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七单元第 1 课〈音乐万花筒 “发烧友”试听会〉说课稿(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七单元第 1 课〈音乐万花筒 “发烧友”试听会〉说课稿(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七单元第 1 课〈音乐万花筒 “发烧友”试听会〉说课稿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将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七单元第 1 课《音乐万花筒 “发烧友”试听会》进行说课。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阐述。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属于“音乐欣赏”范畴,《音乐万花筒 “发烧友”试听会》作为单元的开篇第一课,旨在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和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开启他们丰富多彩的音乐欣赏之旅。通过聆听各种风格迥异的乐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后续更深入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拓宽文化视野,感受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 2.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多个风格各异的音乐片段展开教学。这些音乐片段涵盖了不同的乐器演奏、音乐体裁以及情感表达,包括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悠扬的民族器乐演奏、富有节奏感的管弦乐作品等。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分辨这些音乐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多样性,体会音乐在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同时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动作、表情或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回应。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音乐启蒙阶段,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欲望。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儿歌旋律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够跟随音乐哼唱和做一些简单的律动。然而,他们对于音乐的欣赏还处于较为懵懂的状态,缺乏对不同音乐风格和元素的深入理解与分辨能力。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聆听并辨别出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感受其在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的特点,如欢快的节奏、悠扬的旋律、独特的乐器音色等。 能够用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摇摆身体等)、表情(如微笑、皱眉等)或语言(如“快”“慢”“高兴”“难过”等)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初步培养音乐表现力。 认识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二胡、鼓等,并能通过聆听辨别出其音色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观察、模仿、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采用情境创设、游戏互动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音乐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片段,感受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如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音色的变化等,并能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帮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乐器,通过聆听辨别其音色,培养学生对乐器音色的感知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尤其是对于音乐中较为抽象的元素,如旋律的变化、音乐情感的体会等。 让学生在短暂的聆听时间内,有效地辨别出不同乐器的音色,并建立起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初步认知,形成系统的音乐欣赏思维。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音乐欣赏情境,如“音乐花园”“乐器王国”等,将学生带入充满音乐魅力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2. 演示法:教师通过现场演奏乐器或播放乐器演奏视频,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让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和理解。 3. 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音乐游戏,如“听音乐找乐器”“音乐模仿秀”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欢快的儿童音乐,如《两只老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随着音乐唱歌、跳舞,进入音乐课堂的愉快氛围。 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不是很开心呀?那你们还听过哪些好听的音乐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听过的音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音乐万花筒 “发烧友”试听会,告诉学生今天要一起去聆听很多不同的音乐,就像走进一个神奇的音乐世界。 2. 音乐片段欣赏(12 分钟) 播放第一段音乐片段,如一首节奏明快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播放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这首音乐,它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呀?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呢?”播放音乐时,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音乐的节奏、旋律,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绪。音乐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如“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听起来让人觉得很兴奋、很有活力”。 接着播放第二段音乐片段,如二胡演奏的《赛马》。在播放前,向学生介绍二胡这种民族乐器,展示二胡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二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播放音乐时,引导学生注意二胡独特的音色,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赛马场景。播放结束后,让学生用动作或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模仿骑马的动作,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感觉好像有很多马在奔跑”。 按照同样的方式,依次播放其他音乐片段,如一首悠扬的小提琴曲、一段富有节奏感的打击乐演奏等,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感受、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元素,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初步认知。 3. 乐器认识与音色辨别(10 分钟) 教师将常见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展示在黑板或讲台上,如钢琴、小提琴、二胡、鼓、长笛等,向学生逐一介绍这些乐器的名称、外形特点和演奏方式。 播放一段包含多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如《动物狂欢节》中的某个片段。播放前,告诉学生要仔细听音乐中都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暂停音乐,引导学生辨别刚刚听到的乐器音色,并让学生指出对应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对于辨别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纸、小红花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乐器以及喜欢的原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和理解。 4. 音乐游戏(10 分钟) 游戏一:“听音乐找乐器”。教师播放一段音乐,音乐中只出现一种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色,快速跑到对应的乐器图片或实物旁边。最先到达且正确的学生获胜,给予奖励。通过这个游戏,巩固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辨别能力。 游戏二:“音乐模仿秀”。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声音来模仿音乐。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评价,选出模仿最像的同学。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5. 课堂总结(3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欣赏的音乐片段、认识的乐器以及在音乐游戏中的收获和快乐。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聆听各种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在音乐课堂上的趣事和感受,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七、教学评价 1. 形成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聆听音乐时的专注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游戏中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和方法。 对学生在音乐片段欣赏后的感受表达进行评价,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建议,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乐器认识与音色辨别环节,对学生辨别乐器音色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强化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记忆。 2. 终结性评价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包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对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对乐器的认识等)、音乐技能的运用水平(如对音乐的表现力、对乐器音色的辨别能力等)以及情感态度的体现(如对音乐的兴趣、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例如,在音乐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自我评价在游戏中的表现,然后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持续提升。 八、板书设计 我将采用图文并茂的板书形式。在黑板的左边,画出各种常见乐器的简笔画,如钢琴、小提琴、二胡、鼓等,并在旁边标注乐器的名称和音色特点的关键词,如“钢琴 清脆明亮”“二胡 悠扬婉转”等。在黑板的右边,记录本节课所欣赏的音乐片段的名称、风格特点以及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所表达的感受的关键词,如“《土耳其进行曲》 节奏明快 兴奋”“《赛马》 二胡演奏 欢快热闹”等。在黑板的中间区域,用于展示在音乐游戏环节中所使用的乐器图片或相关提示信息,便于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对照和补充说明。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