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5.2 预防犯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盗窃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拘禁罪”都是犯罪行为,都有受到相应处罚。一、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作用及其内容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内容: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规定探究与分享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对比分析上述行为。据此,你能总结出犯罪的含义和特征吗 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最本质特征法律标志法律后果3、刑罚的含义和种类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含义:刑罚的种类刑法是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一部法律。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注意区别: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二、加强自我防范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案例分析: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①思想道德素质不高;②法治观念淡薄;③明辨是非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不能正确对待老师、长辈的批评教育;⑤不能及时改正不良行为;⑥交友不慎、误交损友等。未成年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1.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