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浙教版科学七上期末测试卷(B)(含解析 无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素养测评】浙教版科学七上期末测试卷(B)(含解析 无答题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四章(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1.工程是人们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建造人工物的实践活动,可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下列有关工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现代技术与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B. 工程有约束条件和验收标准,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C. 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越来越密不可分,高度融合
D. 工程与需求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每项工程只满足人们一项特定需求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开春的草莓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草莓细胞中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核
4.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根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粗心的同学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量了甲、乙、丙三个同学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7.8℃,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人的体温都是37.8℃ B. 甲的体温是37.8℃
C.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7.8℃ D.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7.8℃
5.(2023 柯桥区期末)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分别取名为“宸宸”“琮琮”“莲莲”(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是生物,因为它们有高智商
B. 它们是生物,因为它们能运动
C. 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D. 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6.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 地震的发生 B. 洪水的暴发 C. 火山的喷发 D. 海陆的变迁
7.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
A. 北半球处于夏季 B.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 PMQ为昏线 D. 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
8.(2023 鄞州区期末)在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浙江主场活动上,宁波宣布启动建设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项目,惠及中华凤头燕鸥、镇海棘螈等80个物种。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树立保护意识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
9.(2023 临海市期末)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9°N,100.2°E)发射升空。根据地理位置判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
A. 东半球、中纬度 B. 西半球、高纬度
C. 南半球、低纬度 D. 北半球、高纬度
10.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大鲵终身用鳃呼吸,与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B. 鲢鱼身体呈流线型,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C. 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
D. 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11.如图所示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为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B. 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结构③
C. 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
D. 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结构⑤
12.下列关于宇宙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B. 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C. 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
D. 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可能出现月食
13.如果没有参照物,则不能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正确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
C.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 人在上升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14.如图所示为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与底盘垂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 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 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15.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  )
A. v= B. v= C. v= D. v=
二、填空题(共7大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6.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如:①常绿阔叶树冬季落叶;②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③鸟类的前肢变成翼;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长出致密的毛;⑤鲫鱼身体呈纺锤型,长有许多鳍;⑥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
在以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中,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是 ______;与寒冷环境相适应的是 ______。
17.认真阅读图片,填上正确的数据:
(1)如甲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______,此木块的长度是 ______cm。
(2)如乙图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 ______mL。
(3)如丙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
18.小松买到一只蝾螈,并查阅到蝾螈的分类检索如图甲所示。为确定该蝾螈的种类,小松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如图乙),并观察到其脑后无凸出的羽状鳃、腹部有斑块。
1a 脑后有凸出的羽状鳃……墨西哥蝾螈 1b 脑后无凸出的羽状鳃……2 2a 体长超过 10 厘米……火蝾螈 2b ▲ ……3 3a 通体为黑色,腹部有斑块……红腹蝾螈 3b 通体为褐绿色,腹部无斑块……红斑蝾螈
(1)根据检索表中的信息,请写出“2b”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只蝾螈的体长为______________cm。
(3)该蝾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比红腹蝾螈与墨西哥蝾螈的    。 (选填“远”或“近”)
19.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
(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______。
(2)“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 ______。
(3)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则它可能位于 ______(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20.如图1所示是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它们在5s内飞过了1250m的距离,则飞行速度为 ______m/s。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甲:v乙=______,当时间t=______s时,两车相距12m。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的方向应该根据 ______来判断。
(2)农机站位于水电站的 ______方向,学校位于医院的 ______方向。
(3)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______向 ______。
(4)图中的比例尺转换为文字式应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______米。如果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实际距离为 ______米。
22.显微镜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秋想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请你指导小秋完成实验。
(1)如图中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是操作顺序是 ______(填图中序号)。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选填字母)。
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三、实验探究题(共3大题,每空2分,共计22分)
23.小科家进行装修时用到两卷规格不同的细铜丝,有一卷的标签上标注了细铜丝直径d1=0.8mm,另一卷上的标签已脱落,此时小科身边没有刻度尺。
(1)小科设计了以下测量步骤。
①将两卷细铜丝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1。
②数出d1=0.8mm的细铜丝缠绕的圈数为n1,另一种细铜丝缠绕的圈数为n2。
③另一种细铜丝的直径为d=______(用上述已知量表示)。
(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科一共测了三次,每次细铜丝都重新绕过,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较抽象、难以观测的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测量的量来认识,这种科学方法叫转换法。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 ______(选填字母)。
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用排水法进行测量
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
24.为了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小科在易拉罐的底部中心位置打了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将罐的顶部有拉环的这一个圆面剪去,用硬纸板制作了一个直径略小于易拉罐的圆筒,使易拉罐恰好能套在它的外面,在圆筒的一端包上如图乙所示的半透明的方格纸(格子与LED发光单元等大)并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
像距s/cm 4.0 6.0 8.0
像的高度h/cm 2.0 3.0 4.0
(1)小科应该将半透明的方格纸包在圆筒的 ______(填“A”或“B”)端。
(2)小科将光源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多次改变光屏的位置,记录下像距和像的高度如表所示,则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比较于烛焰,下列关于小科选用的“F”形LED光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选填字母)。
A.LED发光体的亮度更亮,成的像更明显
B.选用“F”形光源更便于研究像和光源的正倒关系
C.选用“H”形光源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
25.近年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次序 A不饮酒 B饮一杯啤酒 C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①
第三次 25.1 35.0 51.3
说明: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并记录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这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属于 ______(选填字母)。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
C.搜集证据 D.表达交流
(2)请帮林子将表中C组第二次测量得到的数据①填上: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_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 ______。
(4)小林还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四、综合能力题(共3大题, 总计20分)
26.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关于地球构造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以下证据支持这一假说的有 ______(选填字母,可多选)。
A.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C.舌羊齿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的岩层中被发现
(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不断从大洋中脊涌出,推开洋壳两边的岩石,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动力来源提供了证据支持。请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判断图甲中A、B两处岩石年龄较老的是 ______处。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甘肃地震多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已具备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通过手机提示发出地震预警信息的能力。小科收到的预警信息如图乙,你认为小科可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避险?
27.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 铁 5200
(1)飞机在飞行速度接近声速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 ______(填“夏季”或“冬季”)更容易成功。
(2)在长为1768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4.86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28.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地向上飞。
(1)要比较2个水火箭哪一个竖直上升的高度更高,实验中难以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____________来间接比较。
(2)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处起飞,到C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秒曝光一次,仅从拍摄的照片分析,可判断水火箭上升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是 ______。
(3)下表是小组同学制作的水火箭的功能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性 水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t≥6秒 水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3秒≤t<6秒 水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t<3秒或不能升空
小组同学借助手机的速度监测软件,获得了某次水火箭发射过程中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据此,该水火箭功能指标被评为优秀,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四章(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1.工程是人们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建造人工物的实践活动,可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下列有关工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现代技术与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B. 工程有约束条件和验收标准,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C. 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越来越密不可分,高度融合
D. 工程与需求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每项工程只满足人们一项特定需求
【答案】D
【解析】A.说法是正确的。现代技术与工程通常涉及多个子系统和复杂的交互,因此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B.说法也是正确的。工程设计通常需要满足特定的约束条件,并且有明确的验收标准,工程的实施是设计方案的具体实现。
C.说法是正确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高度的融合,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推动了工程的发展,而工程实践又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D.说法是不正确的。工程与需求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一项工程往往可以满足多种需求,而一项需求也可能通过多种工程来实现。
因此,正确答案是D。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操作错误;
B.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试管倾斜,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未倒放,试管未倾斜,标签没有对准手心,故A错误;
D.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避免酒精洒出,引发火灾,操作错误
故答案为B
3.开春的草莓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草莓细胞中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核
【答案】C
【解答】解: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
B、细胞膜由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错误;
C、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C正确。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C。
4.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根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粗心的同学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量了甲、乙、丙三个同学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7.8℃,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人的体温都是37.8℃ B. 甲的体温是37.8℃
C.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7.8℃ D.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7.8℃
【答案】B
【解答】解:由题可知,体温计使用之前甩了,故甲的体温是正确的,但是后来乙丙同学没有甩,导致体温测量出现错误,由此可知甲的体温是37.8℃;
故选:B。
5.(2023 柯桥区期末)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分别取名为“宸宸”“琮琮”“莲莲”(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是生物,因为它们有高智商
B. 它们是生物,因为它们能运动
C. 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D. 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答案】C
【解答】解:ABD.虽然它们有超高的智商、能产生运动,但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ABD错误。
C.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C正确。
故选:C。
6.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 地震的发生 B. 洪水的暴发 C. 火山的喷发 D. 海陆的变迁
【答案】B
【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构造学说能解释地震的发生、火山的喷发、海陆的变迁。洪水的爆发不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故选:B。
7.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
A. 北半球处于夏季 B.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 PMQ为昏线 D. 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
【答案】C
【解答】解:读图可得,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是冬季,北回归线上昼短夜长,PMQ为昏线。
故选:C。
8.(2023 鄞州区期末)在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浙江主场活动上,宁波宣布启动建设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项目,惠及中华凤头燕鸥、镇海棘螈等80个物种。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树立保护意识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
【答案】B
【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博物馆。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B正确。
故选:B。
9.(2023 临海市期末)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9°N,100.2°E)发射升空。根据地理位置判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
A. 东半球、中纬度 B. 西半球、高纬度
C. 南半球、低纬度 D. 北半球、高纬度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9°N,100.2°E)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故选:A。
10.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大鲵终身用鳃呼吸,与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B. 鲢鱼身体呈流线型,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C. 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
D. 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答案】A
【解答】解:A.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不恰当;
B.缝鱼属于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水的阻力,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B恰当;
C.蛇属于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C恰当;
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D恰当。
故选:A。
11.如图所示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为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B. 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结构③
C. 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
D. 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结构⑤
【答案】B
【解答】解:A、①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A正确。
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③叶绿体,如根毛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错误。
C、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因此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细胞核,C正确。
D、⑤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在作糖拌西红柿时,加入糖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了,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⑤液泡中,D正确。
故选:B。
12.下列关于宇宙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B. 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C. 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
D. 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可能出现月食
【答案】D
【解答】解:太阳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天体,有炽热的气体组成;火星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
故选:D。
13.如果没有参照物,则不能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正确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
C.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 人在上升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答案】B
【解答】解:A、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故B正确;
C、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人在上升电梯中,人和地面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14.如图所示为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与底盘垂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 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 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答案】B
【解答】解:A、杆的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地球会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故B符合题意;
C、一天内,正午时,阳光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杆影最短,故C不符合题意;
D、简易计时模型是根据影子的方位计时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  )
A. v= B. v= C. v= D. v=
【答案】B
【解答】解:设全程路程为s,
则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1=,
物体在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2=,
物体全程用的时间:t=t1+t2=+=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
v=。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大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6.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如:①常绿阔叶树冬季落叶;②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③鸟类的前肢变成翼;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长出致密的毛;⑤鲫鱼身体呈纺锤型,长有许多鳍;⑥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
在以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中,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是 ______;与寒冷环境相适应的是 ______。
【答案】③;⑤⑥;①④
【解答】解:③鸟类的前肢变成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⑤鲫鱼身体呈纺锤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⑥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便于呼吸,这些都是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②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环境相适应;①常绿阔叶树冬季落叶,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会长出致密的毛,都是与寒冷环境相适应的。故答案为:③;⑤⑥;①④
17.认真阅读图片,填上正确的数据:
(1)如甲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______,此木块的长度是 ______cm。
(2)如乙图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 ______mL。
(3)如丙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
【答案】(1)1mm;2.00;(2)44;(3)-22。
【解答】解:(1)刻度尺的一大格是1cm,每一大格分为10小格,则每一小格的长度为1mm,故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木块的起始端在2.00cm处,末端在4.00cm处,木块的长度为L=4.00cm-2.00cm=2.00cm;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相平,此量筒的一大格是10mL,每一大格是10个小格,则一小格是1mL,现在液体的凹液面于40mL上面第4格,即读数为44mL;
(3)温度计的一大格表示10℃,每一大格分为10小格,则每一小格的温度是1℃,此时温度计内液面在-20℃以下的第2格,即读数为-22℃。
故答案为:(1)1mm;2.00;(2)44;(3)-22。
18.小松买到一只蝾螈,并查阅到蝾螈的分类检索如图甲所示。为确定该蝾螈的种类,小松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如图乙),并观察到其脑后无凸出的羽状鳃、腹部有斑块。
1a 脑后有凸出的羽状鳃……墨西哥蝾螈 1b 脑后无凸出的羽状鳃……2 2a 体长超过 10 厘米……火蝾螈 2b ▲ ……3 3a 通体为黑色,腹部有斑块……红腹蝾螈 3b 通体为褐绿色,腹部无斑块……红斑蝾螈
(1)根据检索表中的信息,请写出“2b”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只蝾螈的体长为______________cm。
(3)该蝾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比红腹蝾螈与墨西哥蝾螈的    。 (选填“远”或“近”)
【答案】(1)体长不超过10厘米;(2)8.10cm;(3)红斑蝾螈;(4)近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2a体长超过10厘米,因此2b的内容为:体长不超过10厘米;
(2)由图乙可知,刻度尺1cm被分为10小格,每小格代表的长度为0.1cm=1mm,科研人员选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蝾螈的一端与1.0cm刻度线对齐,读作1.00cm,蝾螈另一端与9.1cm刻度线对齐,读作9.10cm,所以蝶螈的体长L=9.10cm-1.00cm=8.10cm;
(3)由图甲可知,蝾螈体长不超过10cm,2b分类为:3;腹部的特征:通体为褐绿色,腹部物斑块,3b分类为:红斑蝾螈;所以图乙所示的蝶螈可能是:红斑蝾螈。
(4)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脑后都无凸出的羽状鳃。墨西哥蝾螈脑后有凸出的羽状鳃。所以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更近。
故答案为:(1)体长不超过10厘米;(2)8.10cm;(3)红斑蝾螈;(4)近。
19.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
(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______。
(2)“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 ______。
(3)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则它可能位于 ______(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答案】(1)水星;
(2)自东向西;
(3)银河系。
【解答】解:(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
(2)“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自东向西,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3)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近500个卫星、至少120万个小行星、一些矮行星和彗星;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拥有数以百亿计的恒星;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银河系。
故答案为:
(1)水星;
(2)自东向西;
(3)银河系。
20.如图1所示是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它们在5s内飞过了1250m的距离,则飞行速度为 ______m/s。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甲:v乙=______,当时间t=______s时,两车相距12m。
【答案】静止;250;3:2;6。
【解答】解:(1)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
(2)它们在5s内飞过了1250m的距离,则飞行速度:v==250m/s;
(3)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都为24m时,t甲=4s,t乙=6s,
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甲==6m/s,v乙==4m/s,
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v甲:v乙=6m/s:4m/s=3:2;
(4)设当时间为t时,两车相距12m,
根据v=可得:v甲t-v乙t=12m,
即:6m/s×t-4m/s×t=12m,
解得t=6s。
故答案为:静止;250;3:2;6。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的方向应该根据 ______来判断。
(2)农机站位于水电站的 ______方向,学校位于医院的 ______方向。
(3)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______向 ______。
(4)图中的比例尺转换为文字式应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______米。如果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实际距离为 ______米。
【答案】(1)指向标;
(2)西南;正西;
(3)西北;东南;
(4)200;400;
【解答】解:(1)读图可知,该图有指向标,此图判断方向应该按照指向标来判断方向。
(2)据图中的指向标箭头所示方向为北,可判断,农机站位于水电站的西南方向,学校位于医院的正西方向。
(3)据图中的指向标箭头所示方向为北,可判断,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北流向东南。
(4)据图中的比例尺1:20000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如果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水电站到农机站的直线距离为2×200=400米。故答案为:(1)指向标;
(2)西南;正西;
(3)西北;东南;
(4)200;400;
22.显微镜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秋想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请你指导小秋完成实验。
(1)如图中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是操作顺序是 ______(填图中序号)。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选填字母)。
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答案】(1)③④②①;
(2)C。
【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分析图中序号所示的步骤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③④②①;
(2)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以便找到物像。所以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然后再寻找物像。
故答案为:(1)③④②①;
(2)C。
三、实验探究题(共3大题,每空2分,共计22分)
23.小科家进行装修时用到两卷规格不同的细铜丝,有一卷的标签上标注了细铜丝直径d1=0.8mm,另一卷上的标签已脱落,此时小科身边没有刻度尺。
(1)小科设计了以下测量步骤。
①将两卷细铜丝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1。
②数出d1=0.8mm的细铜丝缠绕的圈数为n1,另一种细铜丝缠绕的圈数为n2。
③另一种细铜丝的直径为d=______(用上述已知量表示)。
(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科一共测了三次,每次细铜丝都重新绕过,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较抽象、难以观测的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测量的量来认识,这种科学方法叫转换法。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 ______(选填字母)。
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用排水法进行测量
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
【答案】(1)×0.8mm;(2)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同;(3)ABC。
【解答】解:(1)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数出d1=0.8毫米缠绕的圈数为n1,另一种铜线缠绕的圈数为n2,则没有标签的细铜丝的直径为:d′=×0.8mm;
(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科一共测了三次,每次铜丝都重新绕过,结果三次测量结果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同;
(3)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没有采用转换法;
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测量排开水的体积得出小石块的体积,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采用了转换法;
所以,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AC。
故答案为:(1)×0.8mm;(2)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同;(3)ABC。
24.为了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小科在易拉罐的底部中心位置打了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将罐的顶部有拉环的这一个圆面剪去,用硬纸板制作了一个直径略小于易拉罐的圆筒,使易拉罐恰好能套在它的外面,在圆筒的一端包上如图乙所示的半透明的方格纸(格子与LED发光单元等大)并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
像距s/cm 4.0 6.0 8.0
像的高度h/cm 2.0 3.0 4.0
(1)小科应该将半透明的方格纸包在圆筒的 ______(填“A”或“B”)端。
(2)小科将光源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多次改变光屏的位置,记录下像距和像的高度如表所示,则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比较于烛焰,下列关于小科选用的“F”形LED光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选填字母)。
A.LED发光体的亮度更亮,成的像更明显
B.选用“F”形光源更便于研究像和光源的正倒关系
C.选用“H”形光源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
【答案】(1)A;(2)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3)AB。
【解答】解:(1)实验中,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使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B端周围环境太亮,看不清像;
(2)光源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即物距一定,研究像的高度h和像距s的关系,要物高一定,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
(3)A、蜡烛换成LED灯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故A正确;
B、选用“F”形光源更便于研究像和光源的正倒关系,故B正确;
C、选用“H”形光源不便于研究像和光源的正倒关系,不能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故C错误。
故选:AB。
故答案为:(1)A;(2)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3)AB。
25.近年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次序 A不饮酒 B饮一杯啤酒 C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①
第三次 25.1 35.0 51.3
说明: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并记录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这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属于 ______(选填字母)。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
C.搜集证据 D.表达交流
(2)请帮林子将表中C组第二次测量得到的数据①填上: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_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 ______。
(4)小林还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答案】(1)C;(2)53;(3)大;慢;(4)增加实验人数、增大饮酒量和测量次数。
【解答】解:(1)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事实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测量并记录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这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属于收集事实证据,故C正确;
(2)由图知C组的平均值是51,所以表中C组第二次测量数据为:51×3-48.7-51.3=53,所以表中的①是53;
(3)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4)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实验误差太大,具有偶然性。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实验人数、增大饮酒量和测量次数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
故答案为:(1)C;(2)53;(3)大;慢;(4)增加实验人数、增大饮酒量和测量次数。
四、综合能力题(共3大题, 总计20分)
26.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关于地球构造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以下证据支持这一假说的有 ______(选填字母,可多选)。
A.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C.舌羊齿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的岩层中被发现
(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不断从大洋中脊涌出,推开洋壳两边的岩石,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动力来源提供了证据支持。请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判断图甲中A、B两处岩石年龄较老的是 ______处。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甘肃地震多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已具备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通过手机提示发出地震预警信息的能力。小科收到的预警信息如图乙,你认为小科可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避险?
【答案】(1)BC
(2)A
(3)甘肃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随着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引起地壳的运动,导致地震的发生。
(4)在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护头,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二楼以上在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解答】解:A、“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与人们喜爱大熊猫有关,与“大陆漂移”无关,故错误。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正确。
C、人们在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的岩层中,都发现了距今2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化石,所以将上述几块陆地拼合起来,古老地层基本上也对接,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正确。
故选:BC。
(2)根据海底扩张学说的观点可知,离大洋中脊近,岩石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老,图中A距离大洋中脊比B远,所以A处岩石年龄较老。
(3)根据课本内容可知,甘肃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青藏高原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带,随着两个板块间的碰撞和挤压,引起地壳的变形和应力积累,最终导致地震的发生。
(4)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一、二楼可以快速跑到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三楼以上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故答案为:
(1)BC
(2)A
(3)甘肃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随着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引起地壳的运动,导致地震的发生。
(4)在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护头,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二楼以上在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27.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 铁 5200
(1)飞机在飞行速度接近声速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 ______(填“夏季”或“冬季”)更容易成功。
(2)在长为1768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4.86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答案】(1)冬季;(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铁制成的。
【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温度越低,传播速度越小,所以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冬季更容易实现超音速飞行。
(2)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可得:=4.86s;解得:v=5200m/s;查表可知: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故答案为:(1)冬季;(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铁制成的。
28.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地向上飞。
(1)要比较2个水火箭哪一个竖直上升的高度更高,实验中难以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____________来间接比较。
(2)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处起飞,到C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秒曝光一次,仅从拍摄的照片分析,可判断水火箭上升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是 ______。
(3)下表是小组同学制作的水火箭的功能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性 水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t≥6秒 水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3秒≤t<6秒 水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t<3秒或不能升空
小组同学借助手机的速度监测软件,获得了某次水火箭发射过程中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据此,该水火箭功能指标被评为优秀,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2)变速直线运动;(3)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等于8秒,符合优秀的评价指标。
【解答】解:(1)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就越大,所以实验中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
(2)如图丙所示,因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v=知,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3)由图丁知该水火箭在空中的飞行时间等于8秒,由评价指标中优秀的标准知该水火箭为优秀。
故答案为:(1)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2)变速直线运动;(3)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等于8秒,符合优秀的评价指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B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C B C B C B A A B D
13 14 15
B B B
二、填空题(共7大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6.③;⑤⑥;①④
17. 1mm;2.00; 44; -22
18.体长不超过10cm;8.10;红腹蝾螈;近
19.水星;自东向西;银河系。
20.静止;250;3:2;6。
21. 指向标;西南;正西;西北;东南;200;400;
22.③④②①;C。
三、实验探究题(共3大题,每空2分,共计22分)
23.×0.8mm;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同; ABC。
24. A;物距和物的高度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h和像距s成正比; AB。
25. C; 53;大;慢;增加实验人数、增大饮酒量和增加测量次数。
四、综合能力题(共3大题, 总计20分)
26. (每空2分)(1)BC
(2)A
(3)甘肃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随着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引起地壳的运动,导致地震的发生。
(4)在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护头,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三楼以上躲在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27.解:(1)冬季(2分)
(2)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可得:-=4.86s;解得:v=5200m/s;(2分)
查表可知: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2分)
28. (每空2分)(1)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2)变速直线运动;(3)其在空中上升的时间等于8秒,符合优秀的评价指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