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工农武装割据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以及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例,梳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自读教材、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2·1·c·n·j·y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必要性,可能性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课时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探索革命新道路上经历的艰难曲折,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为切入口,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并以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形式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的历史,以南昌起义为代表的武装斗争和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学习的重点。21教育网
通过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等内容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难点: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掌握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政权建设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分析,比较国民革命运动与工农武装割据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培养学生从必要性,可能性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学时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学时重点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
新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中国革命的四个时期导入新课。
二、讲述新课:
南昌起义
(1)原因: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完全破裂。
②、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共和革命群众没有被吓退。
(2)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
(3)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②、是中共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八七会议
(1)目的: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
(2)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
(3)内容:①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②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4)意义:中国革命开始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秋收起义
(1)发动: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
(2)过程:因为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起义军损失较大。
(3)结果: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并把三者结合起来。
土地革命
(1)原因: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②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农民没土地或者很少的贫瘠的土地,生活异常困苦。21cnjy.com
(2)目的: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3)内容:中共要求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分配时,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21·cn·jy·com
(4)影响: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
(5)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标志两个政权对峙。
三、小结:南昌起义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四.板书设计:
南昌起义
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根据地建设 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土地革命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分田分地
五、归纳小结,完成作业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工农武装割据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时间
主要领导人有 、 、 、 、刘伯承等人,其影响是

2.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于是召开了“八七”会议。
时 间
会 议 的 主 要 内 容
意 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 ,
(2)1927年底, 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3)1928年春, 、 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的部队在 会师,两军合编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力量壮大。www.21-cn-jy.com
(4)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 的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