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新教材】10.2 滋养心灵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新教材】10.2 滋养心灵 教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对初中学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帮助同学们从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从守护生命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本单元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两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第四单元规划并实现美好人生奠定基础。 本节课“滋养心灵”是“保持身心健康”的第二框内容,这一框阐述了心理健康、精神丰富的重要性以及滋养心灵的方法,引导学生改善心理状况,磨练意志,增强生命性,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将心健康,提升精神境界,做到知行合一。 本节课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滋养心灵的重要性。第二层意思,滋养心灵的方法:其一,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健康一方面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却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保持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其二,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关键期,心理情绪变化不定。尽管他们尚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但急于摆脱成年人的束缚,会有意无意表现出一些叛逆倾向,并格外倾心于用比较极端的方式释放压力。这种极端方式,既可以是指向外部的暴力行为,也可能是指向自身的行为,如自残、自杀等。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少年遇到成长中的挫折,不是勇敢地去面对,而是逃避或绕开,有时用伤害生命的方式来应对,意志薄弱,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近年来,未成年人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而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时有发生。基于以上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情况,教材设计了“滋养心灵”主题内容,旨在教育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对生命负责么既要爱护身体,又要滋养心灵;学会改善心理-之状况,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不断丰富精神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提升精神界,做到知行合一。
核心素养分析
1.政治认同: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滋养心灵的重要性。 2.道德素养: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 3.法治观念: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4.健全人格:培养自律自强的品德、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全人格。 5.责任意识: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知道怎样滋养心灵。
教学重点
重点: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如何滋养心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 思考:我国设置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的意义? 小结: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我们该怎样滋养心灵 引入课题: 滋养心灵 学生思考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视频,新闻热点导课,告诉我们要爱护身体。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 最近,郑州的大学生迎来“夜奔”开封潮,他们三五结伴,凌晨扫辆共享单车,骑行四五个小时抵达五十公里外的开封,“不耽误早上喝碗胡辣汤”,夜骑车队绵延数十公里。对此,开封敞开怀抱展现出的欢迎姿态,对大学生们开启的宠爱、呵护专享模式,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气度。不管是当地交警凌晨护航,城管部门连夜设立共享单车接驳点,还是当地骑行驿站和志愿者们投入接待工作,都让城市的人性化温度进一步具象化,也收获了骑行大学生们的一众好评。 思考:(1)郑州万人大学生夜骑开封,这说明了什么? (2)这种现象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归纳总结: 1.滋养心灵的原因? (1)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2)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 活动二:(PPT图片+材料呈现) 情境一 小学时,小俊学习成绩很好,上初中后,成绩却不太理想。他逐渐失去了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在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小俊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经过老师的疏导,小俊的状态越来越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慢慢提升了。之后,他对心理健康学科产生了兴趣,并学会了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了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1)情境一中小俊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样解决自身问题的? (2)情境一中小俊调节自身状态的方法,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1)①小俊因成绩不理想,失去信心,学习状态很差。 ②解决方法:小俊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健康老师的专业帮助,状态变好,成绩提升。 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同时,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情境二 小明从小就热爱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他分享了自己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的心得体会,通过阅读体会,他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丰富。课余时间,他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一次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中,通过陪伴与交流,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与温暖。 情境二中,你从小明身上学到了什么?他的做法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启示? ①情境二中小明是通过阅读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②启示: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材料三 小林从小就热爱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他分享了自己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的心得体会,通过阅读体会,他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丰富。课余时间,他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一次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中,通过陪伴与交流,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与温暖。 提示 1.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3.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4.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置身情境, 结合时代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结合PPT图片事例和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滋养心灵的原因。 结合材料探究滋养心灵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 1. .保持身心健康,我们既要爱护身体,又要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下列能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的是( D ) ①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科学合理锻炼 ②在学校的组织下一起收看“天宫课堂” ③参加逃生演练,掌握自救技能 ④参加“书香校园”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 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下列表现属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是( C ) ①具有生命的活力 ②强壮的身体 ③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④积极的内心体验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请你将下面以“滋养心灵”为主题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了增强我们珍爱生命的意识,保持身心健康,滋养心灵,我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① ② ③ 倡议人:×× 倡议时间:×年×月×日 答案: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②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③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课堂练习有助于检测学习效果,从而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滋养心灵。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