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早期社会主义的探索 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的探索 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的探索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
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文中“另一条道路”是指(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 D.武装斗争政策
3.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
年份 1921 1923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 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
4.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以下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粮食税 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 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5.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④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表是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 1928-1929 1930-1932 1933-1937 1938-1940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470 460 440-450 420-430
A.国内战争的破坏 B.德国法西斯的进攻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7.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颁布新宪法
8.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9.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了形成了斯大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 ②东欧各国大都曾照搬这一模式
③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④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1.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又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2.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下列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粮食税 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 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 D.创建斯大林模式
14.斯大林说过:“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由此可以看出,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商业
15.1921年,一位莫斯科居民在写信时,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16.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过于贫困,农业生产力也很低下
B.农民强烈要求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广阔的国际市场
17.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正在学习怎么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材料二:
(1)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怎样的国情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倒退到资本主义”的说法正确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2)分析材料二中苏俄(联)工业产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领导者,并分析苏俄(联)工业产值发生变化对本国产生了怎样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B A C B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A B C B
二、材料题:
(1)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不正确;理由: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事实证明了列宁的正确。到1925年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苏联确立了工业化方针,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领导者是斯大林。影响:使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项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