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某环球帆船赛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拉开序幕,于荷兰海牙收官。下图为“环球帆船赛路线图”。读图,完成1~2题。1.帆船停靠城市所在区域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伊塔加 奥克兰广州 墨尔本2.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布不均衡,各大洲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只位于低纬度地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只分布在高原、高山地区 2018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 906万人,常住人口9 605万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3~4题。3.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主要的原因是 ( )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工业、商业贸易繁荣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4.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自然环境恶劣 资源较为贫乏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2017年度和2018年度浙江省连续两年净流入人口居全国第二。下图为“2010年浙江省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2010年,浙江省 (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差异较小西部地势起伏小,人口较少西南部水资源少,环境承载力小东北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6.大量人口流入浙江省,对该省的影响是 ( )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增加就业机会影响地域文化特点 减小环境压力 下图为“我国浙江、安徽两省某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7~8题。7.造成浙江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大量劳动力迁入 人口自然增长快出生率迅速上升 老龄化问题加重8.导致浙江、安徽两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地形 气候经济 交通 人口净迁移率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为“安徽省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 )2011年 2013年2015年 2018年10.近年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反映了该省 ( )外出务工人数增加 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常住人口不断减少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自2017年以来,我国西安、成都、武汉、天津、长沙等城市接连出台“招贤揽才”的政策。政策主要包括放宽落户的门槛和限制、提供人才安居住房、发放人才租房补贴等。新政策促进了上述城市人口的增长。据此完成11~12题。11.相比于天津,长沙吸引人才迁入的有利条件是 ( )工资收入更高 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成本较低 就业机会更多12.“招贤揽才”的政策也会带来若干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 )城市交通拥堵 就业压力增加社会治安较乱 住房价格上涨 “铁锈八州”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地,而“加德佛三州”则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1970年后,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崛起,美国传统制造业逐渐走向衰落,大量人口从“铁锈八州”向“加德佛三州”转移。读“铁锈八州”和“加德佛三州”位置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导致人口大量从“铁锈八州”向“加德佛三州”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气候 资源 教育 经济14.大量人口迁出对“铁锈八州”的影响是 ( )加剧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乏力人地矛盾突出 产品品质下降 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人口理论概念。下图示意适度人口。据此完成15~16题。15.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 ( )由每人平均产量决定是一个具体的固定值与当地资源量呈正相关一直高于实际人口量16.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适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大兴安岭北部 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台湾南部 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 709.82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但人口仅有1.46亿,且老龄人口占比高。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工业、科技基础雄厚,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球前十五。下图为“俄罗斯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影响俄罗斯北冰洋沿岸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气候 地形交通 水源18.目前学者普遍认为俄罗斯人口远小于其人口合理容量,其依据包括 ( )①国家军事力量雄厚 ②国家自然资源丰富③国家科技发展水平高 ④人均消费水平低①② ②③③④ ①④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下图为“1990~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统计图”。据此完成19~20题。19.图示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表明 (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20.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调整人口合理容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图1为“2017年海南岛人口分布统计图”,图2“为2012~2017年海南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图1图2(1)概括海南岛的人口分布特征。(4分)(2)2015~2016年海南省净迁入人口 (填“增加”或“减少”),说明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首份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7亿,比2000年增长9.7%。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发展特点。(4分)(2)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4分)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成都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假开展以人口为主题的地理调查。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调查发现许多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是四川的普遍现象。(1)“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是四川的普遍现象,反映了有大量民工流出,主要流往哪些地区 为什么 (6分)(2)如果你是政府主管,为解决“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6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1990年和2000年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江三角洲(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1)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并分析原因。(6分)(2)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 (填“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6分)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1.C [从图中可以看出,帆船停靠的城市中广州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千米超过100人,故选C项。]2.B [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故选B项。]3.A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4.A [甲是我国的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5.D [读图,浙江省东北部和东南部人口密度大,区域人口密度差异大,东北部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人口集中,A错,D正确;浙江省西部和南部为山地,地势起伏较大,B错;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资源较为丰富,C错。]6.C [外来人口主要流入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并未改变其人口分布格局,A错;人口流入浙江省,会造成流入地区就业压力变大,不会增加就业机会,B错;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影响其地域文化特点,C正确;会加大环境的压力,D错。]7.A [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造成常住人口数量高于户籍人口数量。]8.C [导致浙江、安徽两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9.B [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人口净迁出是指人口迁出大于人口迁入,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净迁入是指人口迁出小于人口迁入,人口净迁移率大于0。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2013年,B正确。]10.B [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由小于0逐渐变为大于0,说明该省由原来的净迁出变为净迁入,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减少,A错误;投资环境的改善,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人口迁入,B正确;2013~2018年,人口净迁移率大于0,人口净迁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故C错误;此图看不出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D错误。]11.C [天津属于超大城市,经济比省会城市长沙要发达,生活成本要高得多,所以相比于天津,长沙吸引人才迁入的有利条件是生活成本较低,C正确。长沙工资收入、就业机会、基础设施都不如天津,A、B、D错误。故选C。]12.B [“招贤揽才”的政策会带来若干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分流了很多就业岗位,导致就业压力增加,B正确。“招贤揽才”政策引入的是高科技人才,数量少,对交通、住房、治安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13.D [据材料分析,“铁锈八州”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地,美国传统制造业逐渐走向衰落,导致该区域经济衰落,就业机会变少,人口迁出;“加德佛三州”则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是新兴工业区,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人口迁入。因此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大量从“铁锈八州”向“加德佛三州”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A、B、C错误。]14.B [大量人口迁出,“铁锈八州”环境污染会减轻,A错误。大量人口迁出,劳动力减少,部分技术人才也迁出,导致经济增长乏力,B正确。大量人口迁出,“铁锈八州”人口减少,人地矛盾得到缓解,C错误。大量人口迁出对产品品质影响不大,D错误。]15.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每人平均产量是由人口数量决定的,而不是适度人口由每人平均产量决定的;适度人口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短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当地资源量越丰富,适度人口数量越大,两者呈正相关;适度人口数量不一定一直高于实际人口数量。故C选项正确。]16.D [台湾南部水热条件最为丰富,生产力水平最高,单位面积适度人口数量最多;大兴安岭北部气候寒冷,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新疆绿洲水资源短缺,适度人口数量少。故D选项正确。]17.A [读俄罗斯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可知,北冰洋沿岸人口分布稀少,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候,北冰洋沿岸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寒冷),常年被冰雪覆盖,冻土广布不适宜人类生存, A正确;北冰洋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水源条件较好,从地形、水源角度看适宜人类生存,但是气候寒冷,所以地形、水源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B、D 错误;交通运输布局受到经济、技术的影响,北冰洋沿岸人口稀少,交通运输布局少,交通因素不是导致北冰洋人口稀少的因素, C错误。故选A 。]18.B [人口容量受当地的资源、技术、对外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影响,与军事力量关系不大,①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俄罗斯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因此能够容纳的人口较多,人口合理容量较高,②正确;俄罗斯经济较为发达,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并且临近海洋,海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所以人口合理容量较高,③正确;俄罗斯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④错误。故选B。]19.B [据图可知,生态超载日逐渐提前,原因主要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消耗的速度加快,B正确;如果资源更新周期变短,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A;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也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C;经济下滑,对资源的需求减少,地球承载的压力减小,该日期应推迟,排除D。]20.C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加大资源的消耗,使生态超载日更加提前,A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主要由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等决定,不能主观调整,B错误;为遏制生态超载日提前,人类应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正确;地球产出的资源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增加,D错误。]21.(1)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多,内陆少;平原多,山区少;沿交通线分布;海口、三亚等城市人口多。(2)增加 提供劳动力;有利于资源开发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2.(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寿命不断提高。(2)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将使美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小。23.(1)四川民工主要流向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对民工有较强的吸引力。(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回乡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回乡民工参加工作;政府组织培训农民工学习技术,提高农民工素质。24.(1)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不断加剧。原因: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2)变小 原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