脱落出来,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到支点作用的是关节,杠杆作用的是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B肱三头肌收缩,A肱二头肌舒张。龙舟比赛中队员屈肘把桨划向胸前时属于屈肘动作,A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3.【答案】(1)细胞
(2)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芽孢
(3)B、C
(4)C
(5)叶绿体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A细菌(单细胞)、B青霉(多细胞)、C酵母菌(单细胞)、D蘑菇(多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遗传物质构成。
(2)A类生物属于细菌,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细菌通过分裂繁殖。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壁增厚,细菌能够形成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3)a是孢子,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B青霉、C酵母菌,它们都属于真菌。
(4)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C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逸出使馒头暄软多孔;C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还能产生酒精。因此制作馒头、甜酒时要利用上图中的C。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分析】图A中细菌的结构,①荚膜、②细胞壁、③DNA集中的区域、④细胞质、⑤细胞膜、⑥鞭毛。
图B青霉,⑦孢子囊、⑧营养菌丝。
图C酵母菌。
图D蘑菇,a孢子、b菌盖、c菌褶、d菌柄、e营养菌丝。
图E病毒,⑨遗传物质、⑩蛋白质。
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如图中E病毒与A细菌、B青霉、C酵母菌、D蘑菇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无细胞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和内部的⑨遗传物质构成。
(2)A类生物属于细菌,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细菌通过分裂繁殖。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壁增厚,细菌能够形成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3)a是孢子,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B青霉、C酵母菌,它们都属于真菌。
(4)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C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逸出使馒头暄软多孔;C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还能产生酒精。因此制作馒头、甜酒时要利用上图中的C。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14.【答案】(1)1号和2号
(2)腹部颜色;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1号和3号;2号和4号
(4)不准确;1、4号实验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5)遗传物质;攻击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研究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那么变量是腹部颜色,因此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1号和2号。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都只有腹部颜色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变量都是腹部颜色。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的2号和鲳鱼外形,腹部红色的4号,都受到攻击;所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要探究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否与体形有关,则变量应该是外形;除外形不同之外,其他相同的是1号与3号、2号与4号;因此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1号和3号或2号和4号。
(4)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果去掉2、3号组实验,只考虑1、4号组的实验,1、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外形不同、腹部颜色不同,不符合变量单一的要求。因此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理由是:1、4号实验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5)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称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则立刻停止攻击;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由此可见,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应属于攻击行为。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那么变量是腹部颜色,因此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1号和2号。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都只有腹部颜色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变量都是腹部颜色。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的2号和鲳鱼外形,腹部红色的4号,都受到攻击;所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要探究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否与体形有关,则变量应该是外形;除外形不同之外,其他相同的是1号与3号、2号与4号;因此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1号和3号或2号和4号。
(4)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果去掉2、3号组实验,只考虑1、4号组的实验,1、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外形不同、腹部颜色不同,不符合变量单一的要求。因此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理由是:1、4号实验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5)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称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则立刻停止攻击;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由此可见,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应属于攻击行为。
1 / 1湖北省荆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4八上·荆州期中)☆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 你无限的遐想。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你吃过“麻辣小龙虾”吗?其口感麻辣、口味鲜香,是夏夜街边的经典小吃。小龙虾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
2.“光影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河蚌结构中,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口 B.斧足 C.外套膜 D.贝壳
3.下列四种动物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动物 蚯蚓 河蚌 青蛙 大雁
呼吸器官或部位 体壁 鳃 肺和皮肤 气囊
体温是否恒定 恒温 变温 恒温 变温
A.A B.B C.C D.D
【答案】1.B
2.C
3.B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1)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2)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4)软体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附肢也分节。小龙虾的体表被有坚韧的外骨骼,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正确。
故选B。
2.A:口,是河蚌摄取食物的入口,与珍珠的形成无关。
B: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用于在水底移动,与珍珠的形成无关。
C:外套膜,是河蚌体内的一层薄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当异物进入河蚌体内时,外套膜会分泌珍珠质将其包裹,形成珍珠。
D:贝壳,是河蚌的外骨骼,起到保护作用,与珍珠的形成无关。
故选C。
3.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体温不恒定,A错误。
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B正确。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C错误。
D.大雁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D错误。
故选B。
(2024八上·荆州期中) 2024年湖北省桨板锦标赛10月19至20日在柳浪湖公园火热开启,上演了一场水上运动的精彩盛宴。随着比赛号角的吹响,选手们纷纷挥动桨板,奋力向前。他们的身影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如图,划桨时头部前倾会对颈椎和斜方肌造成极大的负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颈椎具有支撑头部的作用
C.抬头时斜方肌呈收缩状态
D.完成一个动作至少需两组肌肉参与
5.当桨板运动员们做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等级且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行为越复杂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答案】4.A
5.C
6.A
【知识点】社会行为;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
【解析】(1)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
4.A.运动系统不仅包括骨和肌肉,还包括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着连接和支点的作用,故A错误。
B.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桥梁,承担着支撑头部重量的重要功能,故B正确。
C.斜方肌在抬头动作中会收缩,帮助头部向上抬起,故C正确。
D.完成一个动作通常需要至少两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一组肌肉收缩,另一组肌肉放松,以实现运动的产生,故D正确。
故选A。
5.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完成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A.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有等级,有的没有等级,如蚂蚁的群体,B错误。
C.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行为越复杂,C错误。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错误。
故选A。
7.(2024八上·荆州期中)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系统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卫星主要用于科学探测、天气预报、通信、导航等各个领域,其控温系统模拟的是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下列仿生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飞机——蜻蜓 B.中国国家大剧院——蛋壳
C.雷达——蝙蝠 D.飞行抗荷服——长颈鹿
【答案】A
【知识点】动物与仿生
【解析】【解答】A. 根据鸟类的飞行,发明了飞机;模仿蜻蜓制造了直升机,A错误。B.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确实借鉴了蛋壳的结构原理,利用蛋壳的自然弧度来增强建筑的结构强度和美观性,B项正确。
C.雷达技术的发明受到了蝙蝠回声定位原理的启发,蝙蝠通过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回声来定位物体,雷达则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波来探测目标,C项正确。
D.飞行抗荷服的设计原理是模仿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长颈鹿的皮肤和肌肉结构能够帮助它在快速移动时保持血压稳定,飞行抗荷服通过类似的方式帮助飞行员在高加速度环境下保持血液正常循环,D项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仿生学是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2024八上·荆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橘子发霉会产生比较多的黄曲霉素,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中毒,严重的话还会引起生命危险。如果橘子有部分发霉了,剩下的部分也不要继续食用,因为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8.小明发现家中存放的橘子上长出了绿色的“霉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的“霉斑”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绿色的“霉斑”是霉菌形成的菌落
C.霉菌进行分裂生殖
D.霉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9.许多微生物与霉菌一样,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酿酒时,如果容器没有密封,酿酒会失败,是因为酵母菌全部死亡
B.做馒头时,往面粉里面放一块发酵过的老面,这个过程相当于接种
C.野外采摘的任何蘑菇煮熟后均可以食用
D.将剩菜放入冰箱保存,是因为低温会杀死细菌和真菌
【答案】8.B
9.B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的种类和结构
【解析】【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8.A. 霉菌细胞中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如橘子表面,会迅速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这些菌落通常呈现特定的颜色,如绿色,B正确。
C.霉菌主要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而不是通过细胞分裂,C错误。
D.霉菌属于真菌,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分析】
9.A.在酿酒时,如果容器没有密封,酿酒会失败,是因为酵母菌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故A错误。
B.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培养一般包括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中培养四个步骤。做馒头时,往面粉里面放一块发酵过的老面,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接种,故B正确。
C.随便采来的蘑菇可能会有毒,吃了有毒的蘑菇会造成真菌中毒,危害健康,故C错误。
D.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腐败,原因是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故D错误。
故选B。
10.(2024八上·荆州期中)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所有细菌和真菌都能使动植物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
【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解析】【解答】A.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但真菌中既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
B.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能够导致动植物疾病,但并非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有这种能力。许多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益,如固氮细菌能帮助植物生长,B错误。
C.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迹中的有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D。
【分析】细菌和真菌是微生物学中的两大类群,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包括有益的方面,如参与物质循环、促进植物生长等,也包括有害的方面,如导致动植物疾病。细菌为单细胞生物,而真菌则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它们的代谢方式多样,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则不需要。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11.(2024八上·荆州期中)某校生物兴趣学习小组,在一次对某地域的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 请据图回答:
(1)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水螅的身体呈   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们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2)蜘蛛与蝗虫同属于    (填所属的动物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还有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   。
(3)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主要靠   来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
(4)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把青蛙、鱼、鸟和猫分为同一类,其他动物分为另一类,则 分类的依据   。
(5)鸟类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写出一条在外部形态上适于飞行的特点:   。
(6)猫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的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1)辐射
(2)节肢动物;外骨骼
(3)尾鳍
(4)体内有无脊柱
(5)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等
(6)胎生、哺乳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而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这种对称性有利于水螅在水中各个方向的捕食和防御。
(2)蜘蛛和蝗虫都属于节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保护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鱼类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而尾鳍在控制鱼体前进方向上起着关键作用。
(4)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青蛙、鱼、鸟和猫分为同一类,都属于脊椎动物,其他动物分为另一类,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5)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故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外形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等。
(6)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分析】图中: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青蛙属于两栖类,鸟属于鸟类,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鱼属于鱼类,猫属于哺乳类。
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形是辐射对称,即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2)蜘蛛与蝗虫都属于节肢动物,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3)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身体的作用.
(4)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青蛙、鱼、鸟和猫分为同一类,都属于脊椎动物,其他动物分为另一类,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5)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故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外形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等。
(6)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12.(2024八上·荆州期中)如图为肘关节、屈肘运动及赛龙舟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图中起牢固作用的结构是[2]   ,能减少运动摩擦的结构是[1]   和[4]    内的滑液。
(2)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脱臼”的现象,“脱臼”是指 。
A.5从2中脱出 B.5从3中脱出 C.5从4中脱出 D.3从5中脱出
(3)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到支点作用的是 。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
(4)图乙中,龙舟比赛中队员屈肘把桨划向胸前时,[A]   处于收缩状态,A和B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   系统的调控下进行的。
【答案】(1)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腔
(2)D
(3)A
(4)肱二头肌;神经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关节囊是连接关节头和关节窝的结构,起到固定和保护关节的作用。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1关节软骨和4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脱臼是指3关节头从5关节窝中滑脱出来,导致关节功能丧失。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到支点作用的是关节,杠杆作用的是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B肱三头肌收缩,A肱二头肌舒张。龙舟比赛中队员屈肘把桨划向胸前时属于屈肘动作,A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分析】图中:1关节软骨,2关节囊,3关节头,4关节腔,5关节窝。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在关节囊里面和外面还有韧带,使两块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因此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2)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1关节软骨和4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3关节头从5关节窝里脱落出来,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到支点作用的是关节,杠杆作用的是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B肱三头肌收缩,A肱二头肌舒张。龙舟比赛中队员屈肘把桨划向胸前时属于屈肘动作,A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3.(2024八上·荆州期中)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与A、B、C、D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无    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遗传物质构成。
(2)A类生物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它的生殖方式是   ;它在不良环境下会形成休眠体——   。
(3)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   (填字母,下同)。
(4)制作馒头、甜酒时都要利用到图中的   。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   ,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答案】(1)细胞
(2)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芽孢
(3)B、C
(4)C
(5)叶绿体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A细菌(单细胞)、B青霉(多细胞)、C酵母菌(单细胞)、D蘑菇(多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遗传物质构成。
(2)A类生物属于细菌,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细菌通过分裂繁殖。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壁增厚,细菌能够形成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3)a是孢子,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B青霉、C酵母菌,它们都属于真菌。
(4)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C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逸出使馒头暄软多孔;C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还能产生酒精。因此制作馒头、甜酒时要利用上图中的C。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分析】图A中细菌的结构,①荚膜、②细胞壁、③DNA集中的区域、④细胞质、⑤细胞膜、⑥鞭毛。
图B青霉,⑦孢子囊、⑧营养菌丝。
图C酵母菌。
图D蘑菇,a孢子、b菌盖、c菌褶、d菌柄、e营养菌丝。
图E病毒,⑨遗传物质、⑩蛋白质。
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如图中E病毒与A细菌、B青霉、C酵母菌、D蘑菇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无细胞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和内部的⑨遗传物质构成。
(2)A类生物属于细菌,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细菌通过分裂繁殖。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壁增厚,细菌能够形成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3)a是孢子,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B青霉、C酵母菌,它们都属于真菌。
(4)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C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逸出使馒头暄软多孔;C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还能产生酒精。因此制作馒头、甜酒时要利用上图中的C。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14.(2024八上·荆州期中)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材料一 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材料二 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如表所示:
鱼缸 模型形状与颜色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做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   。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   ;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为了探究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否与体形有关,可选择   或   进行对照。
(4)如果去掉2、3号实验,只考虑1、4号的实验,你认为得出的结论准确吗?   ;请说明理由:   。
(5)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   所决定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应属于   行为。
【答案】(1)1号和2号
(2)腹部颜色;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1号和3号;2号和4号
(4)不准确;1、4号实验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5)遗传物质;攻击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研究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那么变量是腹部颜色,因此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1号和2号。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都只有腹部颜色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变量都是腹部颜色。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的2号和鲳鱼外形,腹部红色的4号,都受到攻击;所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要探究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否与体形有关,则变量应该是外形;除外形不同之外,其他相同的是1号与3号、2号与4号;因此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1号和3号或2号和4号。
(4)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果去掉2、3号组实验,只考虑1、4号组的实验,1、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外形不同、腹部颜色不同,不符合变量单一的要求。因此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理由是:1、4号实验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5)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称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则立刻停止攻击;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由此可见,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应属于攻击行为。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那么变量是腹部颜色,因此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1号和2号。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都只有腹部颜色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变量都是腹部颜色。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的2号和鲳鱼外形,腹部红色的4号,都受到攻击;所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要探究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否与体形有关,则变量应该是外形;除外形不同之外,其他相同的是1号与3号、2号与4号;因此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1号和3号或2号和4号。
(4)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果去掉2、3号组实验,只考虑1、4号组的实验,1、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外形不同、腹部颜色不同,不符合变量单一的要求。因此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理由是:1、4号实验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5)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称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则立刻停止攻击;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由此可见,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应属于攻击行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