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件(24张PPT 内嵌视频) -【新课标新理念】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件(24张PPT 内嵌视频) -【新课标新理念】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学习目标
1.识记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史实;
2.理解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3.知道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法西斯”一词源于古代罗马。泛指捆扎的一束棍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利,束棒用于实施笞刑,斧子用于执行死刑。法西斯专政是指对内实行独裁专制的恐怖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道路。现在“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法 西 斯
漫画《三头怪兽》
1. 独裁专制(摧毁民主制度,实行集权)
2. 极端民族主义(倡导种族优越论)
3. 军国主义(推崇战争与武力)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63页)
意大利在一战中虽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在巴黎和会上,分赃最少,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多万人,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骤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近于瘫痪的意大利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面。
①一战后
经济衰退
政治混乱
工农革命高涨
政府
瘫痪
②墨索里尼趁机组织法西斯政党
1、背景(63页前3行)
2. 人物&政党
墨索里尼&法西斯党
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1883—1945
法西斯党
Partito Nazionale Fascista
1921年改组成立
1921年创建法西斯党,大肆鼓吹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3、 政权建立:向罗马进军(1922年)
10月31日,意大利国王被迫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
4. 内外政策(第5行):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2)对外实行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其后自封为“领袖”及“最高帝国元帅”。
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64页)
材料二:根据《凡尔赛条约》的条款,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的义务兵役制,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材料一: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使其经济急剧下滑……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希特勒)“《凡尔赛条约》...使共同的耻辱和共同的仇恨深深切入了六千万 男女的心坎里” 。
①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加剧(第3行)
②利用人民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第5行)
③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补)
材料:德国大选后议会中各党派力量对比表
党派名称 政治态度 1928/5 1930/9 1932/7 1932/11 1933/3
德国共产党 反法西斯 54 77 89 100 81
德国社会
民主党 反法西斯 153 143 133 121 120
德国民主党 中间派 25 20 4 2 5
德国人民党 中间派 43 30 7 11 2
德国民族
人民党 亲法西斯 73 41 37 52 52
民族社会主义
德国工人党 法西斯党 12 107 230 196 288
思考:德国在1928年的政治力量对比,两大势力谁占优势?纳粹党哪一年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28至1933年,德国大选频繁说明了什么?原因何在?
政治危机严重,政局不稳。
纳粹党
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 建立的标志:
1933年,希特勒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解散国会,建立法西斯专政(63页第2段)
建立方式:通过议会选举合法获取政权
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②解散工会
3. 对内独裁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国会纵火案”
纳粹焚书
③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进步书籍
实质:垄断资产阶级公开进行恐怖专政
④迫害、屠杀犹太人
德国法西斯最大的
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
犹太店主注视着“水晶之夜”后自己商店的惨状
“水晶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太人的事件。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商店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犹如水晶般发光,这就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纳粹分子总共屠杀了约600万的犹太人,其中,400万是在专门的杀人点比如集中营,被有组织的集体屠杀的。受害者人数占当时世界犹太总人口的1/3以上。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二战时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②现实的需要: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③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知识拓展(215页导学案)
①历史原因(宗教信仰):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1.当代世界有决定影响的思想巨人马克思、科学家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绘画大师毕加索等都是犹太裔人。
2.据对美国犹太人的统计,有将近90%的犹太男子和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
3.犹太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1/3属于犹太人和有犹太血统的人。
批驳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诬蔑
爱因斯坦
马克思
毕加索
洛克菲勒
奥本海默
德国
莱茵区
奥地利
东普鲁士
苏台德区
德国法西斯的扩张(1938年-1939年3月)
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①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②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③1938年吞并奥地利
④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4. 对外扩张(64页最后1段)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绥靖政策(66页知识拓展)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地区割让给德国。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特别注意)
指对侵略者妥协、姑息,用牺牲别国人民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求换取暂时的和平与安全的政策。
英法为何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a、恐战情绪,竭力保全自己,维护自身利益
b、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使苏德开战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 背景(65页)
(1)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第1段第1行)
(2)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第2段第1行)
(3)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第3段第2行)
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
人数
日本(1931年) 32.9% 75.9% 约300万
陆军参谋本部
海军军令部
2、军部
军部:指日本当时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根据日本当时的宪法规定,天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政府无权过问,使军部在日本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广田弘毅
东条英机
3、建立标志(65页最后1段):
1936年2月26日,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袭击了首相官邸和其它重要国家机关,刺杀了一些内阁重臣。政变之后在军部的支持下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建立了军部法西斯专政。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对外:侵略扩张——发动九一八事变、制定《国策基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对内:独裁统治——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4、内外政策:
“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根本国策。
扩充军备
七七事变
大东亚共荣圈
66页相关史事倒数第2行
国别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背景 时间
头目
政党或组织
建立标志
暴行
影响
特点 对内: 对外: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
经济大危机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墨索里尼
希特勒
广田弘毅
法西斯党
纳粹党
军部
向罗马进军
希特勒出任总理
广田弘毅组阁
入侵、吞并埃塞俄比亚
国会纵火案
焚书、迫害犹太人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专制独裁
侵略扩张
20世纪3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德、日分别选择了什么道路?这两条道路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新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德、日发动侵略战争,给本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思考探究
我们应当怎样防止历史悲剧的发生?
1、第三世界国家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各国人民加强友好合作交流。
3、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争端和地区冲突。
4、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5、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