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考点突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古诗词专项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B.可怜九月初三夜(值得怜悯)C.梅须逊雪三分白(不及,比不上) D.题西林壁(书写,题写)2.《题西林壁》给我们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应对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B.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3.表达了强烈爱国之情的古诗是( )A.《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B.《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C.《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4.下面字词在诗句中意思解释错误的一组( )A.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因为B.可怜九月初三夜。 怜:可爱C.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投降D.半江瑟瑟半江红。 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二、我是默写小达人。5.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1)黄沙百战穿金甲, 。诗句选自 写的《 》。第一句写出了战争的特征,第二句表达了诗人 的决心。(2)遗民泪尽胡尘里, 。诗句选自 代 写的《 》,表达了他 的愿望。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这首诗,同样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3)①读“ ,初闻涕泪满衣裳”二句,我仿佛看到诗人听到喜讯, 的情景。②下列词语用来形容此时的作者最适合的一项是( )A.喜上加喜 B.喜极而泣 C.喜上眉梢 D.喜不自胜6.根据要求填写正确内容。【观察之美】白居易用“可怜九月初三夜, ”写出了江边秋夜的美。诗中“可怜”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色的 之情。【观察之法】《雪梅》中,“ , 。”用对比手法,借雪梅争春,告诉我们 。【观察之象】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可是南方却依然温暖如春,真是“八月暖,九月温,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 , ”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诗句“ , ”告诉我们:在看问题时,我们很多人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跳出局部从整体出发。(2)《暮江吟》是 代诗人 写的,这首诗中含有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两句是:“ , ”我站在江边,看到夕阳柔和地照在江面之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 ”(3)诗句之中蕴哲理。《雪梅》一诗中,“ , ”蕴含了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4)“吟”是 的一种;“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 ;“可怜”是 的意思;“真珠”在诗中指 。8.日积月累填一填。(1) ,孰能无惑?(2)“ ,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 》。(3)“ ,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缘”的意思是: 。(4)“嫦娥应悔偷灵药, ”是 写的。9.请默写古诗《雪梅》,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梅雪争春未肯降, 。 ,雪却输梅一段香。 (1)“梅雪争春未肯降”将 与 当作人,用梅花的 与雪的 相互 。(2)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是“ 。(用文中语句作答)三、按要求做一做。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出塞【唐】王昌龄,。,。10.将古诗补充完整。11.自我评价,在做到的要求后打“√”。A.字的中心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了水平,注意了字距。( )B.注意力集中,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连贯书写,速度均匀。( )12.用“___”画出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希望国家安全、统一的诗句。日积月累。鹿柴空山 ,但闻 。,复照 。13.把诗句补充完整。14.选择词语正确的解释。①但闻:( )A.只听见。 B.还看见。 C.但知道。 D.仅闻到。②返景:( )A.回头后看到的景色。 B.夕阳返照的光。 C.返回后看到的树影。15.古诗的后两句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阅读,我最棒。鹿柴[唐]王维,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16.把古诗补充完整。1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鹿柴”中“柴”的读音是“zhài”。 ( )(2)“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的空寂冷清。 ( )(3)“但”的意思是“但是”。 ( )(4)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早晨时分的幽静景色。( )18.诗中以有声反衬山中寂静的诗句是“ , ”19.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太阳的一抹余晖映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别董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把古诗补充完整。21.这首诗中送别的季节是( )。A.春天 B.冬天 C.秋天2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 )的心情。A.忧愁 B.不舍 C.豁达23.诗中的“ , ”两句有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是离别赠友的佳句。四、信息匹配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24.可怜九月初三夜( )A.可爱。 B.值得可怜。25.露似真珠月似弓( )A.珠宝。 B.珍珠。26.骚人搁笔费评章( )A.坏人。 B.诗人。27.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题西林壁( )A.题目。 B.书写。C.问题。(2)只缘身在此山中( )A.因为。 B.缘故。 C.缘分。(3)可怜九月初三夜( )A.值得同情。 B.可恨。 C.可爱。(4)骚人阁笔费评章( )A.评议。 B.文章。 C.评价。28.用“______”画出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炎帝之少女(女孩 小女儿) 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缘故)以堙于东海(淹没 填塞) 骚人阁笔费评章(阁楼 放下)参考答案:1.B2.C3.B4.C5.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 从军行 艰苦、频繁 报国 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代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渴望祖国统一 示儿 剑外忽传收蓟北 泪水洒满衣裳 B6.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爱 喜爱和赞美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每个人或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价值 十场秋雨要穿棉 十月还有小阳春7.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 白居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歌 碧绿色 可爱 露珠8. 人非生而知之者 一道残阳铺水中 暮江吟 不识庐山真面目 因为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9.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梅花 雪 香 白 比较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1.A.(√)B.(√) 1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3.不见人 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青苔上 14. A B 15.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16.空山不见人 复照青苔上 17. √ √ × × 18.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19.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0.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1.B 22.C 23.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24.A 25.B 26.B27. B A C A28.小女儿 因为填塞 放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