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知识清单梳理
七年级地理试卷 2024.12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计60分)
冬去春来,广东当地清晨经常雾霭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2.受此天气现象影响,当地网购量增加的商品可能有( )
A.电风扇 B.洗衣机 C.加湿器 D.除湿机
3.关于“回南天”对生产生活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降低,适宜登山踏青 B.降水量大,造成城市内涝
C.万里晴空,适合晾晒衣物 D.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某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处人工水塘。干季时,每天都有大量野生动物前来饮水,摄影师前往拍摄。右表为某自然保护区某日不同时段的气温与可拍摄到的动物。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时段(时) 气温(℃) 野生动物
0~6 21~27 花豹、狮子
6~12 21~40 珍珠鸡、斑马
12~16 40~43 斑马、狒狒
16~22 28~40 黑斑羚、狮子
22~24 27~28 长颈鹿、大象
4.当日6—12时和12—16时都能拍摄到的动物是( )
A.狮子 B.斑马 C.黑斑羚 D.珍珠鸡
5.当日最低气温大致在( )
A.6时 B.12时 C.14时 D.16时
新西兰由南岛、北岛及周边一些岛屿组成,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75%以上,天然牧场和农场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下图为新西兰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新西兰南岛的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B.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C.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D.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7.影响新西兰南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8.为新西兰南岛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向( )
A.东风 B.西风 C.北风 D.南风
随着共享理念逐渐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城市出现了共享雨伞。共享雨伞是指在降水较多的商业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区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下列关于从b→c→d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减少 D.逐渐增加
10.从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图中各地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是( )
A.a地 B.c地 C.d地 D.e地
11.影响cd两地降水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但这里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右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捕雾网。完成下列小题。
12.阿塔卡马沙漠位于( )
①低纬度地区 ②北回归线以北 ③太平洋西岸 ④南美洲西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阿塔卡马沙漠的人们利用捕雾网收集水汽,可以( )
①改变当地的气候特征 ②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
③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④体现人类因地制宜的智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理图表的阅读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从图中可以推断出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5.该气候一般分布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B. C. D.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读亚欧大陆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伦敦、济南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小题。
16.与济南相比,伦敦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寒冷 B.夏季炎热 C.全年少雨 D.年温差小
17.“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是因为伦敦的冬天( )
A.气温低 B.降水多 C.日照强 D.台风多
右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8.甲阴影区域位于( )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19.乙阴影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0.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
A.草原分布带 B.人口稀疏区 C.冰川分布区 D.主要森林带
图中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降水量所做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1.丙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2.甲、乙两气候在地区上的分布为( )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大陆西岸、乙在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地区、乙在沿海地区 D.甲、乙同处温带大陆的东岸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打破了多项气候记录,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巨大影响,下列排列顺序符合框图结构的是( )
①海平面上升 ②极地地区冰川融化 ③淹没沿海低地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24.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B.海底火山的喷发 C.板块的碰撞和挤压 D.温室气体的排放
25.为降低这种气温变化对全球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在南北极植树造林
C.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D.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当这个比例上升至14%时,标志着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图中( )
A.中国将于202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B.英国和德国同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C.日本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 D.法国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进程最慢
27.推测瑞典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①劳动力不足 ②国防兵源不足 ③就业岗位不足 ④人口增长过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口机械增长是指某地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口回流现象,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从常住地返回原户籍地,经济发达地区受此影响显著,人口迁出量大。下图为2022年中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增长情况统计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28.图中受人口回流影响最显著的是( )
A.广东 B.四川 C.湖北 D.广西
29.关于2022年四省区常住人口增长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川人口自然增长量最高 B.广东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
C.广西常住人口增长量居首位 D.湖北人口机械增长量最低
30.广东省出现人口机械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C.社会医疗保障水平下降 D.产业智能化水平提高
二、综合题
31.(12分)
唐宋以来,竹子、梅花与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竹子“宁折不弯”的气节被人们广为称颂,其喜温暖湿润,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及竹子分布图与A、B、C三地气候资料。
(1)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海洋上的等温线比陆地上的等温线更加______(填“平直”或“弯曲”)。A地为青藏高原,当地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因素。
(2)读图可知,竹子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大多在20℃______(填“以上”或“以下”),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带,沿海地区______(填“多”或“少”)于内陆地区。
32.(14分)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被称为“赤道雪峰”,探险者们对此有质疑,经过亲身实践,拍摄到了从山麓到山顶,类似从热带到极地景观变化的照片,人们对乞力马扎罗山顶有积雪的质疑才停止。遗憾的是,气候变暖使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积雪面积萎缩了80%以上。在未来的20年内,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盖将面临彻底小时的危险。下图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乞力马扎罗山景观示意。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探险者从非洲西海岸登陆,穿越大片茂密的森林一路向东抵达乞力马扎罗山。沿途西部以______气候为主,东部以______气候为主。
(2)探险者对山顶积雪的态度,从质疑到求证,体现了科学探索的过程。请补充完下图。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33.(14分)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稀疏。这样的分布特点与气候条件、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自然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气候条件方面,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______纬度地区,比如亚洲的______部和______
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热量、降水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2)海陆位置方面,人口集中分布在______地区。
(3)地形地势方面,人口大都分布在______这种地形。
(4)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过大会对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有人提议将人口密集区的人口迁移至图中A处或者B处,你是否同意该提议?任选一地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