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中国人》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分类 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 《我是中国人》是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它具有浓郁的京剧风格,旋律大气磅礴,节奏鲜明有力,歌词简洁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初步接触京剧唱腔,感受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了解京剧文化中的一些基本元素,如西皮流水的曲调特点、京剧的念白等,为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奠定基础。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京剧风格特点,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情感与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2. 艺术表现:指导学生准确地演唱歌曲,掌握京剧唱腔的韵味,能够自信地进行表演,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和艺术表现力。3.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歌曲演唱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性的表演或改编,如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打击乐器伴奏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 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文化知识,如京剧的起源、发展、唱腔特点、角色行当等,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使学生尊重和热爱传统文化。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的京剧风格,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旋律走向,能够富有韵味地演唱歌曲。2. 教学难点:掌握京剧唱腔中的装饰音、拖腔等技巧,理解并表现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自然地融入京剧的表演风格。四、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1. 教学策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京剧表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京剧氛围;运用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表演,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表演风格;采用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演唱、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 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哼唱等方式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京剧文化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加深对京剧的了解;启发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如设计表演动作、改编歌词等。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京剧服饰道具若干、电子琴、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锣、鼓等)、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视频片段,涵盖京剧的唱、念、做、打等多种元素,如《贵妃醉酒》中的经典唱段和优美的舞蹈动作,《三岔口》中精彩的武打场面以及演员们清晰有力的念白。-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的是什么艺术表演形式呀?” 引导学生回答出京剧,并请学生简单说说对京剧的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形象的京剧视频片段,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观看后分享对京剧的印象,初步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后续深入学习京剧文化和歌曲《我是中国人》做好铺垫。2. 京剧文化知识讲解- 利用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展示京剧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介绍京剧在清代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如何融合多种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国粹。- 详细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通过展示不同行当的著名演员剧照,如梅兰芳先生的旦角扮相、袁世海先生的净角形象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个行当的服饰、妆容和表演风格特点。- 介绍京剧的唱腔特点,重点讲解本节课歌曲所运用的西皮流水唱腔,对比播放西皮流水与其他唱腔的音频片段,让学生聆听感受其节奏明快、旋律起伏较大的特点,并分析其在音高、节奏、节拍等方面的特征,如西皮流水多为 1/4 节拍,节奏紧凑,音符跳动频繁。- 设计意图:运用图文并茂的课件进行讲解,能够将抽象的京剧文化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深入剖析京剧的唱腔特点,尤其是与本节课歌曲紧密相关的西皮流水,为学生学唱歌曲时准确把握旋律和节奏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对京剧文化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3. 歌曲学习- 初听歌曲《我是中国人》,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听完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歌曲中所蕴含的自豪、豪迈的爱国情感以及京剧风格的独特韵味。- 再次播放歌曲,这次让学生轻声哼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在哼唱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装饰音,如波音、滑音等,以及一些典型的京剧拖腔部分,通过在黑板上标记音符和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学习这些演唱技巧。例如,在 “我是一个中国人” 的 “人” 字上,教师示范演唱长音拖腔,并向学生讲解如何运用气息控制和声音的强弱变化来表现出京剧的韵味。- 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段,一边唱一边展示相应的简单动作,如京剧的台步、手势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式。然后让学生逐句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问题,对于较难掌握的部分,如一些高音和复杂的节奏型,进行反复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聆听和哼唱,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教师的示范演唱和动作展示,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和表演范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京剧风格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京剧表演的综合性艺术魅力。4. 歌曲演唱与表演-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简单的京剧服饰道具,如扇子、手帕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歌曲演唱练习,并尝试加入一些简单的表演动作,如模仿京剧演员的亮相、走台步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符合歌曲情境和京剧风格的表演。-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表演,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观看和评价。评价从歌曲演唱的准确性、表演动作的规范性、团队协作的默契度以及整体的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进行,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补充,给予每个小组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如表扬某个小组的演唱声音洪亮且富有感情,同时建议另一个小组在表演动作上可以更加夸张和富有节奏感。- 设计意图:分组演唱与表演的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歌曲的演唱技巧,同时通过表演更好地诠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京剧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舞台实践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反馈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不断进步。5.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意改编,可以从歌词、旋律、表演形式等方面入手。例如,鼓励学生将现代的一些爱国事例或自己对祖国的感受融入歌词中,或者在旋律的某些部分加入一些简单的和声,在表演形式上可以尝试加入一些现代舞蹈元素或其他乐器伴奏。- 学生分组进行创意改编活动,教师巡视各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之后,每组选择一个改编的亮点进行展示分享,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共同欣赏和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创意改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对歌曲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和情感表达,同时也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6. 课堂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京剧文化知识,包括京剧的起源、行当、唱腔特点等,以及歌曲《我是中国人》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要点。- 再次强调京剧作为中国国粹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京剧作品,学习更多的京剧知识和表演技巧,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记忆。对京剧文化价值的强调,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在课后持续关注和学习京剧,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七、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板书 1. 主板书:- 歌曲《我是中国人》歌名及重点歌词展示。- 京剧文化知识:起源与发展、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西皮流水唱腔特点(节奏、节拍、旋律走向示例)。- 歌曲演唱技巧:装饰音(波音、滑音等)标记及示例,拖腔部分标注及演唱提示。2. 副板书:- 学生演唱评价标准:音准、节奏、情感表达、表演动作、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关键词及简要说明。- 创意改编思路提示:歌词改编方向、旋律改编方法、表演形式创新示例等。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京剧文化知识和歌曲《我是中国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歌曲演唱和表演环节积极参与,能够初步掌握京剧风格的演唱技巧,并且在创意改编环节展现出了一定的创新思维。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京剧文化知识讲解环节,虽然运用了课件展示,但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仍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今后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实物道具或互动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京剧文化。在歌曲演唱教学中,个别学生在掌握京剧唱腔的装饰音和拖腔技巧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和练习机会。此外,在拓展延伸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小组的创意改编成果未能充分展示和深入讨论,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应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创作和交流。总体而言,本节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京剧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窗户,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细节上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