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寄情山水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表上课班级 - 讲授内容 寄情山水上课日期 - 主讲教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学习写意山水画的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写意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知识、写意画法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勾、皴、染、点等技法来表现山石的自然美。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写意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升自己对传统中国画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写意山水画独特的用笔用墨知识和绘画技法。 (2)学会运用写意的方法表现近山、石的特征。教学难点:(1)掌握墨色的浓淡变化及笔墨水分的控制技巧。 (2)学习山石的独特表现技法,包括勾、皴、染、点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写意山水画的概念,掌握写意山水画中近山、石的用笔、用墨方法以及勾、皴、染、点的绘画技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学会运用所学技法表现近山、石,提高绘画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写意山水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提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大屏幕投影仪,展示教师自制的工笔画和写意画范图。 (2)中国画范画:准备几幅经典的写意山水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3)国画颜料、笔、墨、纸、砚:准备足够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实践。教学过程设计师生互动过程 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环视教室,确保每位学生都带齐了笔、墨、纸、砚等必需的绘画工具。) 二、以图渲染,揭示课题 欣赏。出示教师自制的工笔画和写意画范图。(展示两幅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让学生直观感受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区别。) 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对中国画工笔及写意有初步的了解。(生:工笔画好像更注重细节,而写意画则更加自由一些。) 简介工笔、写意。师:在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绘画中,主要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工笔画是指用细致的墨线勾描物体的形象特征。(强调细致、真实)而写意画,则忽略了一些细节,它用笔大胆、粗放,笔画简练、夸张,几大笔就可以勾出来,还可在画中融入作者的自己的思想感情。(强调粗放、笔画简练)正因为如此,使写意画更具有独特的风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独具风格的写意方法来画山水画中的山、石吧!(板书课题:《寄情山水》——写意山水画技法) 板题、揭题。 三、引导观察、整体感知 让学生观察、欣赏课本有关写意山水的画。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山、石的方法的认识和发现。(学生小组合作,畅所欲言。)(生:我觉得写意画里的山石看起来更有气势,线条更流畅。)教师可以提问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你们觉得这两种画法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写意画的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们? 讲授画近山、石的技法写意画用笔方法:一般用中锋和侧锋。(示范中锋和侧锋的不同用法,让学生观察并模仿。)(生:老师,我发现中锋画出的线条直而有力,侧锋画出的线条则更柔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笔触,并进行对比。 写意画用墨方法: 多用蘸墨法。(指在毛笔上先沾上清水,刮去笔中多余的水分,要画时在笔尖上蘸一点浓墨,稍等渗化,即一笔下去,有浓有淡,又轻有重。) (教师演示蘸墨法,并讲解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 (生:老师,这样画出来的效果确实很有层次感。) 教师还可以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亲自试试这种方法,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操作。 画近山、石的步骤: A. 勾。 (先用浓、淡不同的墨勾出山、石的轮廓。) (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跟着老师画。) (生:老师,我可以试着勾出不一样的形状吗?)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形状。 B. 皴。 (再用淡墨皴出山、石的结构,表现出山、石的凹凸起伏与质感。即山石的脉络纹理。) (教师再次示范皴法,同时讲解如何控制笔墨的浓淡。) (生:这样子能让画面显得更有立体感!) 学生练习皴法,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 C. 染。 (接着用淡墨渲染山、石的立体感,也可用颜色染。注意分出山石的阴阳相背或前后层次。) (教师示范染色技巧,强调分层的重要性。) (生:老师,这里的层次感怎么表现更好?)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与影的关系,加强层次感。 D. 点。 (最后用直、横、圆、尖等不同的点表现出山石上的苔藓、杂草、远树等,丰富山、石的表现。) (教师示范点法,并指导学生练习。) (生:这些小点真的能让整幅画生动起来!) 学生练习点法,教师可以提供多种范例供学生参考。 四、作业布置 用中国画中勾、皴、染、点的山水画技法来表现一幅山、石画。(近山、石)要求: 运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山、石的特征。 注重山石的阴阳背向或前后层次,表现出山、石的质量感。 尝试加入个人的创意元素,使画面更具个性。 五、巡视辅导,以赛启兴 提示按步骤、要求画,激发学生潜力。教师在教室中来回走动,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鼓励他们按照步骤认真作画。(生:老师,我这里怎么画不出那种层次感?)(教师可以具体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将作业深入刻画,加工整理。提醒学生注意细节,不断调整和完善作品,使其更加生动逼真。(生:这样子是不是更好看一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的努力,并提供进一步改进建议。 评出画的又快又好的进行展评、奖励。选出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生:我的画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好开心!)教师还可以点评每个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写意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还学习了写意画中勾、皴、染、点的山水画技法来画山、石,在绘画中,要注意用笔的粗细、弯直、轻重、虚实等,以突出物体的空间感和质量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掌握技法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自己在这堂课上有哪些收获?以后画画时需要注意什么? 七、拓展、延伸 试着用所学的山水画技法画远山、近树、房屋、流水等,学会表现一幅较完整的写意山水画。 引导思考:你的画能做什么?(启示学生将自己满意的画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尊敬、友好的人或作为艺术品装饰自己的房间,激发学生乐学乐画的愿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你想把画送给谁?为什么?你希望你的画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情感或氛围?课后作业(1)运用所学的勾、皴、染、点技法,绘制一幅以山、石为主题的写意山水画小品,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和山石的质感表现。 (2)撰写一篇关于写意山水画技法探究的短文,介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用笔、用墨的理解和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