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活中的变化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近代上海的人们能够从中文报纸上寻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早出现在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2、1919年春,在上海不可能看到的是 ( )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在吃西餐B轮船来往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C报童在街上叫卖:“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D人们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3、1913年,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要了解江汉平原的棉花等级、棉花价格等相关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乘轮船到湖北师弟考察 B在《申报》刊登有关广告C拍电报了解行情 D邮寄信件了解行情4、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A男子剪辫子 B女子停止缠足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5、民国以后,反映社会习俗改变的现象有( )A出门坐火车。沟通用电话 B人人读报纸、家家看电视C男子去科考、女子学绣花 D男子剪辫子、女子拒缠足6、材料题材料一 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修筑了吴凇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客运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事先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同意,运行不久,火车又轧死了人。清政府遂以28万两白银赎回铁路,随即拆毁,将铁轨抛入大海。 材料二 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义和团揭贴21教育网材料三 要想富,先修路。——当代一句流行语请回答:(1)从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的命运和义和团的揭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铁路的什么态度?(2)说说铁路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哪些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