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5课《彩塑》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第5课《彩塑》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彩塑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学科 授课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彩塑 计划学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彩塑的定义、分类以及中国古代各历史阶段彩塑的艺术特点,掌握欣赏彩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不同时期彩塑作品的学习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从历史发展角度掌握不同时期彩塑的艺术特点。 (2)了解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等典型彩塑作品的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把握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格演变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2)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彩塑作品(如敦煌石窟彩塑与“泥人张”彩塑)在艺术表现手法和主题内容上的异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 (2)《彩塑》原文及相关图片资料。 (3)敦煌莫高窟、辽代华严寺、晋祠圣母殿、双林寺、清末“泥人张”彩塑的典型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性活动,检查学生出勤情况,调整学生状态,为新课的开始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中国古代的艺术瑰宝——彩塑。彩塑不仅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那么,什么是彩塑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基本概念。 (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教师:大家听说过哪些与彩塑相关的故事或艺术品呢? (生:敦煌莫高窟、泥人张等)教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对彩塑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其基础知识。 讲解彩塑的基础知识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XX页。(展示课本内容) 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教师:这段定义告诉我们,彩塑是以泥土为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制成的艺术品。它不仅需要塑形,还需要绘制颜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彩塑根据摆放位置可以分为哪几类。 教师:(展示多媒体资料)彩塑主要分为四类: 石窟彩塑 庙宇彩塑 陵墓彩塑 民俗彩塑 教师:谁能说说这四类彩塑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A:石窟彩塑一般位于洞窟内,与佛教文化有关;庙宇彩塑则多见于寺庙,主要供奉神祇;陵墓彩塑用于陪葬,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民俗彩塑更贴近生活,表现民间风俗。 教师:很好!你总结得非常到位。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一些典型的彩塑作品。 典型彩塑作品介绍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敦煌石窟彩塑。 教师:(展示多媒体资料)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 教师:敦煌地理位置特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因此,莫高窟的彩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艺术价值极高。 教师:(继续读课文)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洲。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洲…… 教师:乐撙和尚的故事告诉我们,莫高窟的建立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现存的2000多身彩塑,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古代工匠们以纯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泥塑和彩绘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段描述,你们认为古代工匠在制作彩塑时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学生B:需要有很好的塑形技巧,还要会绘画,最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非常好!确实如此。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辽代华严寺彩塑的主要特点。 教师:(读课文)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教师:辽代彩塑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更加注重细节的表现。 教师:(展示宋代晋祠圣母殿的侍女像)宋代彩塑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 教师:(读课文)《侍女像》进一步体现了人神统一的风格。这是晋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殿内共有43尊泥塑彩绘人像,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塑造得更好。 教师:从这些侍女像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C:感觉她们非常逼真,好像真的在说话一样。 教师:对,这种逼真感正是宋代彩塑的一大特点。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明代的彩塑。 教师:(展示平遥双林寺千佛殿的壁塑)在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墙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结合而成的。 教师:(读课文)课本中的《童子观世音》即是其墙壁上的一组雕像,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该寺彩塑的精华。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雕塑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D:它们看起来很有动感,很生动。 教师:对,这些雕塑融合了多种雕刻技法,显得非常生动。最后,我们看一下清末“泥人张”的彩塑。 教师:(读课文)“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雕塑艺术功能重新开发,一改古代雕塑服务于陵墓和梵宇庙观的宗旨,转向对现实的人世生活的描写,从而扩大了题材范围。 教师:“泥人张”的作品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世俗性。 教师:同学们,“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有哪些特点? 学生E:它们更关注现实生活,色彩丰富,刻画细腻。 教师:非常好!“泥人张”的作品不仅色彩丰富,而且题材广泛,深受人们喜爱。 讨论与总结 教师:通过以上介绍,同学们对各个时期的彩塑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内容题材及表现形式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大家思考、讨论。 学生F:唐代彩塑比较庄严,辽代彩塑注重细节,宋代彩塑更接近生活,明代彩塑技艺复杂,清代的“泥人张”则更贴近现实。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每个时期的彩塑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这些彩塑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彩塑的特点。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能够对彩塑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彩塑艺术的其他方面。谢谢大家!
课后作业布置 (1)结合敦煌莫高窟、晋祠侍女像以及“泥人张”的彩塑作品,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彩塑在艺术特点上的差异,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选择一种彩塑类型(如石窟彩塑、庙宇彩塑等),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介绍该类型彩塑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