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B.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2.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以上材料体现了我们的( )
A. 学校生活绚丽多彩 B.家庭生活绚丽多彩。
C.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 政治生活绚丽多彩
3.关于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感受,以下同学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道: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小德: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少,认识越来越肤浅
③小法: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小治: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以下材料与社会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材料 社会关系
① 小美和小丽是双胞胎姐妹 血缘关系
② 小王和小李都是航天团队的成员 业缘关系
③ 小周和小马都住在一个小区里 地缘关系
④ 小强和小安是同班同学 地缘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背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唤友奔跑嬉闹的场景已逐渐消失,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克服“社交恐惧”,你建议( )
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 ④拒绝融入社会,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网络游戏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在注册、登录等环节严格进行用户核验。这一规定( )
A.旨在限制未成年人的网络自由 B.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C.有利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 D.反映了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
7.“未成年模式”既是网络风险的“防火墙”,也对未成年人上网时段、时长、浏览内容等作出限制。但是,一些不法APP做起了开启“会员尊享特权”就能绕过“未成年模式”的生意,试图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并借此牟利。对此,未成年人应该( )
①擦亮双眼明辨是非 ②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③养成良好生活作息 ④彻底远离网络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模仿人类思考、回答人们的问题。这项技术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隐私泄露、学术造假等风险。这启示我们( )
①为了人身和财产安全,应远离人工智能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③要辨识信息内容,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自由可以划定社会规则的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某些学生喜欢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课堂上偶尔也蹦出一两句。然而,网络语言良莠不齐,低俗的网络语言拉低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做法合理的有( )
①禁止使用网络语言,回归常态 ②辨别网络语言词义,去粗取精
③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规范表达 ④营造良好语言环境,以身作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4年4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 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等突出问题。此项行动有利于( )
A.杜绝网络乱象,提升公民网络素养 B.净化网络环境,规范公民网络行为
C.调整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D.完善法律体系,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11.“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离愁伤感悠长深远,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一通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反映出网络(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D.能够让古今两个时代的人对话
12.2024 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监督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说明 ( )
A.网络推动了民主政治进步 B. 网络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C 我国扩大了民主权利内容 D. 我国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
13.“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金城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 )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为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
14.互联网架起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右图说明 ( )
A.网络帮助我们结交新友
B.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C.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
D.借助互联网可以休闲娱乐
15.近年来,一个名为“武侠世界”的网站开始走进媒体视野。这个有着中国色彩名字的网站,专注于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受到各个国家读者的追捧与点赞。这说明 (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D.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16.李老师:小法是一名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学生。刘奶奶:小法是一个孝顺长辈的孩子。公交车司机:小法是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乘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小法的身份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不同 D.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身份
17.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 ( )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C.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D.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18.观察下面图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被闹钟叫匪 → 穿衣服 → 刷牙洗脸 → 吃早饭 → 坐公交上学 →
钟表厂家 → 服装厂、服装店 自来水公司、 → 日用品公司 → 食品店、燃乞公司 → 公交公司、城市运营 →
A.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我们要主动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自己
D.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不断变化和延伸的
19.“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这句名言主要告诉我们 ( )
A.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分享
B.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谦让
C.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助人
D.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合作与竞争
20.某校八年级(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研学活动。研究主题:探究“佩戴头盔,难在何处”;调查过程:问卷调查,访谈路人,采访交警;提出建议:整理资料,形成建议,提交相关部门。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学生 ( )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制定社会规则 ③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④学会欣赏他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21.仔细观察下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俊文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安排表
活动时间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四月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到烈士陵园扫墓
六月 关心老人·从我做起 到敬老院献爱心
九月 美丽家园·人人参与 到社区清扫垃圾
(1)俊文中学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该校学生的成长有何意义?
(2)请你参照上表再设计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求:不得与上表内容重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非法收集、滥用、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等问题,涉及到人脸识别信息、网络账号及密码、购物记录等。我国刑法特别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把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列为主要内容之一。
(1)个人信息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结合材料,说说如何织密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网。
(2)《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同时要求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对此,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3.步入八年级,小秦同学对身边的社会越来越感兴趣,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刻了。下面是他近期的一些学习成长片段,请你参与其中,一起来探讨。
片段一 2024 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午9时开幕。这一盛会得到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关注,小秦和父母也一起收看电视并进行热烈交流。
(1)小秦和父母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
(2)上述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在培养我们的什么行为 青少年培养这一行为有何意义
片段二 小秦同学看到这样一段话——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3)请写出画线部分体现的教材观点。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24.料一 直播“带货”——在河北盐山县,苹果、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喜获丰收,该县利用网络开展“家乡的味道——我们为盐山品牌农产品代言”志愿者服务活动。电视主播变身志愿者,跨界当“主播”,通过产地货源免费直播带货的方式,线上宣传家乡,推介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让更多农民搭上直播快车。
材料二 直播“带祸”——某地法院对被告人郭某销售有毒有害的假冒伪劣商品一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郭某明知销售的减肥类食品中添加了一种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但仍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大肆销售,甚至诱导未成年人购买,从中牟取暴利。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说一说网络直播会带来哪些“获”与“祸”。
(2)请你为避免直播“带货”变成直播“带祸”出谋划策。
答案
1-5BCCAA 6-10CABDB 11-15BACBB 16-20BAAAA
21. .(1)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培养学生尊老爱老、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②有利于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明白个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长。④有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奉献的快乐、劳动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
(2)活动时间:十一月
活动主题:关爱特殊儿童·传递温暖爱心活动内容:到特殊教育学校陪伴特殊儿童,为他们表演节目、赠送礼物,与他们一起做游戏等。
22. 1)①国家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收集、滥用、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社会层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倡导文明上网,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③企业层面: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不随意收集、泄露用户信息。④个人层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在网络上透露个人敏感信息,谨慎使用各类需要授权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定期修改密码,关注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维权。
(2)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网络风险,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信息。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诱惑,不传播虚假、有害内容。③学会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④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不盲目跟风,不被网络谣言所误导。⑤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掌握正确的网络使用方法,如如何搜索资料、如何利用网络学习工具等。
23. (1)通过看新闻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还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上网浏览、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2)亲社会行为。①有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青少年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③学会谦让、分享、关心社会发展等。
24. 1)①一方面,网络直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直播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②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在网络直播中,存在平台责任难落实、商家产品难保真、虚假宣传难避免、售后服务难落实、利用未成年人直播牟利等问题,这不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2)①建立良好的网络直播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②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直播的监管。③直播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④网络主播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注意自身言行。⑤消费者要增强自控力、理性消费,积极举报直播间的违法行为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