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他们的话听不听》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他们的话听不听》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他们的话听不听》教学设计
【群文篇目】
《我要的是葫芦》《大象的耳朵》《鸡妈妈的新房子》《猴王吃西瓜》
【教学目标】
阅读文本,理解遇到的问题,他们给出的建议听不听。
对比阅读《鸡妈妈的新房子》《猴王吃西瓜》,理解主人公遇到的问题,哪些小动物给出了建议,以及主人公听不听。
拓展思维:其他人的经验都要听吗?怎么知道这些建议适不适合?
4.生活中听取别人的建议,要多想想,甚至多尝试。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找出主人公遇到的问题,哪些人或者小动物给出了意见,主人公对这些建议听不听?
2. 教学难点:别人的建议要不要听?怎么知道这些建议适合适合
【教学过程】
任务一、勾连生活,谈话导入
活动一:回顾生活情境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在来上课之前,老师、家长以及小伙伴的建议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别人的话要不要听?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身边人的建议,并思考要不要听这些建议。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导入本节课,可以发现,学生有着愿意听从他人一切建议的先验知识。
任务二、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从我要的是葫芦导入,思考别人的话要不要听
学生得出结论,原来别人的话要听。
(大象的耳朵)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即面临什么问题;谁提出了建议;主人公听了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故事。
学生活动:学生先熟悉所要回答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得到问题的答案。
教师活动:教师进一步提问,大象在听从建议之后的感受是什么?这些建议该听吗?
学生回答问题,初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建议都应该听。
【设计意图】通过大象的经历,学生产生了初步的认识,即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不一定必须要听。
任务三、组文阅读,拓展思维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带着这三个问题读文章,看鸡妈妈和猴王的经历。在学生读完文章之后,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回答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三则故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故事,思考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鸡妈妈和猴王听取别人建议的过程,分析在接纳或者不接纳别人建议后发生的事情及其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此部分阅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分析三则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深化对于“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不一定必须要听”这一观点的认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小动物们是如何给出别人建议的。
学生活动: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发现大部分小动物是从自身出发给别人提出建议,有两个特殊的动物是“别有用心”以及“说假话”。
【设计意图】通过深入分析小动物提建议的出发点,帮助学生明确建议该不该听以及为什么有些建议不能听。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如何判断建议对自己有没有帮助。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会判断建议是否有用的方法。
任务四、结合生活,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在面对别人建议时该怎么做,并引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和智慧的观点。
学生活动:学生在明确如何处理别人的建议,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建议都必须听从。感受读书的快乐,产生读书的热情。
【设计意图】联系日常,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判断他人提出的建议要不要听?如何判断建议适不适合自己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